明語君風

古月當空若黎明, 一土相聚結諸君。
正文

《賦與散文》

(2005-08-21 01:14:53) 下一個

 

老 導 賦

2005-08-21 00:48:38


作者: 明君

老 導 賦

洛城,旅遊名都。景觀樂園,揚世經傳。擁攘遊人之中,常影出幻現一老導。著文一見:

外身老而內心盛,氣不支而情火旺。 心童而老當益壯,皺增而神迷。意氣風發,不見衰老。精神昌盛,歲歲年少。步勁昂首,不懼暮年。

接八方遊人,待四海同胞。結伴同遊,踏遍鴨圖1。騰高空而達萬裏2,驅崎嶇而無晝夜。見霧山而駛大雨,觀峽穀而行雪冰。往返於雲中,穿行於山巒。馳騁於遼闊大地,飛奔於宿景之間。不問東南西北,傲遊方圓3。

訪紐約。大廈聳立,接雲避日。燈火櫥窗,滿目琳琅。車來人往,擦肩接踵。一派繁忙商業大都。華盛頓,政治之都。市景庭園,溫文爾雅。行事有議,政向布公。禮義疏張,不現強霸。世界帝國,何得其然4?

觀大瀑布。天河傾下風煙起,瀑動轟天鳥獸驚。五湖浩瀚入馬蹄,一瀉川流出美加5。白霧冉冉托彩虹,豔日融融顏綠洲。黑白棕黃會一處6,一橋飛落架兩丘。白霧飛騰,直衝青天。綠草森蔭,連成一片。近看,瀉洪潮水傾落人間;遠觀,一堵水幕騰升白煙。走邁阿密。豔空萬裏,海底摸魚,棕櫚齊整,銀灘迷戀。別墅古典,優美井然,誠然一處天仙樂園。

拉斯維加斯。霓虹四放,夜明半邊。夜城人潮湧,街明車連連。樓中有水城,入夜現白天。樂鳴伴水舞,映像大屏幕。處處見賭博,時時聞歡笑。真一個不夜娛樂大賭城。崎嶇千裏,終見大峽穀。深若百丈,寬闊萬尺。宏曠雄翰,舉世壯觀。穀底急流,正是科羅拉多河。河畔居土著,乃中華一祖先,今稱印地安7。億年洪泛,衝造出峽8,穀中急風,削造峭壁。壁峭猿無路,水湧艄公愁。兩壁朱黃青褚,飛鷹起落其間。襯映日光,色彩斑斕,竟是一幅宏偉自然的大壁畫。

洛杉磯。城中寥亂,汙氣不散,庶民盡充街道,灰塵蕩漾其間。不見當年之繁華,紅燈綠酒告別人間。沒落都市,恰似荒原。遊人相往,自有城外景園。聖地雅歌。微風許許,日照融融。市街典雅,海灘潔豔。四季如春,遊人不斷。養老避暑、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一現春光,誰富青盛?淑女佳人,今又何在?富饒曠野,世界皆家。有卿之誠愛,老導當再拚搏。

無聊之時,閱讀消遣。喜讀古文,常詠詞句。君見古董,感惑老朽?

2005/1/20

---------------------------------------------------------------------------------------------

籠  中  鳥

2005-08-21 01:01:18


作者: 明君 

籠  中  鳥

鳥,牢困於籠中。怒,上蹦下跳,欲衝破禁籠 ,回歸自然也 。鳴 ,嘰喳嘟咕 ,憤鳴不公,奪其自由也 。

觀者, 見其敏捷 、伶俐 、瀟灑 ,得其快 。聞者 ,其聲悅耳,獲其樂 。悲呼,君若籠中鳥 ,感其快,其樂何?

君居其政,皆籠中鳥也,甚於鳥 。所甚,不見君之蹦跳,不聞君之憤鳴 。亦不念自然之廣博,忘乎自由之美好?

