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90)
2016 (5)
2017 (183)
2018 (212)
2019 (250)
2020 (211)
2021 (193)
2023 (187)
2024 (194)
朋友已經來到加拿大多年,他其實是個挺善良的人,想多掙點錢,想在北美謀一條生路,有很多事情,他不得以而為之。 他覺得自己編的那個謊言並不會對生意夥伴造成什麽傷害和損失,而他自己,卻可以因此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機會。這樣一想,他也就心安理得了。可是,當他把自己的意圖告訴他的孩子的時候,他的孩子卻堅決反對,無論他怎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去勸說,他的孩子堅決不肯為他撒慌。他的孩子在這裏長大,接受了這裏的西方教育,在觀念上,無法接受編造謊言這樣一種行為。
朋友勸慰未果,隻好做罷。那小孩對他的父親解釋說,他的同學們和朋友們都很誠實。
過了一年,他帶孩子回國,小孩接觸到了自己親戚中的同齡人。年輕,很容易接受新的朋友,小孩子們很快形影不離。
他們一起去風景區玩,國內很多風景區的門票都漲價了。幾個半大孩子走到售票處,看見標明十四歲以下是半票,於是領頭的立即對孩子們說,千萬不要說自己超過十四歲啊!!其實這群孩子中,十五六歲的也有。朋友的孩子把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堅決不肯隨波逐流,大點的那個孩子很生氣,因為朋友孩子看上去還小一點,如果他說自己過了十四,那其他孩子的謊話還怎麽圓呢?無奈朋友孩子不吃他那一套,堅決說真話。這件事的結局卻非常搞笑。那賣票的阿姨問清了情況以後,還是給了所有孩子半票,嘴裏還自言自語了一句,分開來賣,算帳麻煩死了,算你們好運啊!
孩子們歡呼雀躍起來,對朋友孩子說,你傻了吧,你就是“國際大傻”。
“國際大傻”,很諷刺很貶義的詞,朋友孩子受到奚落,回家跟父母訴說委屈,朋友說,你活該了,你如果在中國謀生,你會無法生存的。
誠實,如今是這麽不堪一擊的品質,太老實了,真的會沒有飯吃麽?
朋友低低地回答,白人如今也有撒謊的了,誰願意吃虧呢? 人隻要嚐試一次撒謊的好處,就再也改不掉了。
這不,另一個朋友的孩子在學校裏就遇到了必須說謊的事情。
這個孩子在西人區上中學,那是一所學習成績平平的中學,學校裏大多數是西人孩子,隻有兩三個華人小孩。
起初,他的父母很高興,因為這孩子五年級才來到加拿大,覺得上了這樣的中學,更有利於孩子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語言能力,也更容易交到一些西人小朋友。他們每每看到孩子在電話裏和那些白人小孩子天南海北地閑聊,就認為自己選擇了西人小區,是多麽的明智。
的確,選擇西人區的中學,是明智的,小孩子可以更多的接觸當地文化氛圍,但是,西人區的中學,有校風好的,也有校風較差的。這個孩子的父母沒有想到,這個中學,居然有很多人吸毒。
有一天,這個孩子在上廁所的時候,一個比他高兩年級的小孩,拿著包白粉問他要不要,60元一小包。這小孩子在家裏聽父母告誡過,千萬不能沾白粉,於是嚇得掉頭就跑。 小孩子回到家裏也不敢跟父母提,過了一兩個星期,那個高年級小孩又來問他要不要,這次的態度,已經明顯帶有威脅的味道了。小孩子很害怕,給了那個小孩身上僅有的五元錢,求他不要再問,他沒有錢買,那孩子說了句:“不許跟任何人說!”就走了。
過了一陣,可能是因為有學生家長舉報,學校開始調查這類事情,老師問到這個孩子是否遇到有人向他推銷白粉,這孩子想了半天還是對老師撒了個謊,說自己不知道。
回到家裏,他最後告訴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非常讚同孩子的機敏。因為大家都知道,那些賣白粉的人是有組織的,如果你惹了他們,會有什麽樣的後果,非常難以想象。
撒謊,有時候真是不得已而為之,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裏,孩子不會保護自己,是很可怕的事情,但是,為了自我保護,所謂關於誠實的教誨,就變成了一句空話。
人都要保護自己,人都想生存得好一點,誠實與謊言,那一條是更正確的選擇呢?當孩子們因為誠實而帶來了挫折,因為謊言而帶來了甜頭的時候,任何說教都變得軟弱無力了。或許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在什麽情況下必須以誠相待,在什麽情況下可以難得糊塗”。
兩個例子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孩子要誠實是很重要的;第二個例子特殊,不好把握。
第二個例子是特例,處理好的確不容易。
橄欖樹周末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