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七仙女的博客

每天都在壇子上潛水,忽然有個衝動想寫點什麽。所以先搭個帳篷,再添置被褥。
正文

回憶去年送兒子上哥大的情景

(2014-08-23 13:08:03) 下一個

時光荏苒,一下子兒子已經成了哥大的大二學生了,周三回紐約去參加迎新生了。一年前送孩子上學的一幕就像發生在昨天。今天有種衝動寫點回憶,送給那些就要送孩子上學的父母們。

兒子去年夏天高中畫上句號之後,就跑到上海在中信證券找到一個實習機會,幹了一個暑假,主要就是了解一下他是否喜歡證券行業,再有就是苦練中文,以便在大學裏免掉外文。這一點還真對了,在這裏讀了7年中文學校,不如在中國呆一個月,尤其是有目標的孩子。到了哥大後,第一學期開始有個外文考試,他沒敢參加。第二個學期,我們鼓勵他去試一試去考中文,竟然考到了大三水平,免掉了外文課程的要求。當然他第二學期還是選了法語,因為他喜歡多學一門語言。

他從上海回來後,就兩個星期的時間準備東西。他在上海不喜歡shopping,因為太熱人太多,所以我們隻有通過淘寶買好,讓他帶回來。

買了蠶絲被,子母的,4斤+2斤的,計劃著冬天用4斤的,夏天用2斤的。後來才知道大學裏的宿舍一年四季都很熱,2斤的被子就足夠了。

又根據被子尺寸在淘寶上定製了被套和床墊cover,各訂兩套,很便宜。大學裏的床都是超長的,每個大學的尺寸也不一樣,買之前都要問好。

去年8月26日是新生入學的日子,我們23號就到了Newark機場,就在機場旁邊有個shopping mall的地方住了兩天,酒店也便宜。給兒子買點衣服,尤其是冬天的Jacket必須要防水。不遠處有個Ikea, 我們走著去的,買了一些生活用品,走出商店跟人家蹭車回酒店的,這裏的人都很Nice。

8月25日我們提前去了學校,那天一大早,在網上認識的一位家長從New Jersey過去特意把我們拉到學校,我們很感動,後來聽說紐約這嘎達路費橋費挺高,我們回來後給這位家長寄去了$50刀的禮品卡以示感謝。

到了哥大門口,那種熱鬧的場麵讓人心醉。Broadway跟Amsterdam兩條街的大門上方飄著氣球做的校名,很醒目。到處都寫著“歡迎2017的新生”的橫幅。大門裏麵迎新生的leader們臉上堆滿笑容,一幫朝氣的leader們載歌載舞歡迎著新生和家長。當一輛車開進去的時候,這些熱情的人們就一哄而上,推著一個1立方米的大紙箱,幫你七手八腳的卸車並推進宿舍。本來新生和家長們一臉的彷徨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了。那種被歡迎的景象,使我差點落淚。

宿舍大部分都是單人的,而且在校內,都很方便,進出門都要登記,很安全。兒子的宿舍叫Hartley, 被稱為LLC (Live-Learning Center). 就像一個大house, 有7,8個獨立的bedrooms,一個廳,一個廚房,一個衛生間,衛生間裏有幾個馬桶和幾個shower。他們這裏大部分都是男生,隻有一個女生,據說這女生也很像男生,一年下來相安無事,LLC大部分住的是高年級的學生,很多新生都住John Jay一類的筒子樓,半夜三點還有人吵鬧,所以選宿舍時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喜好做好功課。

送新生的那兩天裏,哥大校園人頭濟濟,學生家長眾多。學校設置很多tent,一日三餐吃喝免費供應,晚餐會好一些,所以家長們可以盡情享受那種氣氛。兒子買了百老匯的演出,讓我去開開眼。看完show出來已經快12點了,路上還是不夜城,人山人海的,難怪兒子這麽喜歡紐約,這大城市的節奏讓人熱血沸騰,心跳加速,創造力激增。

哥大每天發好幾輛班車去Bed and Bath,讓家長學生購物。我們去那裏買了一個窗簾,因為兒子的臭毛病就是,屋子太亮睡不著,為了讓他有更好的睡眠,自己就要去改善。單扇窗簾很便宜大概不到$20,很厚實。因為學校牆壁不可以釘釘子,就買那種金屬竿子,可以頂在窗戶內側,固定住窗簾,不留任何痕跡。這個很有用。

我還給兒子買了杯子,飯碗,碟子。這些廚具都了買雙的,這是習慣。還買了單柄小鍋,電飯鍋,菜刀菜板。雖然新生第一年都強製性的定了meal plan, 但是很多假期,如:Thanksgiving Day, 春假等食堂都不開門,自己怎麽著都要在廚房裏做點吃的。但是因人而異,有些孩子喜歡到外麵買著吃,或者土豪一類的根本就不在乎在哪吃了。

8月26日是開學典禮,那個場麵很震撼人心。新生和家長坐滿了校園,leader們舉著各個國家的旗子入場,學校的教職員工還有過去的畢業生們入場。有校長,教師代表,學生代表講話,最讓我難忘的是那個CC學院的院長Valentini的講話。他說,從今天開始你們就跟哥大聯係在一起了,你們可以把你們的house塗上哥大的藍色。。。。現在你們就放心把你們的兒子女兒交給我們了,一千多天之後你們再來這裏參加畢業典禮。

