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西方文化的人都會感受到中西文化之間有些地方真是差別很大,以至於有些人得出了一些對中國傳統很負麵的結論∶醜陋,陋習等。差矣,那是因為他們用純西方的眼光來看中國傳統。不同的出發點,當然有可能看不順眼。中國人也不笨,怎麽就會發展出這麽一套東西呢?我想嚐試從經濟層麵上剖析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總而言之,雖然古人不一定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們實行的是:資源有限論。這條主線,貫穿了整個中國曆史。用這條“定律”,許多中國傳統,勤儉,內鬥之類,包括許多儒家思想的主張,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所以隻敢說是原創,不敢說是首創。反正在網上搜不到。如誰知道哪有類似言論,歡迎指點。
在古代的中國,主要的資源就是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住在中原的人們從他們有限的知識中意識到隻有中原是個適宜居住和農耕的地方。北方太冷,所謂不毛之地,南方太熱,所謂瘴氣太重。於是就有了“逐鹿中原”,就是說隻有中原才是值得爭奪的地方。然而在西方文化發源地的地中海周邊諸國,每個地方物產都不多,貿易才使人們得到各種資源。形象的說,中原的人認為“好的東西都在鄰居那裏”,而西方人則認為“外麵的世界更精彩”。從而中原的人們總會致力於守住自己那份土地,而西方人則會致力於從外國尋求財富,甚至不惜找借口去進攻和搶劫別國。希臘神話中天神宙斯(Zeus)之子赫爾克裏士(Hercules)必須要去很遠的地方獲取金羊毛之類的寶物,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正因為生活環境的差異,兩地的人們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生存手段。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的,人性總是有共通的地方,隻能說哪種心態在哪個地方比較占上風。
正因為這種“好的東西都在鄰居那裏”的心態,於是就會眼紅,內鬥。其實這種心態哪都有,隻是在中國傳統裏比較明顯而已。一塊土地隻能屬於一家人,一個官職也隻能一個人做,一旦陷入這種思維,難免會互相爭奪。我想他們不是存心這樣做的,隻是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不得已而為之也。其實在任何穩定的(變化不大的)環境裏,包括官場,因為新的機遇有限的緣故,就會滋生這種心態。西方人也不例外。它能在中國古代長期相對穩定的社會裏比較風行,實在不足為奇。如果社會在發展,人的發展機會多了,這種現象自然而然就會減少。
既然土地有限,就要努力耕作,才能有好的收獲。辛苦得來的收成,當然要好好珍惜,否則就是“暴殄天物”。這應該就是中國人勤奮節儉的由來。中國人最恨浪費,因為他們深知資源來之不易。一不小心,就會麵臨貧困以至饑餓。凡是脫離實際的東西,都叫“華而不實”,“投機取巧”。做一些和日常生活沒有多大關係的事情,會被視為“不務正業”。這種心態使人們不願意花時間和金錢去研究與日常生活不太相關的東西。反正一切都是天意,老老實實做人才是本分,以至於科技無法進步。煉丹的人倒是做了一些實驗,結果發現了火藥。這原是為了皇上想找長生不老藥,因為藥效不佳,也被“叫停”。
那怎麽解釋上層階級的奢侈呢?如果你每年從你的封地有一個固定的稅收,就好像每年有一筆固定的股本紅利,又沒有太多的投資選擇,隻能揮霍,或是堆成金山銀山。如果不小心被皇上抄了家,那錢都歸了皇上,豈不冤枉。百姓也會有限度地接受上層階級的奢侈。一旦過份了,也會受譴責。所以上層階級也會有所顧忌,不會做太多脫離實際的事情,怕被指為“勞民傷財”。一旦有了社會共識,誰也逃不出它的限製。
相反,西方人“好高鶩遠”的精神使他們願意去冒險,包括花時間和金錢去研究與日常生活不太相關的自然界的東西。特別是貴族們喜好研究一些摸不著頭腦的哲理之類的課題,以標榜自己高人一等。既然是冒險,肯定會有失敗。人們不會看不起失敗的人,隻會看不起沒想法的人。磕磕碰碰之中,終於發展出各門科學,造福世界。可以說每一個新發現,都飽含了數不清的失敗。也有賭輸的時候,文化發達的古雅典的衰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擁有經濟軍事優勢的古雅典人為了掠奪更多財富,遠征西西裏島,不料卻兵敗而至海軍全軍覆沒,元氣大傷,結果被別國伺機攻下了雅典城,扒了城牆,還規定不許重建,從此一撅不振。今天很多美國人債台高築,和當年哥倫布航海冒險其實沒多大區別,都是抱著僥幸的心理。隻是哥倫布運氣好一點,遇上了新大陸,不然恐怕早就完了。看來如何把資源用得恰到好處,才是最難的。
