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忍不住了,曬曬十年推媽路上的小收獲。人這一生啊,按照十年劃段的話,從三十幾到四十幾這段最艱辛。俺這十年,左手推娃體育,右手推爹創業,一路地心酸苦辣。
當年嫁給他爹時,光想著人家學習好,對運動細胞的先天不足沒太在意。輪到下一代了,才感到缺陷性基因的強大。改造下一代的任務就隻能落在俺身上了,從大兒五歲開始加強體育鍛煉,拜師學網球,一打就是十年。
今天看到剛上高中一年級的大兒子成為學校網球校隊(varsity)的主力,當媽的除了自豪,更多的是欣慰,十年摸爬滾打沒白費。現在的高中體育校隊已不是什麽興趣小組,想來就能來的。親身參與了兒子高中網球隊的組隊,選拔,參賽的過程,感到這是孩子高中生活中寶貴的經驗。這也是家長能近距離參與孩子生活的最好的機會。孩子進了高中,好像有一扇門把父母隔開了。學校跟家長的互動好像除了每學期給家裏寄份成績單,就是電話留言通知你孩子哪堂課遲到了。到是隨著春季賽季的開始,我的郵箱裏每天都有來自學校網球隊的簡報。說實話,網球運動基本是個人運動,而陪娃一路走過來的俺絕對擁有教練的眼力和經驗了。不過,讓我感到驚奇的是校隊組織的精益求精,公平公正。學校有兩個教練負責 V 隊和JV隊的四十幾個學生從九年級到十二年級。組隊開始,九年級新生排在去年校隊隊員之後。隨後是挑戰賽重排座次,稱為 ladder。每位隊員在賽季正式開始前一周有一次選擇自由挑戰任何人的機會。再以後隻能挑戰你前邊的一位或兩位。每次新排的座次都是校際間比賽的隊員配對依據。比賽方式是4個單打,3個雙打。基本上前四位是單打選手,雙打選手隻能從第5名往後選。拿我大兒的例子,他自由挑戰選了#3,一個10年級的孩子,而成功晉級到#3. 第二天,那個孩子真的不服,回頭挑戰我兒,未果。就此,梁山好漢的座位基本敲定:#1 ,十二年級,在USTA北加州少年組有過輝煌排名的,#2,十二年級,也是打了十幾年網球的 USTA選手。#3,我兒,九年級 (在北加進過前50名),#4,十年級 USTA 選手。其實一般校隊的前幾名選手都是硬茬,club的水平。在賽季開始後的第一周,我大兒又挑戰了老二而輕鬆拿下,將自己推到了第二把交椅。我其實覺得他可以再大膽點,挑戰男一號,未必沒有機會。我兒說,到此為止,給老大留點麵子,人家是隊長,馬上要畢業了。
組隊排名過後就是每周兩次的校際間的比賽,經常會耽誤最後一堂課。這對高中體育隊員是常有的事,所以體育棒子也不容易。沒有比賽的時候是訓練,反正一周五天,天天練。其中一個教練特別愛寫簡報,每天都把訓練比賽的簡報(包括訓練安排,比賽總結,挑戰結果,。。。)發給隊員和家長,讓我也有機會分享孩子的高中生活。我和幾個媽媽負責在比賽期間給孩子們提供飲料,零食。閑暇之餘還要想辦法為校隊集資。雖然忙碌,甚感欣慰,為的是還有機會能融入到高中孩子的生活中,每天看他們打比賽,跟教練切磋經驗,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