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些煽情,我哭的稀裏嘩啦的入睡。
寧安的走,我一直有種預感,真正到來的時候還是非常悲痛,一直嚷嚷著要紮根邊疆的他真得以這種方式留在了草原,踏遍四處找不到,卻無所不在。他最後微笑告別悲痛的眾人,導演把一波人的眼淚賺足了。
完美的寧安,在那個年代對信仰的虔誠和行動的堅決,熱烈到狂熱,從開始讓成名厭煩到躲著到最後咬破指頭在理想的橫幅上填上最後的空白。這個青年短短的一生真是做到了讓燃燒自己,感染著周圍人,是最美的理想之花的綻放。
這些在把青春留在草原的年輕人應該很多吧,寧安被瘋狼咬過後應該就犧牲了。導演把很多這樣的人物都集中在寧安的身上。厚道的草原人把對這些年輕人的愛通過寧安向我們展示。
成名的父母親,輝煌的時代結束在孩子成長中。令人震驚的狹小敵意的環境裏,經曆過大風浪的父母安貧守賤,最後的人生財福是為孩子展示什麽是堅守底線。隻不過這種底線在生活對孩子們的打擊不堪一擊。
我生活中媽媽這樣的形象人太多了,她熟悉得就像小時候的大人們,矜持清冷,對生老病死,像花開日落一樣平常心,自有一顆憐憫人世苦難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