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中國技術力和文化發展的展望以及對文革和改革的看法(ZT)

(2012-04-17 07:05:57) 下一個

對中國技術力和文化發展的展望以及對文革和改革的看法
[ 整合精神哲學 ] 於:2005-07-08 05:38:08 主題帖

對中國技術力和文化發展的展望以及對文革和改革的看法社會的發展,從不同角度看,評價可以很不相同。對中國技術力和文化發展的展望以及對文革和改革的看法

社會的發展,從不同角度看,評價可以很不相同。

有些人著重看到了毛時代的一些負麵作用,有些人則著重看到改革開放的一些負麵作用。其實兩個階段都有經驗教訓,都可以作為今後政策方向的指導。把毛時代和鄧時代對立起來,是此非彼,是看不到事物的內在發展邏輯的,也不可能對未來作出準確的判斷。

嚴格地說,以現在的時機來對過去進行總結,並不是很有說服力的時機。因為鄧時代(1979-2009)還有4年才到30年,今後4年發生什麽都還是未知數,事實還沒有充分落實的情況下,總結起來就缺乏依據。但正因為還有4年未知數,人們就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觀點,等待著不遠的將來進行驗證,誰的眼光準確,到時候就見分曉。

我對未來4年的判斷是:今後4年是中國技術力的地位走向正軌的4年,逐漸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4年,個別項目會有突破性創新。不過,技術力發展猶如給經濟發展火上澆油,企業的分化會更嚴重(較多企業因技術差而破產),社會的分化也會更嚴重(發展技術力和扶貧暫時是矛盾的,很多隻知道批判現實的人常忽略這一點),於是將會引起危機,使經濟達到崩潰的邊緣。這個時候,世界經濟在中國技術力進步的壓力下,首先承受不住發生崩潰,海水下降把中國顯出來,於是中國就一枝獨秀了,不崩潰還大發展了。中國的崛起並不是運氣好,而是努力的結果,是發展的辯證法帶來的必然結果。

有人問,你憑什麽認為中國技術力會進步?我的答案是,原因就在於中國經曆了文化大革命。這一點是任何其他國家不能複製中國的關鍵因素。若幹年以後,要劃分中國曆史,文化大革命將是一個重要標誌。文革相當於是一個計算機的重啟過程,舊的一切都批倒批臭,重新建立一個新世界。在變革時期,人的精神是起決定作用的,這個時候不是物質決定精神。毛主席不把文革稱作經濟改革,也不叫政治製度改革或革命,而叫文化大革命,他的根本目標就是衝著文化來的。社會的層次按經濟、政治、文化的次序逐漸升高,文化革命的時候,經濟和政治肯定會受到破壞,那是必須付出的代價。經曆了文化革命以後,中國人的頭腦裏就甩掉包袱輕裝前進了,達到了禪宗“心空”的境界,然後才能起大用。文化革命以後,學習西方技術就沒有什麽思想障礙的,沒有中學為體之類的包袱了,全心全意地去搞,當做哲學和理想去搞,技術才能搞好,心裏暗暗認為技術隻是工具是搞不好技術的。心空的結果,把西方科學熔化在中國人的血液裏,就好像當年把印度佛教熔化在血液裏一樣,必然能夠造成一種整合性世界性的文化,中國也就必然崛起。如果毛澤東隻是建國,則隻能說是一個優秀的君王,影響中國200年吧。文化大革命才是真正的大手筆,讓毛澤東的貢獻延續1000年。

站在這樣的高度來理解毛澤東和文革,就不會為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憂喜了。再來看所謂左右之爭,就不至於太情緒化。有人說文革中沒什麽好事,單純從經濟角度看是有一部分是事實,指出有些製度上的一些毛病也的確是存在的。其他一些網友的反駁也對,因為一些人悟性好接受了文革的革命思想,科技上也就有很多做出貢獻的。找正麵和反麵的例子其實都能找到。文革的主要目標是集中在文化上的,不在經濟上,也不在政治上,所以毛才能說出“天下大亂、形式大好”。

關於教育,有人喜歡罵文革時的教育,有人喜歡罵現在的教育,其實不必罵,兩種教育製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看時機。關於“文革期間普及教育,不重視高等教育,缺乏原創”,準確地說應該是普及基礎教育,而職業教育普及不夠。因為財力有限,高精尖項目參與的人必然較少,接受現代職業培訓的比例也就較少。此事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在某些項目上的追趕速度可能會比較快,但缺乏來自人民自發的支持,後繼乏力,原創力不夠。看問題應該看到兩個方麵,然後根據當時不可能同時大力發展兩個方麵,於是可以認定當時的技術政策是正確的,是適合當時情況的。為了均衡,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調整方向,彌補政策的弱點。所以要改革開放,讓更多的人受到現代職業培訓,而不隻是少數搞高精尖項目的人得到培訓。改革開放和文革的情況實際上是對稱的。文革時有人罵不重視高等教育,有人讚美掃除了文盲;現在有人罵不重視高精尖技術,有人讚美更多的農民加入到各級工人行列,和高技術的距離近了,並且不斷地接近,從低級吃到高級,即使“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始終要提醒的是,現在離鄧時代30年還差4年,不能過早地說中國的技術力沒戲了。然後要提醒的是,醉心於提高技術力的人必須清楚,技術力的提高是會拉大社會貧富差距的,中國的情況將不是沒有技術力導致危機,而是技術力發展太快導致危機。反正4年以後就可以驗證的。

關於領導的類型,很多人抱怨改革開放內行領導更差。關於外行領導和內行領導,誰好誰壞,關鍵要看是社會發展的什麽時期。如果是變動時期,就需要能幹的內行來領導。比如,毛澤東對軍事應是內行,由他來領導中國革命是符合曆史規律的,而讓一個軍事的外行來領導中國革命,實踐證明是會被淘汰的。同樣,跨國公司的創始人,很多也是內行創立的,比如微軟,奔馳,索尼。一個全麵型的內行,對事業發展是很有利的。但是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處於穩定期以後,社會機製不大容易培養出全麵型領導,全麵型領導自身也不容易浮出水麵,這個時候找一個比較公允的外行來領導內行,可能更有利於公司平穩發展,平穩期從統計的角度,外行領導內行可能更有利。而改革開放時期應是一個變動時期,提倡內行領導內行並沒有錯,可能也有一些領導不好的,那麽通過市場自然選擇,淘汰掉不行的內行領導,讓毛澤東們脫穎而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總的來說對中國的發展是有利的。

最後,我雖然為文化大革命唱讚歌,但認為鄧時代全盤否定文化大革命從發展規律上是完全必要的,就好像禪宗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全盤否定文革,才是對毛澤東思想的最好繼承,才是對文革遺產的最好繼承,才對得起毛澤東發動文革的恩德。毛時代30年(1949-1979)相當於正題,鄧時代30年(1979-2009)相當於反題,2009年以後10年相當於合題。 從正題到反題,是一定要全盤否定的,而從反題到合題不能再全盤否定一次,應該要超越原來的正題和反題。

中國的百年發展很有意思: 1919-1949,30年軍事革命。 1949-1979,30年政治革命。 1979-2009,30年經濟革命。前三階段90年基本以否定為主,以破為主,破中有立。 2009-2019,10年文化建設,是以立為主。中國會創立一種新的整合性世界文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