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和米蘭 . 昆德拉見麵很好。
我是說避開旁人對他的評論,甚至於避開他本人的曆史。我之所以沒敢學文,就是因為曆史實在糟糕。我高中同桌那個男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記住每個曆史人物的生辰逝日,那個時候看著他,我絲毫沒有被鼓舞或是激發,或是仰慕的感覺,而根本的處於一種無動於衷的心安理得中。
現在亦是如此。比如說我不去了解海飛茨本人,但被他在小提琴上計算機般的準確性所折服,看到他我便說我認識了他;再比如說我聽了很多杜普雷的軼事,對她處於感動和敬仰之中,但至今為止她的琴聲卻沒有打動我。那麽,了解一個人的曆史重要還是被他打動更重要呢,對我而言,我選擇後者。這樣在浩瀚的曆史中,我以我的心蒙麵和前赴後繼的人流交談,我的心誠摯且快活。
所以說這樣認識米蘭 . 昆德拉真好。
我一眼便知他的文字和意識屬於我。他的文字對事件的描寫蜻蜓點水,但有無限的張力。
“他十二歲那年,母親被弗蘭茨的父親拋棄,突然發現自己很孤單。孩子懷疑有 什麽嚴重的事發生了,可母親怕使他不安,用溫和而無關緊要的話掩蓋了這一幕。 父親走的那一天,弗蘭茨和母親一起進城去。離家時,他發現母親的鞋子不相稱, 猶豫不決,想指出她的錯誤,又怕傷害她。在他與母親一起在城裏走的兩個鍾頭, 他的眼睛沒有離開過她的腳。這是他第一次體會到難受意味著什麽。”沒有過程的描述,但事件卻清晰的在腦海中鋪展開來,鞋和難受交織在一起,兩個人物的內心活動輕鬆的壓縮在文字中。
其實如果要引用一些他的文字作為感動後的紀念的話,我可以把幾乎整本書放到這裏了。
當然,並不是書中所有的觀點我一定會認同。欣賞和認同也會有距離。比如說托馬斯關於性的“非如此不可”,和特麗莎最後關於對托馬斯的信件的誤解和懷疑,對我來講,有些牽強,不管他怎麽用文字用眼光用心情來分析,我卻跳出他的意識之外,不予合作。
我不予合作的時候還包括他分析上帝和人的時候,不過這次是被甩掉的感覺,完全的被動。但我為什麽要在乎呢,一本書如果能有一字感動我,我該相當滿足。而這本書,彈撥心弦,不是一般的驚喜和收獲。
謝謝推薦,有空兒去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