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悠遊丁蜀鎮
宜興丁蜀鎮舊稱丁山,聲名遠揚被譽為陶都。
對於鍾情於陶瓷和紫砂收藏的愛好者,我的這趟旅行有點像是朝聖。不指望有淘到寶的期望,帶著開眼界、交朋友的心情開車上路,直奔丁蜀鎮。
煙雨迷蒙一片江南春早,心儀已久的古鎮——丁蜀終於到了。有點失落,我感覺不到遠古懷舊的遺風,與一路開車經過的無數千篇一律的小村落、小鎮沒什麽不同。同行開車的朋友體貼且善解人意地說:現在在中國能保存有古意的地方大概隻有雲南麗江那些偏離都市的地區了。對呀,成千上萬的遊客到訪,什麽古色古香的氣場都會被商業這隻無形的手給攪的蹤影全無。我們隻能從各自的慧根中發掘、探索一絲絲的古道遺韻,滿足我們所剩無幾追索中華古文明的欲望了。
朋友是老地主了,與丁蜀鎮有不解之緣。對這一古鎮的曆史和現況是滔滔不絕、如數家珍。有這麽一個熟悉當地情況的導遊陪同真的是一種福氣。我們一路談笑風生,交流著不同的心得和經驗。沿著鱗次節比的店鋪觀賞著風格迂回、形態不一的紫砂藝術品,那種愜意、輕鬆和大飽眼福的滿足真是難以筆墨形容。
自古做紫砂壺都是用當地出土的紫泥、紅泥和團山泥礦。古法它是將礦砂細研磨後再放回地窖發酵3年以上才算是適合做紫砂壺的紫砂泥,嚴格地講紫砂是一種結晶礦。辨別是否真正的紫砂壺有一個實用的好方法,就是在強光和顯微放大鏡下可看到壺的表麵布滿晶瑩透亮的晶體,我們稱之為紫玉金砂。對於智慧的古人如何發明這麽一個匪夷所思的方法,就像先人對瓷器上釉高溫後窯變使之產生色彩如玉、明豔照人的藝技一樣,我們現代人真是一臉的茫然和感慨,更加深了我們尋幽探秘的激情和對先人所創造的技藝贊賞不已。
哎!過來看看這隻壺,好特別喲。挲撫著一隻溫潤精巧的小壺,趕緊招呼同伴來鑒賞分享。哎,是不錯,料好工精。現在紫砂礦限採,紫砂原料大漲。淨是成本都值這價,何況是名家手筆,值!真的值。千年前的宋代就有了“寸土寸金”一詞,現在更是紫砂等同黃金般的珍貴。朋友的一番話評,加上這隻紫砂所特有的金玉之聲像是敲擊我的心菲,經一番討價還價網入囊中。哈,回來後再細細欣賞,看到壺底刻一行小字:紫砂一廠研究所特製天南紫雲竹珍品係列。嘩,真的是淘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