君,喜於籠中,貪其伺喂 。婀羅多姿 ,靡聲樂語,以博人一悅。豈為一拋梗米乎? 或懼其狂風驟雨,其烈日嚴寒。 或畏其荒野之獸邪。 故乞於溫暖,以自由換求其籠中之軀乎?

鳥,甚於鳥者,鳥兒 。人,甚於鳥者,鳥人 。此“鳥”何其多?乃馴化造就也 。悲乎吾民。何不勝於隻鳥?

是故,吾避觀籠中鳥,心痛焉 。賞鳥於自然,不聞其悅鳴 ,但得其坦然 。

2004/12/20

作者說明: “苛政猛如虎”與“捕蛇者說”是借以“躲災入難”來形容苛政的殘暴。“籠中鳥”沒有言表苛政的殘酷,而是以對比、推論的手法尖銳地指出,甘願在苛政下度日、逆來順受的“順民思想”,以及“馴化” 順民的苛政。 文中的最後部分,作者表達出了對“順民”的悲哀。同時,也表現出了作者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沉痛心情,和渴望“順民”能夠覺醒、解放自己,獲得自由的願望

------------------------------------------------------------------------------------------------

論坐懷

2005-08-21 00:56:41

By 明君 2005-6-24

論坐懷

北村員外,欲一家丁伴女京城。路遙,女姿,惑。議家管,曰:“路崎嶇,女孤。內生非,若何?家管曰:“然,願一試”。

集家丁,曰:“古,‘柳懷不亂’者,意何?”眾曰:“無性”、“無情也”、“故事耳”。唯一人出:“然,真人,君子也”。隨遣伴,安然歸。

言非者,非君子。言出心,性從欲。非君者,不控,易亂。

明公論曰:柳懷不亂者,匪為無情無性之人,行君子之風。君亦人,人必性。豈君子無欲乎?唯君子之欲從情,而非性焉。無情,則無欲,君子之性也。出家人,亦性,控欲也。

君子生情有道,生於心。不生則以,一生深重矣。小人生情從欲,欲逝,情無。

明公親身有驗。坐懷不亂者,然。

結束語:詩壇多君子之風。其出現的戲逗作,非為“亂”詩。“激情之下出好詩”,難能時時好詩連篇。戲逗作,常用於溝通、交流,蹉措技藝;其中也常用一些“小技巧”,“練工”也。望開懷。
----------------------------------------------------------------------

 

黃石隨筆

2005-08-21 00:39:20

明君

黃石隨筆

七月流火,豔陽烈。碧空無際,熱氣襲。幾絲悠悠白雲,不見一羽飛天。山石赭色,溪流幹碣。沙棘無蔭,走獸不見。大漠連天,了無炊煙,高速貫穿天地之間。車輪飛轉,歡奔黃石向前。

行路常遇阻遏,交通、道路風險。曾經峽穀,仍存驚魂。黑石猙獰欲吞象,穀深惡險絕三軍。路如盤蛇纏繞,車似行壁攀岩。驅行兩日,景觀大變。見綠油油一片,風湧動,恰似大海助波,麥浪滾滾泛波瀾。遠處山影映襯,白雲浮頂,甚是壯觀。集智所能,終至黃石。

黃石公園,土著“黃石”得名;世界第一,國家公園。地處美國西北,三州交匯。海拔萬呎,平方萬哩。氣候宜人適爽,空氣清鮮悅神。群山峻嶺不盡目,萬水河湖數熱泉。密林激流遍布,走獸遊魚欣歡。山綠峰白,挺拔巍峨。花卉草木,一大天然植物園。飛禽走獸百種,自然保護動物園。藏有火山地貌,峽穀瀑湖不絕,成名活地質公園。

車行山巒,頭搖尾晃,上下顛簸,常出險境。見枯幹聳立遍野,焦痕狼跡一片;恰似戰火剛過,一派酷景,不見黑煙。八八不發。是年大火,一掠群山,凶惡殘暴,盡吞森林。十七年已過,幼鬆鬱鬱蔥蔥,茁壯繼後,已茂盛成林。但見:一朝老去新生起,再時腐軀育幼枝。自然法則,豈能世人為之?

