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蘭

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與愛情;凡人小事
正文

《宋家》(續 2)母親的童年

(2012-09-11 19:07:21) 下一個
小時候母親

1932年十月十一日, 一個可愛的小生命出生了。這就是我的母親。她的到來給一個三口之家添了不少的色彩。姥爺和姥姥覺得兒女雙全美不勝收。母親有個比她大5歲的哥哥。妹妹的出生給她哥哥帶來了無限的樂趣,整天圍妹妹轉,有什麽好吃的哥哥都想留給妹妹吃。 3歲時母親就知道把自己喜歡吃的或玩的給哥哥。他們從不為任何吃的爭搶。 哥哥自幼可愛懂事,總會微笑對人。姥姥經常讓他照看妹妹而且從未出過事。哥哥的行為對妹妹有著潛移默化感染力。所以不到5歲的妹妹對外人也總是彬彬有禮,笑臉相迎。 街坊鄰居誇他們是懂事可愛的好孩子。就這樣母親快樂而平安地一天天長大, 變得俊俏起來。童年的她可謂幸福快樂。

          但好景不常,在母親13歲時舅舅娶妻。之後一連生了三個孩子。 舅舅再也沒有了能力和時間去嗬護母親。舅母非常厲害,常常一不高興就給大家臉子看。母親總是怕她三分。。。 她幫嫂子看孩子,洗衣做飯, 還學會了編席子。 做這做那天天忙個不停。所以嫂子對她也沒什麽可挑的。 先說說編席。編席是當地的一項手工活。那時的女孩子都不上學因為人們都認為女孩子上學沒有用,早晚都得嫁到別人家去。當時大家的流行語就是: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 母親也同其他女孩子一樣在家幹活編席,沒上過一天學。

蘆葦的魅力

        蓆子是用蘆葦做成的。 從蘆葦到一張席的程序十分複雜。村附近有個湖叫白雲湖。湖裏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蘆葦。不知從何起,這片一望無際的蘆葦變成了它周圍人的“搖錢樹”。 每年到陰曆的10月份, 人們就到湖裏搶蘆葦。他們不管湖裏結不結冰,水深不深, 不管男女老少,人人一把飛快的鐮刀, 兩片護鞋的牛皮條, 時刻準備著衝在前頭,陣勢不壓於一場敵我戰爭。 為了這場收割戰,大家起早貪黑,下到湖裏就一天,吃喝拉撒都在湖裏,受盡冰冷水的浸泡,吃盡了冰冷的水飯。 有不少人被蘆葦劃傷,紮傷。有不少人在水裏麵凍地哆嗦。這打仗下來 後就有部分人生病特別是女人。不管是來例假還是沒有都得去。 有時有人還會鐮刀相對,弄不好就會打起來。。。 為啥,就因為人們想那幾乎是他們的唯一能掙錢的東西。

       曆時一個星期的“戰爭”打完後。 人們就開始了他們的金錢夢, 算計著怎麽把這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來的東西變成錢來維持生活。從蘆葦變蓆是個比較複雜的事。基本程序是:1. 把蘆葦的葉子以及蘆葦絨拔掉,2. 在每一根蘆葦上拉一道口。 3 捆成一捆浸泡在水裏三五個小時。4. 撈出來控幹水。5. 用大圓石頭把每一條蘆葦壓的又扁又軟。6. 剝去皮。7. 編蓆開始。 一張四尺寬,六尺長的蓆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完成。也就是說一張蓆從頭到尾大約需要兩天時間。 但母親自己會編兩張。 一張可掙2毛錢。 那時一斤醬油隻花一毛錢。別看幾個人忙活半天才掙2毛錢。這也不是天天都掙著。編好拿到集市上不一定能賣掉, 有時就根本不“開張”, 一張也買不出去。有人用一張蓆換一個高粱或地瓜窩窩頭。

         既使如此,會編席成了姑娘們找婆家被提問的主要問題之一。 當然,編席對母親來說真實太容易了。 母親人長得漂亮,精明能幹,小巧玲瓏,編席那是最綁的。

母親婚後的辛苦

      在她十七歲時就嫁給了剛滿十四歲的父親。 不到一年,奶奶就因病去世了。撇下了兩個孩子。當外人覺得這家沒法過的時候,她憑著自己的勇氣和好強開始了她婚後的人生道路。 才十八歲的她, 還沒來得及享受新婚的日子就做起了“母親”。 身邊是十五歲的丈夫,另外有一歲多的姑姑和剛八歲的叔叔。
       這還不夠,由於奶奶的離世,爺爺經受不了那天崩地裂的沉重的打擊,可憐的爺爺幾乎每天都沉侵在那天黑地暗之中,三天兩頭鬧酒瘋。母親不知所措一時也沒了方向,不知從何做起更不知怎麽做。在奶奶去世後的一個多月裏不知道哭過多少次。多少次想跑回娘家。真是鼻子一把淚一把

      第一次她帶著姑姑回娘家。剛到村口就有不知情的人問她:你的孩子都這麽大了?她立刻感到一種羞愧感。連忙解釋說:不,不是。這是我妹妹。轉身趕緊離開回到娘家。一見到姥姥就哭了起來。 邊哭邊把剛才的事和自己的委屈。。她不想回去了。。我的命真麽這樣哭啊。。。嚇的姑姑也跟著哭了起來。姥姥一邊勸她一邊哄姑姑。。 姥姥含淚一時說不出話來。幾分後說:“那怎麽行啊!我知道你難處。可你想,你要不回去他們更沒法過。你在還有個頂事的女人。你若走了,這家就基本完了!你看這孩子也挺可愛的。。。 你還是回去吧, 啊?等天黑了我去送你。這樣沒人看見。在姥姥的安慰下母親終於答應並回到了家。

       她堅持著堅持著。原本就不大的她顯得更加消瘦了,從87斤的她瘦到了80斤。好心的爺爺發現母親實在是太累太苦了。也怕她受不了最後一走了之,就下了狠心 要把姑姑送給別人養育。當時爺爺,母親還有父親心都情非常複雜。他們想到了很多很多。。。 但最後爺爺還是把剛一歲多的姑姑送給了鄰村的一家家境不錯的人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宋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的關注。
是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希望苦盡甘來,否則看不下去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