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取這個名字,肯定要借用聖經故事的一些引申義,可惜我沒讀過聖經,所以不能具體一一地聯係。出埃及記大概的意思是逃離苦難、去追求光明和幸福吧。我想世世代代的人們都會有這樣的願望,隻是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那些路就可能千差萬別了。
彭浩翔是由作家轉為導演的。以前看過他導的《買凶拍人》、《AV》、《公主複仇記》和《伊莎貝拉》。覺得總體來說,他的電影的故事性不是很強,往往想通過不算複雜的故事來講述一些深刻的道理似的,即使那個故事貌似荒誕也在所不惜。他不是那種奔票房而去的導演,這在香港,隻有王家衛也這樣吧?《出埃及記》的故事照樣不複雜,最後挖出來的結果聽起來卻兒戲。影片開頭任達華審張家輝時提到一個關於藥的線索,我猜到後麵的情節裏肯定要表現出來,隻是沒猜到會用到結尾處。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驚喜是任達華的表演。我看過他演的很多的警匪片,覺得他有些躁,這次他真正沉靜下來,效果出奇的好,隻是他51歲了才悟出道來,有點晚了。
《出埃及記》是那種寓言詩一類的東東,要能領會出哲理或禪意來,也不枉彭導的一通忙活。影片裏最重要的一句台詞是任達華說的:“這個世界中有的東西荒謬到一定程度就沒人會相信,但不相信並不代表不存在”。其實薩特老人家早就說了,存在即合理。但從邏輯上而言,不是說隻有合理的東西才存在。不知道為什麽,我總喜歡拿這部電影跟英國的Keeping Mum比較,後者是部精彩的黑色幽默劇,直麵的故事說,很多事情大開殺戒就解決問題了,我當時就想,難道導演真地這麽簡單?殺戮當然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比如人類史上各種各樣的戰爭,但這是不是最好的辦法呢?因為殺乃極端化的方式,這樣更能給觀眾以思考的啟迪?
《出埃及記》裏,任達華、劉心悠、溫碧霞都在追尋自己的幸福,執著卻失敗。或許有短暫的獲得,最終不能長久。幸福的道路難道都那樣艱難、那樣漫長嗎?導演到底想闡述什麽呢?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埃及,需要逃出去;怎麽逃,這是個問題。
彭導的東西估計小資們會更欣賞一些,隻是我覺得他還算不得一流導演,因為陽春白雪也可以拍得好看,他還缺這一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