前方,忽見一股水流,竄出地洞,直衝青天。令人驚愕,疑似水精奔出地籠。水噴成柱,直立不下,持續五分。丈高三十,風鼓白煙似尾,舞動,如旌旗招展,地球奇觀。此是定時噴發熱泉。來世千年,忠貞守時,定時噴放。人們敬仰,稱為:“忠實泉”。又有溫泉異彩,瀑壁溢流,金銀色彩光閃,耀眼斑斕。因景成名,“七彩瀑布”。

行途,隨處屢屢白煙,時而升於山腳,又常隱出叢林,湖邊顯現不斷。熱泉井眼,或是泥漿滾動,或是熱水滿盈,成成片片。

晨入森林,麋鹿水牛成群。棕熊隱樹藏匿,站立眺望,探頭縮腦,趣觀遊人。一隻灰兔,橫竄公路。兩隻黃狼,舞蹈戲歡。鬆鼠,樹上樹下,鼠眉鼠眼。樹巢鳴叫,雌幼居鷹,雄鷹臨空盤旋。湖中綠鴨浮水,草墊大雁合群。又有幾隻白鸛,歡忙水中,山下翻滾。鶴步幽雅,長嘴尋覓。

忽見川水急流,直衝入峽。勢如破竹,一躍而下,留下一尾白煙。峽深古峭,黃金鑲壁;露陽一笑,燦爛輝煌。是名,黃石瀑布,黃石峽。尋流而上,一逢黃石湖。水麵平穩,清澈透底,寬廣蔓延無邊。直入鬆林,侵滲山腳。水中,肥魚躍歡,戲遊爭先。水獺遊動,悠閑意得,與遊人對望,笑其圍觀。

8字巡遊一圈,馬不停蹄,輪轉整天。若大林園,豈能幾語表全,留以後觀。

2005-7-4

-------------------------------------------------------------------------

老 導 別 詞

2005-08-21 01:00:09


by 明君

老 導 別 詞

這麽多天,與大家一起遊紐約、訪華盛頓、走邁阿密、賞大瀑布、觀大峽穀、玩拉斯維加斯;去聖地雅歌、飛夏威夷、回住洛杉磯,深感快樂。今日即別,彼有不舍。

我多年導遊,接待過來自祖國東南西北,各類的代表團。上自省部級領導,下至幹部科員;見過博士教授,也有教師、科技人員;招待過董事長、企業家,也款待過“大款”、個體戶。每次交往,都各有收獲。這次與大家在一起,也是感觸非常。

我相信,這次美國之行,大家也一定是很有收獲。出國考察,這很重要。這使大家能夠有機會看到外麵的不同東西,聽到國內所聽不到的聲音,了解國內所沒有的思想。在這些天的經曆中,因為思想和行為的不同所產生的摩擦,大家也一定是有所感受 。這次考察即將結束。請大家不要隻是記得美國:繁華的大都市,興奮的不夜城。驚豔的樓中天,美妙的噴水舞。壯觀的大屏幕,歡快的遊樂園。不要記著這“老導”,隻存留他迷人的笑聲。望大家回國後,不要一快了之。更望在愉快之餘,能有所深思。

在過去幾天中,對大家所提問過的一些問題,我不便回答。這並不是難於回答。而是,若直言相對,恐會傷害大家;說些假話,投其所悅,這又不是我的本能。那樣,也會給大家一個錯誤的信息而誤導大家,而把一個錯誤的東西當作一個正確的去看待。這樣一來,若把它用於工作上,就會把工作搞糟;若用於人事管理,就會害人;用於治國,就會誤國。

