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90)
2016 (5)
2017 (183)
2018 (212)
2019 (250)
2020 (211)
2021 (193)
2023 (187)
2024 (194)
朋友這個詞,很溫暖,包含著快樂的交流與信任,那種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裏無需防備地交往,無論是哪一個類型的朋友,隻要想到這個人就覺得一切都那麽美好,除了這個人身上所有的優秀之處以外,還有彼此交往中許多美好的記憶。
人們都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說這個話,也許就是認為知己非常難尋,人的一生,會遇到多少與自己擦肩而過又擦心而過的人啊,但是能成為知己的竟然有一個就足矣了,可見,有時候,最親的人也不一定是知己,比如父母,比如兄弟姐妹,比如夫妻,好像都算不上知己。
人們為何不認為這些人就是知己呢,即使是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即使身體上流著同一宗血脈,卻根本夠不上知己這個詞,這讓我覺得知己這個詞似乎帶著很高的境界。
所謂知己,就是可以與他(她)無話不談的人,最重要的,對方不僅具有很好的人格魅力,還可以站在某種高度上幫你排憂解難,然對方卻不一定是你的親人,而這樣的人,在人生漫漫幾十年中,竟然得一個就足矣了,可見知己有多麽難尋,比找戀人或者配偶要難多了,知己是一種含金量極高的朋友,是知己,就會彼此了解,彼此懂得,彼此體貼,要不,彼此之間不可能達到無話不談的地步。
我在許多年前看過一步電視劇,裏麵的男主角,有一個老婆,一個情人,還有一位知己,但是,好像不能算作紅顏知己,那個女人是他的老師,年長他很多歲,又比他母親要小一點,他喊那個女人老師。
這個男人自己三十多歲,有老婆,有情人,有母親,有姐妹,但是,他最掏心窩的話,隻跟那個老師講。
每次,他和老婆吵架了,他就要去找那個老師傾訴一番,老師對他說幾句話,就能把他心頭的結給解開了。 如果,他和情人之間有什麽無法釋然的事情,也去找那個老師說一下,老師又是幾句話就化解了他的煩憂。
許多年過去了,他離婚了,又結婚了,遇到任何事情還是會去找老師說,最後,他又和自己的原配妻子複婚的時候,那個老師要跟著兒子出國了。
他最後一次見到那個老師,就是傾訴了自己為何要複婚的原因,老師已經頭發花白,給了他最後的幾句人生忠告,對自己的事情隻字未提。
後來,老師走了,當他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心一下子就崩塌了,雖然,他還可以給老師打越洋電話,但是,他無法和老師麵對麵地傾訴自己的煩惱了。
那個老師,早已經算不上漂亮的女人了。麵對麵的交流,卻是他最喜歡的方式。
他在夜晚醒來,看著身邊熟睡的妻子,畫外音卻是,“老師,你還回來麽,我真的很想念你!
他妻子醒來問他怎麽了,他說老師走了,他的神情,就像丟到了最心愛禮物的大男孩。
老師是個懂他的人,又是個可以幫他化解煩惱的人,我覺得,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因為他們每次見麵,老師都是做在一個高椅子上,而他是坐在屋子的另一端,他們之間的交談觸及靈魂,卻從來不觸及他們之間的情感。
這個不能算紅顏知己吧,卻讓這個男人在乎到了心裏,這個就是那種可以放心交往的朋友吧!
他的親人和家人都替代不了,要不,人生要得十個知己也不算難!
也同意山雁兄。
第一,人類需要affection,因此必須有朋友。
第二,女性之間不難產生朋友,閨蜜現象是很普遍的,但男性的朋友隻可能是異性,幾乎做不到同性,同性往往是利益關係,不能算是精神上可以依賴的朋友。心理學方麵的因素不解釋了。
而這種男女之間的不同或者不平等,就可能出現麻煩。
最好的對應機製是不去強求,甚至不主動尋找,不加以維持,以免失望。人家願不願和你交往,交往多久,物理的,心理的距離,都屬於不可控因素。所以朋友屬於雞肋,或者錦上添花的裝飾,不可太用心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