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侃一下俄空軍官員和軍事專家就T-50戰機發展問題的爭論

(2012-03-27 05:42:21) 下一個

 

侃一下俄空軍官員和軍事專家就T-50戰機發展問題的爭論

首先必須嚴重聲明咱是徹頭徹尾的外行!

剛剛看了《俄空軍官員和軍事專家就T-50戰機發展問題開爭論》,嘿嘿,這個題目似乎有點語無倫次,可能是打錯字了,咱以為這篇文章的內容有點矛盾。

比如文章說:“澤林上將預計,隻有一級飛行員才能駕駛(T-50)這種飛機。”

文章又說:“但俄軍事專家卻認為,俄軍應像西方國家那樣放棄T-50等第五代戰機的研發,集中人力和物力研發第六代無人駕駛戰機。俄國家安全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阿納托裏•崔加諾克表示:“目前培訓飛行員的費用過於昂貴。許多國家都明白,下一代戰機必將是無人駕駛的。””

因為,如果是在“隻有一級飛行員才能駕駛(T-50)這種飛機”這樣的話,那麽在這樣的基礎上研發的第六代無人駕駛戰機的性能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了,爭論嘛,雙方的看法對立或者說矛盾是正常的,但是這些爭論的矛盾必須在研發和生產上統一起來,否則爭論來爭論去,具體做事情的時候就無所適從了。

大家都知道三代機就已經是所謂“非穩定性”飛行(unstable flying)了,就是所謂的“Flying Wing”,這個大家可以搜一下網絡。因此由於人的觀察範圍太有限和反應也太慢,不同性質或程度的“非穩定性”飛行器都需要不同性質或程度的計算機控製飛行,比如說殲十就肯定有它自己的計算機控製係統。既然提到了控製,咱就難免不想起控製論的創始人錢學森。

因此,三代機和四代機都需要相當強的計算機控製係統。所以,幾乎可以簡單地說它們是流體力學、動力、材料或控製的結合。當然,最後還要人機一體化才能形成設計的戰鬥力。

由於三代機就開始計算機控製飛行了,也就是說從那時起人在飛行中的作用在減小,特別是四代機就是超視距攻擊了,由於攻擊是超視距的,防守也就必須是超視距的了,因此一切都要靠雷達和計算機,飛行員的作用就更小了。

那麽,什麽時候可以達到“下一代戰機必將是無人駕駛的”呢?

就是現在的“人機一體化”逐漸發展到“人”的成分減小到零!

從俄國的澤林上將預計的“隻有一級飛行員才能駕駛(T-50)這種飛機”看,T-50的計算機控製係統還遠遠不足以取代人。

因此,如果說“下一代戰機必將是無人駕駛的”話,那麽這一代戰機的飛行員的作用就是完成全部徹底的理解飛行員在飛行中的作用,比如說計算機程序可以處理所有飛行中的各種各樣的情況,最終達到用計算機程序代替飛行員的結果。

所以,飛行員操縱飛機越來越容易才是走向無人駕駛的道路,雖然一級飛行員對於幫助完成全部徹底的理解飛行員在飛行中的作用要比低級飛行員更好,但是不是“隻有一級飛行員才能駕駛這種飛機”!

由於先進戰機的各種動作和飛行條件是地麵無法模擬的,無論你的風洞有多麽強大。因此,設計先進戰機需要計算機上的數字的虛擬的模擬,而編寫這樣的程序就需要足夠的風洞數據和流體力學理論,最後必須由飛行員的實際飛行的檢驗,然後相互反饋,各個環節相輔相成,一遍一遍地重複這個過程,積累經驗,完豐和富善程序、方法和理論。

說到積累,還有就是各種風洞數據都必須自己做,一樣都不能少,因為這些數據是沒人會給你的,尤其是即便別人給了你,你也未必敢相信或敢用,還得自己實驗驗證。這就難免要提到已經故去多年的中國數學家華羅庚,他老人家當年就花過很多精力搞的“優選法”以提高實驗的效率,也就是減小實驗的次數從而節約資源和時間。

記得殲十的試飛員雷強就曾經說過殲十的操縱非常舒服或容易的話,嘿嘿,其實是計算機輔助操縱滴!所以,咱猜殲十的“人機一體化”裏“人”的成分減小了或減輕了,因此,似乎殲十與“無人駕駛”是一致滴!

從俄國的澤林上將預計的“隻有一級飛行員才能駕駛(T-50)這種飛機”看,咱猜T-50的“人機一體化”不僅“人”的成分沒有減小反而增加了,似乎T-50與“無人駕駛”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滴!這就是咱以為這篇文章的內容有點矛盾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殲十的首飛是1998年初,那是十幾年前,決定製造殲十就更早了。由於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種種條件限製,也許是動力的、也許是材料、也許是控製方麵的限製、也許是流體力學知識等等等等方麵的限製、也許是計算條件,也許當年是隻能造殲十。

所以,殲十隻是以當時的條件能夠製造的或者說比較現實的一個方案而已。因此,咱猜即便是在當時,殲十也是有餘地提高的,也就是說,有比殲十在當時的條件下看不太現實的方案,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過去了,造殲十時不太現實的不能造的方案今天也可能已經可以造了。

當然了,殲20還沒有列裝也沒有成軍,但是咱猜殲20一定已經比我們老百姓看到的試飛階段走的要遠了,或者說,我們和全世界是不可能跟中國政府同步觀看殲20的進展滴。

中國還有沒有國家機密了?

中國政府有那麽透明嗎?

最後就是一些人作為最後保險的保命稻草:發動機!

他們相信中國不會造發動機,這已經是他們能睡著覺的最後一片安眠藥了。比如說有傳聞說中國要買俄國的蘇-35,他們就認定中國不會造蘇-35的發動機,買蘇-35就是為了買蘇-35的發動機。

他們不相信中國政府的時候那是中國政府說什麽做什麽他們也不相信,可是他們相信起中國政府的時候那是中國政府說什麽做什麽他們也100%相信。

他們不知道“兵不厭詐”。

最後,咱用一段《孫子兵法》結束這個帖子: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