現在,我可以回答大家的問題:“為什麽放棄國內優越的工作而到美國來?”“若是再讓你重做選擇,你還到美國來麽?” 在美國生活,確實是很辛苦、很忙碌,但同時也很輕鬆、有樂趣、自由;可以隨心所欲,無須顧慮。在美國是無法依賴權、勢和人情關係的;而是“人人平等,公平競爭”。在這裏,是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須要實幹精神。國內的“能人”到美國來,往往是“無用武之地”;這裏有才幹的人回到國內,也是“寸步難行”。我想,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權利,每個人又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而做出選擇。現在,若讓我再做選擇的話,借大家的腿,我還是要往美國跑了。

大家對我所說過的一些話,感到驚恐,有些疑惑,這可以理解。可以告訴大家,我所說的一切都是實際情況,都是真話,盡管大家還不願意接受。請不必疑慮,我即不是貪官汙吏,也不是“六四”精英,我隻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若不謙虛的話,我是一個有點思想、正義,一個憂國憂民的中國人。
身在他鄉思故國,政治不及恨暮年。

願大家能有所深思,深思,再深思,祝大家一切順利。


作者說明:
大家一定是都讀過課文:“最後一課”。兩作者同有愛國心,卻有不同的“傷心”,“外傷”與“內傷”。外傷好醫,內傷難愈。

2005/2/6

---------------------------------------------------------------------------------------------- 

有關和、改詩(詞)的一點想法

2005-08-21 00:31:27


 有關和、改詩(詞)的一點想法

近有仁兄行文,盛讚毛澤東先生作詩(詞,下同)。從其文章來看,仁兄對毛先生作詩是非常敬仰,感情也很深厚。就其文章本身的藝術運用來說,也是很優秀的,讀起來令人感動。但這不能改變我“追根究底”的習慣。從文中,我仍可“清楚”地看到所敘述事件的真實情況。

本不欲是非,但見其文至頂,卻讓我深思。尚若有不明之士,隨而“動情”,豈不生“誤”。坐視“魚肉”,苟且匹夫之責?則明君不明唉。是故,願簡述一點看法,以求與仁兄在事物的認識上做些探討,以求明智。

從某種意義上說,和詩與改詩類同。都是在原詩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要寫出一首好詩,它的成敗,是在於寫的是什麽,怎樣寫。一首詩,要能夠成為一首好的詩,首先是要有一個好的思想(詩的意境),其次是它的藝術性。若隻有一個好的藝術性,而沒有一個好的意境,那麽這首詩可能是一首浮飄的詩或是“花詩”,而沒有生命力。

我曾和過幾首詩,以為最好一首是和“月如勾”的那首和詩。我的和詩大多是“和詩不和意”,沒有順意和詩。故沒有把原詩的優秀特點表達或和出來,所以我的和詩不是太好。而和“月如勾”的這首詩,卻有所不同。這首詩,恐怕也是我唯一“和意”的和詩了。因為是按原詩的意境和詩,所以這首和詩,就好了許多。

有人讚譽說和(寫)的好。和的是好,可這並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原詩的基礎好。原詩已經給出了好的“意境”;已經奠定了所和的詩,應該是一首好詩的基礎。我隻是遊動幾下,換了一個表達方式而已。一行五字,我動三個,僅占五分之三。若是論我的“功績”的話,可並不是應該以數學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而得出,我的功績應占五分之三的呀。因為詩的“意境”不是我的,詩例(藝術表達形式)不是我的,我沒有資格拿這五分之三的功績。我想,我的功績有十分之一足以。我的功績隻是在部分字句的醞色上而已。

改詩,可以把一首意境好,但藝術性不高的詩,經過幾筆改動,就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其頓生成一首好詩。

仁兄所談毛先生作詩,文章所述,都是毛先生在改詩,改詩的情況也不屬於以上的那種。毛先生所改的原詩,不是好詩,就是名人的名詩。原詩的意境,及其藝術性,都已經是上乘的了。經毛先生改過後,也並沒有再生成“畫龍點睛”的效果。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毛先生改詩,並不是為求“畫龍點睛”,提高這首詩的水平而改詩;而隻是為“己用”而已。事實上是在借用“名人名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已。與其說毛先生改的好,不如說是用的好。

原詩是好詩,經過修改後仍是好詩。這個功績是不能算在“改”的人的身上的。改過的詩是不能隨之改換作者的。若要如此,其改者不成“竊文”者了嗎?

