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 蝙蝠有一個土名:“鹽老鼠”。蝙蝠為什麽叫“鹽老鼠”?老牛的有限記憶是,因為蝙蝠是夜行性動物、行為鬼鬼祟祟,又因為坊間傳說蝙蝠喜歡吃鹽。因此蝙蝠晚上可能來你家裏“偷鹽吃”。所以老人們總是提醒,油鹽壇子用完後一定得收拾好、蓋好蓋子。否則到了晚上,會有蟲子爬進壇子、會有“鹽老鼠”來吃。小時候的石牛在大白天也就見到過一二次蝙蝠。大白天見到的是在地上、而不是在空中飛行的蝙蝠,蝙蝠身體是黝黑、老鼠般大小。 夜行性的動物雖歸是“可疑”,蝙蝠的身子也如老鼠般大小,偷鹽的行為卻是無可佐證,而且飛行中的蝙蝠更像小鳥,因此蝙蝠的“鹽老鼠”外號也算得是可疑而且不貼切的。
童年石牛常在夏天的傍晚見到蝙蝠。農村夏天晚上的乘涼, 是農村人家難得的享受時刻,也是一家大小難得的團聚時刻。 那時風涼夜寂、蛙叫蟲鳴, 石牛就在兄弟姐妹的歡笑聲、在父母的謎語故事中, 度過了一個又無憂無慮的夜晚。現在回想起來,童年的生活雖然清苦艱辛, 卻仍舊是石牛一生最辛福最難忘的歲月。
回想起來,乘涼時最令人掃興、最令人討厭就是那些可惡蚊子。餓極了母蚊子們膽子極大,叮起人來那是奮不顧身前赴後繼、叮起人來更不管什麽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叮上一次也是後果很嚴重:她們一旦偷襲得手, 身上就會留下一個個又紅又痛又癢的大包。躺在涼椅上的石牛就見到過無數回的蝙蝠:昏暗的星光下, 隻見一二三團黑影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無聲地翻滾。這時候的蝙蝠,抓蚊子的身手真是敏捷無比,全然不是石牛白天見到的那幅模樣;這時候的蝙蝠,對它們的感覺也隻有感激和佩服。
(二)
在記憶中的再次遭遇蝙蝠, 一晃就到了石牛的少年時代了。金庸金大俠在他的《倚天屠龍記》裏, 明教四大護法“紫白金青”的青翼蝠王韋一笑,名字就源於“吸血蝙蝠”。少年的石牛崇尚“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江湖義氣、還有著“金錢為糞土、仁義值千金“的樸素唯他主義思想。韋一笑身處魔教,輕功絕頂性格乖張。少年石牛對“嗜吸人血”的青翼蝠王韋四哥卻不但不感到厭惡,反而是很是佩服喜歡。不過金庸金大俠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是張紀中張大導演們不知道的是,中國是沒有什麽“吸血蝙蝠”的,國人對在一個又一個大賺特賺的倚天屠龍連續劇裏,韋蝠王的造型竟然沒有兩顆長長的、用來吸血的犬牙,不會去質疑。中國沒有“吸血蝙蝠”,這難道就是為什麽有那麽些人孜孜以求要去尋找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原因?難道是要去找一個“血液傳染”的“完整途徑”了?
(三)
蝙蝠第三次見到的,是如今的老牛了。換句話來說就是,老牛第三次遭遇蝙蝠,蝙蝠已經變成了“鼎鼎有名”、“人人喊打”的新冠病毒的“背鍋俠”了。不過,經過老牛這幾天的研究發現,西方原來對蝙蝠就早有偏見,西方人在小說電影中,早已大肆渲染過“吸血鬼”的凶殘、早已用“吸血鬼”嚇唬過姑娘們、小孩子們。萬聖節的孩子們常常扮演的那個“吸血鬼”(Vampire)並不是完全子虛烏有,老牛的研究就發現,是基於一種叫做“吸血蝙蝠”的原型;全世界的蝙蝠有16科962種(百度百科資料),吃素的蝙蝠占了70%之多,“吸血蝙蝠”僅僅三種而已,並且全在美洲大陸。吸血蝙蝠並不凶殘,隻是狡猾。吸血蝙蝠的咬是很溫柔的:被攻擊的動物經常不會察覺它們的襲擊。人們恐懼吸血蝙蝠是因為吸血蝙蝠有機會時,也襲擊睡著的人,而且吸血蝙蝠留下的傷口不易止血。被吸血蝙蝠襲擊過的人,早上醒來常常因為身邊有一大灘血跡、傷口流血不已而驚恐萬狀。希望最新的“病毒美國起源陰謀論”,不要拿著個事實作為最新證據。
這次新冠肺炎風暴後,人類會不會報複蝙蝠、找蝙蝠秋後算賬?會不會導致有更多的蝙蝠滅絕?SARS也好,新冠病毒也罷,他們所造成的人類災難應該完全是人類自己的“自作自受”。 蝙蝠的“背鍋俠”的名聲,如它的“鹽老鼠”外號一般,也是“坊間傳說”而已。 老牛幾天的研究發現,“蝙蝠不能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蝙蝠不是魔鬼。蝙蝠能和人類能共處。蝙蝠需要人類的保護。(視頻說明:1,所有圖片、音樂來自網絡,致謝。2,圖片以非盈利性為目的,追究必刪;3,視頻為18+,小心觀看。)
京妞,蝙蝠對俺太不算什麽了。洞庭湖的麻雀俺都見過哈哈哈
哈哈哈,俺們虛張聲勢,為韋四哥鳴冤叫屈,就是逃不過巴兄的法眼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