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近年來似乎如日中天,風光無限,但仔細觀察,它的前景卻危如累卵。曾經助它登上巔峰的“控製欲”,如今正將它拖向深淵。
微軟最近對“鎖死用戶”有著近乎病態的執著。它要時時刻刻獲取用戶的數據、行為和交流,儼然成了一個數字獨裁者。然而曆史反複證明,獨裁者不論多麽強大,都不可能永恒。
獨裁從來不是孤立的個人行為,而是依靠龐大的網絡來維係。微軟亦是如此。它的平台為企業高管、係統管理員和各類機構領導者提供了強大的監控工具。一所大學的管理層,可以讓全校教授的郵箱和電腦賬號瞬間失效。存放在 OneDrive 的文件、Teams 的會議記錄、以及電子郵件往來,都歸企業所控製。更諷刺的是,這一切都打著“安全與保障”的旗號——這不正是《1984》裏時刻盯著你的“老大哥”的陳詞濫調嗎?
但曆史也告訴我們,壓迫過度終會激起反抗。用戶會去尋找替代品,這種反叛情緒已被穀歌+高通、華為,甚至蘋果所捕捉利用,微軟肯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衝擊。
微軟當然深諳獨裁之道。長期以來,它憑借不正當競爭手段打壓對手,同時籠絡那些有威權傾向的領導層。正因如此,它才能長時間維持霸權。然而於無聲處,抵抗力量正在積聚。自由軟件基金會、Linux、LibreOffice、鴻蒙操作係統,以及無數開源工具和社區,正以各種方式削弱微軟的控製力,給用戶帶來真正的選擇。
早在 2001 年,時任 CEO 的史蒂夫·鮑爾默就曾放言,Linux 和 GNU 公共許可證(GPL)是“一種癌症”。微軟的“擁抱、擴展、消滅”戰略也確實一度奏效。但獨裁者從不會滿足於消滅競爭對手。隨著權力膨脹,他們的控製欲愈發無法遏製,最終甚至會把大眾視作敵人。
微軟如今正進入這一階段。它不再與用戶建立夥伴關係,而是要對他們實施統治。它成了一位徹底的“控製狂”。而像所有曆史上控製欲膨脹的獨裁者一樣,微軟的末日或許不會太遠。
Besides, I am a MS veteran, used to work at Redmond for 6 years.
Microsoft has gone too far in manipulating and predominating its consu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