從仁兄介紹的情況看,毛先生所改動的那幾下,也並非是難事。對一個稍有一些詩詞基礎的人來說,是容易做到的。“改動”也沒有能令人引起驚異的地方,更何況毛先生改動的還不足五分之三呢。不應該,因為是“聖手”改動,其意義就變了,而可“感情用事”加以誇讚。

在詩詞寫作上,毛先生一直是很謙虛的,從沒有認為他自己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可是在他在世的時候,“偉大的詩人”這塊招牌,與其他“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一起被帶上來了。這些招牌是不切實際的。毛澤東先生曾是一個“皇帝”、一代雄傑;在詩詞方麵,也寫過一些好詩。盡管如此,他也還隻是一個詩詞愛好者;在詩詞的造詣上,仍然沒有達到“詩人”的這個程度。

試問,如若改詩的人不是毛先生,而是我---明君,仁兄還能這樣動情,去誇讚我麽?若不能,則說明仁兄文章的思想是沒有放在“作詩”上,而是放在了“情感”上。這樣,感性上的認識就使仁兄思想混淆了。感性代替了理性。

我們不能以“感性”的認識去代替“理性”的思維。我們需要的是,以理性的思維去讀文章、寫文章、去認識事物,去抓住事實。

------------------------------------------------------------------------

有關詩詞上的想法

2005-08-21 00:41:37


By 明君 ----曾與三單談及,要寫點東西。以此為不食其言之作吧。

                                             有關詩詞上的想法

一, 現詩詞與近代詩

我比較喜歡近體詩、詞,通過對近體詩、詞的寫作和探討得到了一點感受,故在這裏談一下有關近體詩、詞與現代詩上的一點想法(這些想法,都是比較而言)。

我為什麽喜歡近體詩呢?因為近體詩、詞文淺,意深、濃,不易見。其意“盡在不言之中”,有“詩意”。它給讀者以廣泛的想象空間---“詩境”,使讀者要去“思考”,才能真正地領會“詩氣”(詩的精神)、理解作者的思想;從而領悟到“出乎所見”的意境,有“原來競是如此”的感覺。使讀者印象深刻,豁然一新。

而現代詩則不然。文長(相對近體詩而言),基本上是屬於“敘訴、抒情”型。讀者隻從字麵上,就可以了解到詩詞的精神和作者的思想。如,潤濤閻先生把古詩翻譯成的現代詩“依人自縊”,就是一個例子。據閻先生言:“據說此短文被一‘文科博士’翻譯完後,該博士‘精神徹底崩潰’了”。這首古詩的原文不足二百字。而閻先生的翻譯成的現代詩,粗略估算,也要多於二千字。譯文是比較出色。但是,我讀起來仍然感受不到原文的深奧之處。讀這個翻譯的現代詩時,不需要你去琢磨、猜測詩中的含義,不必“動腦”。其“原味”已蕩然無存。

這並不是說閻先生譯文的現代詩不好,而是我讀起這現代詩來有“食之無味”的感覺。我隻是用此來設例說明,我喜歡近體詩、詞的原因而已,僅此而已。就象大家讀“原文Gone With the Wind”與讀其譯文“飄”有所不同的感覺一樣。近體詩、詞的譯文與外文的譯文一樣,是很難“原汁原味”再現給讀者的(盡管有的譯文會優於原文,可這又是個問題,在此就不談了)。

推理得出:現代詩是很難完全展現近體詩、詞的“詩境”的。

1、代詩是“簡易”型,不易展現近體詩、詞深奧的意境。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若用現代詩寫,可能會是:“啊,一注水流從天上飛速而下,就象是銀河灑落人間”。

用現代詩的形式,表現出了原意。可是“原味”卻變樣了,沒有了原詩的“奧妙”之氣。又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現代詩寫,可能會是:“一輪明月掛在窗前,月光照耀在地上,如同冰霜。抬頭望著明亮的月亮,低頭思念著故鄉”。看到這,那種愁重思鄉之情已到九霄雲外去了,你還能再思念故土麽?