用會計學的眼光看,西方人更重視頂線(top line),就是營業額。而中國人更重視底線(bottom line),就是利潤。也就是說,西方人致力於如何廣開財源,而中國人則假設資源有限,那麽節省成本就成為提高生產力和積累財富的主要方法。用現代的眼光看,其實兩者都對,隻是中國人特別善於壓低成本罷了。中國人的態度是,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可以用就行了,但是成本務必要控製到最低最低。很多外國人不明白為什麽中國人有時講“中庸之道”,有時卻走極端,在這裏可以得到很好的答案。節省的觀念,深入人心,終於打造了中國今天製造業大國的地位,這是有賴於千百年文化的底蘊,不是誰都能夠隨便複製的。因為節省的心態,有時甚至會連一些不該省的東西也省了,譬如不肯花錢處理工業廢水等。
中國人濃厚的家族觀念,也是為了爭奪資源而發展出來的一種方法。這是西方人所不能及的。在古代,家族強大的,沒有人敢欺負。一個人要是脫離了家族,恐怕很難生存。血濃於水的觀念,根深蒂固。沒有血緣關係的,可以靠聯姻拉關係。甚至在社會上也用這種心態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凡是關係密切一點的,都以親戚相稱,“稱兄道弟”。舊時仆人就叫主人“老爺”,“奶奶”。假如你跟他關係好,什麽都好辦。假如你被視為外人,那就麻煩了。西方人是絕對不會叫外人“叔叔”的。可以這樣說∶中國人重誠信而輕公義,重家規而輕國法。很明顯,在家族或熟人當中,要靠誠信來取得別人的信任,至於合不合法那倒是次要的。而西方人則相反,重公義而輕誠信,他們希望用法律去規範人們的行為,而不是靠人們的承諾。有了法律人人都要遵守,連國王也不例外。至於人們說的話,反而不要太當真。這也解釋了中國傳統上為什麽會“用人唯親”,“結黨營私”。假如一個人屬於其它的派別,即使他有才,也不能用,因為害怕他會暗中為他的派別爭利益,反而添亂。似乎隻有在戰爭或危難時候,這種心態才有所收斂。西方人似乎喜歡以族為主,他們的“族”並不分血緣姓氏,這就是民主的起源,而外族人則成為被欺負和奴役的對象。
文化學者餘秋雨“在世界視野下的中國文化”中說,在三千多年前,當希臘的哲學家在愛琴海邊追尋“精神自由”,印度的智者在恒河邊尋求“靈魂解脫”的時候,中國的思想家則在黃河邊思考“社會管理”。道理何在呢?中國的思想家們認為既然資源有限,那麽如何管理社會,合理安排資源,讓百姓滿意自己的生活,才是至關重要的,管得不好就會出亂子。孔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要為人上人,必須從事管理工作,所謂“學而優則仕”。其實他的想法,到今天仍然很風行,全世界當領導的都是受人尊敬的。但這也貶低了一切從事非管理工作的人,包括搞科研的人,也隻能算是“勞力者”。那誰還會願意去幹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孔子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一個主要主張是“克己複禮”。說白了“禮”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等級關係。為什麽人要分等級呢?歸根結底就是資源有限,每人所得各不相同。如何讓每人都能滿意自己所得到的一份呢?他認為既然人一生下來,是長,是幼,是男,是女,是君,是臣,他(她)的等級就已經定下來了,那麽用“禮”這種天然的方法來分配資源是最理想不過的了。隻要每人都嚴格要求自己遵守“三綱五常”,不要有非分之想,兒子聽老子的“父為子綱”,妻子聽丈夫的“夫為妻綱”,臣子聽君王的“君為臣綱”,那麽天下肯定會太平的。其實孔子並不是第一個提出這種理念的人,這些是古代逐漸發展出來的習俗。最原始的目的,是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來確保一族人的父係血脈的傳承。西方也有這種習俗,聖經裏也要求妻子要服從丈夫,隻是篇幅不大,不像儒家把它看的那麽至高無上。孔子看見的是那個動蕩的春秋戰國年代裏舊規矩開始受到動搖,他認為恢複周禮舊製才是治理社會的良藥,但是他不明白這種“禮崩”伴隨著的是社會的進步,難怪他會備受冷落。後來漢武帝看到當時生產力的發展畢竟有限,人們為了爭奪資源打來打去總不是個辦法。儒術教人遵循等級製度下的資源分配,正中下懷,才決定“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這種思想也被後代君王所認同,以至儒教深入人心。儒教的好處是容易執行,人的等級關係非常嚴明,沒有商量的餘地,不滿意自己的資源份額也沒辦法。壞處也是太嚴明了,沒有商量的餘地,與人性相違。實際上人都是自私有貪念的。儒教規定不能違抗上級,那上級沒道理怎麽辦?隻好背著上級偷偷地幹,真正能“克己複禮”的人不多。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