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戰爭是士兵之間在戰鬥一樣,和平時期也是人民大眾和他們的利益在競爭

(2012-03-31 19:49:54) 下一個

隻不過戰爭中的指揮者是各級軍官,而和平時期的指揮者是各個經濟實體如公司等等的管理者,當然都是在國家和政府的框架下進行的

所以,你就看到了“在全球主義的當代社會,無論是“資本串聯權力”,還是“權力 串聯資 本”。人民大眾的利益已經被徹底的邊緣化了。無論是美國民眾的“占領華爾街”運動,還是中國政治的“重慶模式”,都隻是國家(權力)與資本勢力搏壘的籌碼 或犧牲品。當大眾利益的訴求危害到資本這個當代“主體”時,就必須給予迎頭痛擊。”

其實呢,你看到的是和平時期各個經濟大軍在經濟戰爭中,跟士兵的利益在戰爭中首當其衝一樣,經濟戰爭中的士兵就是人民大眾,因為人民大眾在經濟結構也就是經濟大軍的最底層,因此,不僅不是“人民大眾的利益已經被徹底的邊緣化了”,而是人民大眾的利益就是戰場上被爭奪的戰利品,如果一定要說“人民大眾的利益已經被徹底的邊緣化了”的話,那就是在經濟戰爭的進行中,隨著經濟戰爭形勢的變化,各自的經濟大軍中的戰士們領到的軍餉也隨著變化了。

因此,你看到的“無論是美國民眾的“占領華爾街”運動,還是中國政治的“重慶模式””是隨著經濟戰爭形勢的變化,各自的經濟大軍中的戰士們領到的軍餉也隨著變化以後在各自軍中產生的某種意義上的“嘩變”。

所以,人民大眾是各自國家的經濟大軍中的戰士,雖然經過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接軌”,中國的經濟大軍的組成和結構是跟西方國家的經濟大軍的組成和結構不同的,雖然打起仗來都是士兵對士兵,解放軍的組成和結構也是跟在解放戰爭中的國軍不同的,也跟抗美援朝的美軍不同。但是,雖然組成和結構有不同,打起仗來也還是士兵對士兵,士兵的生命首當其衝。

如果,資本這個當代“主體”可以基本上準確的描述西方國家經濟大軍的組成和結構也就是“性質”的話,假設中國的經濟大軍也是同樣“性質”的,那麽中國的經濟大軍應該是必敗無疑的,因為那就好比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共軍也是“唯武器論”的戰術也不是什麽“人民軍隊”。

說到這裏就是國家體製和性質的問題了,如果中國的所有製還基本上是可以定性為公有製的話,那麽,中國還有勝算,或者至少可以自保不敗。反過來,如果中國的所有製還基本上是可以定性為私有製的話,那麽,中國是必敗無疑的,因為那就好比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共軍也是“唯武器論”的戰術也不是什麽“人民軍隊”而且武器裝備還遠遠不如國軍和美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