2、代詩通常是“直敘”型,不易表現出近體詩、詞的“隱欲”性(盡在不言之中)。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若用現代詩表達,可能會是:“太陽西斜,掛在山梁上。黃河的水呀,流向大海。若要看得更加遙遠,就請再登高一層樓吧”。讀到這現代詩時,你還有作者的送友不舍,登高遠望,依依留戀的心情麽?

看下麵的例子:

一,(直敘)                                        二,(隱欲)

紅妝引序爭聲起,   。。。。。。。。。。。。。。。。春詩入壇鶴聲啼,

詞壇聲聲了無期。 。。。。。。。。。。。。。。。。。群鳥歡聲鳴不熄。

說詩談詞輸己見, 。。。。。。。。。。。。。。。。。高低朗詠歌今古,

行豎終歸看一齊。(屏幕上文字的行、豎列)。。渾然幽深解迷籬。

兩首詩(直敘型和隱欲型),描述的是一件事。若以現代詩去表現(一)直敘,比較容易。再去表現(二)隱欲就比較麻煩一點。即使表現出來,恐怕也是文長失味,而成為“詩釋”。

3、代詩表現比較單一,不易表現近體詩的多重性。利用下麵這首和夢中女的“傷”詞為例,簡要說明一下。這首詞有雙重意思。

《臨江仙 春傷》和夢中女 明君

桅帆高揚心別冷,

星空夜月朦朧。

舟踏波濤走西風。

博擊心未老,

迷途東方紅。

烏雲臨空風吹恨,

常常呼嘯悲同。

迎寒衝舟破霧濃。

意堅擦拭淚,

情癡仍向東。

這首詞的精髓部分,也是這首詞的最後總結:“意堅擦拭淚,情癡仍向東。”一個含義,“情癡”表現了作者的“私情”。另一“公情”的含義不易察覺,但可分析出來。從“意堅擦拭淚”中,可以感覺到:這是一個意誌堅強的“大男子”漢,所以,他怎麽會“情癡”的“沒完沒了”的“仍向東”呢?這與常理不符。

所以,這個情就是“公情”,也是這首詞的另一含義。表現的是作者無奈而“離家出走”的遊子之心。如果你能了解作者的話,就很容易地了解這個詞的另外一個意思了。這種雙重性或多重性的表現形式,在現代詩中就不是太習慣,所以這類的現代詩也不多見。

4、近體詩的回龍、諧音、針頂格…等詩的形式,若用現代詩去表現就更不容易了。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中國詩詞的曆史發展,是從“繁”向“易”的方向發展。從唐詩宋詞,再發展到今天的現代詩。宋詞要簡易於唐詩;而現代詩又要簡易於宋詞。但這些“簡”的發展又都是以“繁”為基礎的。沒有“繁”這個基礎,“簡”也就不複存在了。所以,我們在發展“簡”的同時,一定要搞懂、了解好這“繁”。 喜歡近體詩,並不是說就不喜歡現代詩了。兩種詩體都是各有優點,不能相互取代。

現代詩是詩意清晰,簡捷易懂,易於被決大多數人所理解。激情之下,可一氣嗬成一首長詩。若要一氣嗬成一首近體長詩,對一般人而言,就比較不容易了。我也正在學習現代詩,有機會再試作一首。