這個時候,孩子們就被leader們領走了,家長就得趕緊撤。人家的新生活動正式開始了,家長們紛紛跟自己的孩子擁抱告別,畢竟養了十八年,就這樣把孩子扔在紐約曼哈頓這塊土地上了,有點不舍。我隨兒子去他宿舍取了行李,心裏酸酸的,把身上的美金都給了他,千囑咐萬囑咐的,兒子的心已經飛到他的group那裏去了。他幫我拿著行李送我到家長聚集的library門前,給我一個hug,然後就飛也似的跑到他的group去了。兒子的那個hug竟然把我的淚腺開閘防洪,淚如雨下,沒出息的竟然出聲的哭,當然這一幕兒子沒看到,也幸好台階上人很多也沒有被圍觀。

所以告誡送孩子的家長們,不太堅強的媽媽不要一個人送孩子,最好帶一大部隊喜氣洋洋的送孩子,保證不會像我。很多人家去7,8個人那。

我自己提著自己的行李,站在幾十級台階的library門前,看著那個張著手臂的塑像,似乎在跟我說:堅強吧,為兒子驕傲吧。正在此時有個媽媽正走到我身邊,也滿眼淚水的對我說,借你個肩膀哭一下吧,我也被你弄哭了。她是直接從青島來的,送女兒上研究生。這時我想人家比我遠多了,而且還是送千斤的,應該比我更難過。想到這裏,眼前的閘門就關上了。我們一起走進擁滿家長的大廳,那裏有很多美味供家長們享用和互相交流。

這個曾借給我肩膀的家長就消失了,再也沒找到過。我真的謝謝她那時候出現,真是上帝派的天使嗎?這時候的家長們都感覺很失落,那種感覺是共同的。終於在這裏遇到了開車送我們來哥大的家長夫妻,他們從文學城上看到我寫的兒子錄取的文章,才聯係上,共同分享了兒子們被哥大錄取的喜悅。這時在這個屋子裏,似乎每個人都被水淹了,每個人又都無法成為另一個人的救命稻草。美味的食物已經無法把人們從失落中解救出來。

這時有個家長過來問我們是否是中國人,我們說是阿,她說那個門後麵有很多中國家長,我們要建一個群。好家夥,這何止是個救命稻草,簡直就是扔過來一救命筏子。那裏已經有十幾個家長了,雖然從沒見過麵,孩子們也不認識,但是在這哥大,中國人畢竟是少數,所以都有點老鄉見老鄉的感覺。大家互相留電話,留微信號。我那時候還很土,手機不是智能手機,隻能打電話發短信,根本不知道啥叫微信。為了上這個群,回來後立馬換手機,開始用微信,日後弄得一發不可收,每天起床睡前整天微信,趕上了中國人看手機的潮流。落後的帽子摘了,但時間浪費了不少。

這個時候中國家長越斂越多,二十多人了,大家很開心,臨了還在那哥大塑像前拍了合影。這個時候心情好多了,同命相憐的人很容易聚在一起。優秀的孩子的家長也都是那麽不一般。能在那裏遇到這群家長,也真是福分。

回來之後,這個群就壯大成了42位家長,每天哥大發生什麽事情,家長們立馬就知道,有時還比孩子們知道的還早,就可以提醒孩子們。還互相分享哥大的照片,有哪位家長去哥大探望孩子,就順便把群裏的孩子們都招出來拍張合影,上到微信,讓這些如饑似渴想念孩子的家長們過把癮,在照片上看看自己孩子解解饞。

孩子離家的第一年是家長們最難過的一年,堪比失戀。那些上中學就離家的孩子家長們除外,因為那都是老油條了。有個朋友,他就一個兒子,孩子到外省上學去之後,她幾乎天天哭。我雖然還有個小女兒,別人認為我不該那樣,但是我也隻有一個兒子啊。每天看著他的空空的房間,下午放學的人群裏看不到兒子的身影。連我家的小狗經常跑到兒子的床上躺著,狗狗的思念不比媽媽弱。

這一年,兒子在哥大做了什麽社會活動,選了什麽課,參加了什麽會議,吃了什麽喝了什麽,考試怎樣等,我這裏幾乎都在密切關注。把哥大的facebook的網都like一下,尤其是哥大family的facebook, 上麵有各種照片,家長們就像親臨其境。雖然朋友說,這樣你累不累啊,這也因人而異,我喜歡參與,就像自己在哥大學習一樣,把自己的寶貝,丟在了紐約哥大去獨自體驗,而自己在“E-關注”or "I-參與", 還是挺過癮的。

孩子的freshmen year就這樣過去了,參雜著擔心和期望,路還很長,文章還要繼續寫。願今年入學的學子們一切順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JJQQ77 回複 悄悄話 已經悄悄話給你,想加入你們的微信群
謝謝
北美曹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兒走千裏母擔心,很正常的情感呀。考上哥大不容易,相信您兒子一定能大有作為的!
北美七仙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ounty' 的評論 : 我當年從中國北方乘23小時硬座火車去上海上大學,沒有人送,我以前從來沒出過門,那個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世界也太平,那個年代崇拜英雄,刀山火海下油鍋沒什麽好怕的。父母生的孩子多,他們自己也沒出過門,也不可能去送,估計也擔心,但那時不了解父母怎麽想的。連錢都沒找父母要,自己攢的錢¥100元在兜裏,就走了。但是現在自己做了娘了,兒子去上大學了,就不一樣了。沒有哪個娘不擔心兒女的。Bounty你估計還沒麵臨兒女出門,所以還能堅強不屈,等有了那一天,請過來給我留個言,告訴我怎麽感覺。
iamhereforfun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ounty' 的評論 :

Yo are still too young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 When she was at your age you would say the same thing as what you are say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