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90)
2016 (5)
2017 (183)
2018 (212)
2019 (250)
2020 (211)
2021 (193)
2023 (187)
有一道宮廷菜,是將綠豆芽中間抽空了,然後再塞入雞茸,再加以各種調味品炒了端上桌,菜名叫什麽我忘記了。我沒有吃過這道菜,也實在不想花功夫去做這道菜。
綠豆芽,已經是很細弱了,還要在中間抽個洞,這樣做出來,已經是高難度的動作,還要再塞雞茸進去,這雞茸要剁到多麽細膩呢,這塞肉的過程要多麽高的技巧呢,這樣一碟菜,想象一下,幾口就可以吃一大半了,如此費時費工,是不是太過分了。如果這真是一道宮廷菜,那皇帝老兒也太能折騰了。很多功夫菜是值得的,這道菜就有點太那個了。
童年的日子,生活在雙職工家庭的我,感覺吃飯始終是件不能太講究的事。父母都經常出差、加班,他們回家遲了,我就吃點餅幹、巧克力,父母常在食堂打來饅頭、包子,隻是不太買菜。母親覺得食堂菜太鹹、太爛,父親覺得食堂菜太淡、太硬,父親因此常把赫努小夫的一句話作為吃的經典名言:“在吃這件事上,沒有同誌”。
其實,在吃的這件事上,我既是媽媽的同誌,也是爸爸的同誌。母親喜愛清淡的涼拌菜,我也喜歡,父親喜愛紅燒的燉菜,我也喜歡,在這件事上,我就是沒有個性,我隻是希望他們早回家做飯給我吃。
八歲的時候,我學會了自己做飯,有回把米淘好,端到爐子上,就出去找朋友玩了,玩一半想起來沒有加水,嚇個半死回家去看。想不到,鄰居阿姨已經幫我加了水,還調小了爐火。看我嚇得一頭冷汗,一邊不停地安慰:“作孽哦,這麽小的孩子自己做飯。。。”
十二歲的時候,有天放學回家,實在餓得受不了了,做好了飯,父母都沒有回來,就自己做了一道絲瓜雞蛋湯(至今想不起來我是如何刨掉絲瓜皮的),沒有把當時的菜籽油煉熟就做了,結果父母回來了,告訴我要把油煉熟了做菜,還鼓勵我味道調的很好,媽媽不覺得鹹,爸爸不覺得淡。從那時起,我這個生活在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看似掌上明珠的獨生女,就經常自己做飯做菜了。
我會做的菜,都超級簡單,以能很快吃進嘴裏,味道較好為標準。那時候最會做的就是西紅柿炒雞蛋,皎白炒雞蛋,卷心菜炒雞蛋,香腸蒸雞蛋,青椒炒肉絲,白菜炒肉絲,芹菜炒肉絲,肉絲燉豆腐,豆芽炒雞絲,青菜豆腐湯,涼拌黃瓜,涼拌茄子,就這些吧,其他的大菜,什麽紅燒五花肉,紅燒牛肉,紅燒魚,水晶肴蹄,都要等到一個父母有閑的周末或者節假日,看著父母怎麽做,做好了放在冰箱裏,並不是一天就吃完。
出國以後,吃飯更簡單了,剛出來時候,也經常做三明治,後來全家人都吃膩了,而且孩子要長身體,逼著我不能一日三餐太馬虎。好在華人超市裏很多中國菜,雞魚鴨肉,牛肉、羊肉的,買回家,給孩子燉湯,紅燒,味道很好,做法都非常家常美味,偶有一些,工序複雜,一兩周做一次,這樣才對得起家人。
家人都不在家的時候,我就自由了,吃,將會變成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或者打掃剩菜,或者下一碗速食麵。
很喜歡自己一個人在家下速食麵,物美價廉,速食麵的調味包,會把人的味蕾帶入下館子的感覺。為了增加點營養,可以自己加點蔬菜、雞蛋,或者昨天剩下的葷菜,麵條端到桌子上,有種特別豐盛的感覺。
懶人,尋找幸福感的方法都很獨特,吃,不需要高標準嚴要求,也一樣能吃出生命的精彩來!
我家平時隨便做,周末做得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