近體詩、詞與現代詩,如同白話文與文言文。老毛一句“八古文”,大陸就隻剩下白話文了。一個“文化大革命”,“其他”就沒“命”了。這是不對的。白話文可以服務於廣大的“工農兵”大眾,文言文和近體詩、詞也應服務於某一部分人。 近體詩、詞與現代詩;白話文與文言文,都各有特點。應相互補充,促進發展。切不可,以單一的“情感”而排斥“異己”。在曆史上,我們已經有過慘痛的教訓,望這不要再現,千萬,千萬。 請給近體詩、詞和文言文以生存的空間。

以上淺析,窺視一斑。一直想寫點東西,總是沒有時間,也是靜不下心來。筆墨不濃,毛草收硯。對詩詞,我是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不當之處再所難免。這隻是一些想法,望各位詩友多提意見。 下一步再準備抽時間寫點有關寫詩、讀詩、韻律方麵的想法。

-----------------------------------------------------------------------------------------------

作者:明君

 散文:詩壇思考

這幾天詩壇爭論不休,平靜的“壇水”終於泛起了浪花。

浪花雖起,卻還伴有浪湧與波動,詩壇為之騷動。適逢周末,爭論疊加至頂。你爭我論,喋喋不休。熒屏急劇向下滾動。其速之快,條幅之多,壇史不見。其中有一貼,言之“好事”,使我回味思考。

在文學(城)詩壇,曾見兩兄(三單與黃衫客)“爭鬥”。在詩詞方麵,兩兄都很有造詣,瀟灑文雅。其爭,是當仁不讓,各輸己意。你來我往,互不相斥。條幅是疊疊跟進,熒屏幅滿,不斷下滑。其激烈,至使他人無法插足。大有“扭滾一團”,“混塵一物”之勢。觀者叫絕,飽開一目。

兩兄的“爭鬥”都是在評詩、論詩、討論詩源、演變等方麵的學術探討,絕無惡語相傷、貶低之意。所謂探討,既沒有“以一己之見強壓異己”,也沒有以“絕對”之意而“鑽尖”。這樣的爭論,論出了道理,爭出了方向。使觀者看到了什麽是“詩詞”,明辨了寫詩、讀詩。為詩壇的發展開拓了方向。

這樣的爭論是有意義的,需要不斷地出現。 萬維詩壇,壇水寧靜。詩友們相互“文雅”,是你好,我好,他也好。見錯也不“挑剔”,仍是一片和氣。水麵這樣平平,詩壇怎能發展?

故我出七絕《促變》,企望詩壇能出現些浪花。紅妝一躍出炮,一花獨繡赴蹈。意在,引壇出些好詩。使朋友們能各書己見,百花齊放,突破單一。使詩壇泛起浪花,隨浪逐流,獲得前進。

不料卻出現了為“一語”而“鑽尖”,爭論不休。這樣的爭論會使詩壇走向狹窄,是沒有意義的。紅妝出炮,意義是在於引起詩壇的震動。至於,炮聲的響亮與沙啞不是重要。在詩壇,我們都是學習者。來到一起,本來大家就是在探討、交流。講出了錯話,或是觀點不對,似以為正常。何又為爭一句的對錯而喋喋不休呢?有失大雅。

我見勢不妙,緊出幾帖。肯定紅妝的用意,及提醒詩友們,防止“鑽尖”。並告示:切勿“以一己之見諸令異己”。以為緩解。

不成。我又出一文《有關詩詞上的想法》,自知其“漏洞”百出,望能引火燒身,為紅妝解圍,消退那無意義的爭論。無人理會。

我詩詞理論欠佳,無力評辯是非。對這個爭論,我是暈頭轉向。為把詩壇引上正道,緊急搬兵求援。風兄、黃兄一語,點破到家。黃兄前來一站,緊隨現言 ---“好事”。豈知,此次非載驢入黔,乃龍蛟相見。望翻江倒海,浪擴水麵,百舸爭流,齊步向前。

願詩壇能一路順利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