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

每天都發現一個新的自己
個人資料
小思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英國人雅克炸鍋中國網絡:須一統香港

(2019-08-11 09:19:07) 下一個

英國人雅克為中共指路:須一統香港!

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應該屬於有爭議的西方學者,也可以說是“左翼西方教授”。他作為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客座教授,對中國國情有不同尋常的見解。在香港和中國生活了不短時間。他是劍橋大學的教授,倫敦經濟學院LSE亞洲研究中心IDEAS的高級客座研究員,在中國研究院舉辦了多場工作坊與講座,並作為2017中國研究院思想者論壇主嘉賓發言。2009年出版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曾經參加了很多講座和辯論,了解中國的崛起(TED.com)。

 

我基本上沒有編緝他的最近關於香港問題的視頻,我認為是非常客觀的。大多數國人包括中共領導人不一定那麽清楚香港的問題實質,也缺乏讓香港長治久安的國策。如果一定程度上應用馬丁的辦法,說不定還有效果,甚至立杆見影。

 

馬丁的核心思想是:“香港人民應該迫使中央政府,把它納入總體發展規劃當中。

 

現在香港有這麽一種看法,說1997年以前,香港經濟繁榮是因為它很聰明、很自由,因為它可以順應形勢,因為它被英國管轄等等。

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對曆史的一種嚴重誤解。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1997年回歸之間表現不錯,那僅僅是因為它走運了。

我為什麽這麽說?

說它幸運,是因為中國內地從1978年起開始實施改革開放,一點點一步步,一直到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才完全開放。所以在中國內地緩慢開放的過程中,香港自然而然地承接了中國內地本應該可以做的很多事情。

香港就像是內地的前方辦公室。所以香港從這段曆史中獲益良多。

其中之一,假如你是一家西方公司,不管是歐洲的,還是美國的,還是日本、韓國的,你想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最便捷的落腳點肯定是香港。

所以香港的騰飛並不是因為它很聰明,而是因為太走運了。他們的運氣不是英國人給的,而是因為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

加入WTO後,中國內地慢慢開始融入。如果你想進入內地市場,你還會繞道香港嗎?香港變得不重要了。

如果你想開拓內地市場,你可以去上海、北京、廣州或深圳,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你肯定不會去香港。

所以使香港在過去成功的因素,不複存在了。香港必須在1997年以後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它的落寞不是中國內地的錯,而是因為內地和香港的關係發生了變化。英國還無端指責,認為1997年以後香港出現問題——比如香港前總督彭定康就會說——是因為中國沒有在香港實現真正的民主。

在我看來,這種說法是典型的英式虛偽。

英國統治香港155年來,我告訴你,香港人連民主的影子都沒見到過。

他們給了香港人民普選權嗎?他們跟香港人探討過普選權嗎?一點兒都沒有。

直到中國開始收回對港主權的時候,他們才開始叫囂,香港必須采取西方民主體製。太虛偽了。

那麽香港今後該怎麽做呢?

我認為“一國兩製”是解決香港問題非常智慧的方案。隻有文明型國家才會想出用這種辦法來解決問題,民族國家絕不可能這麽想的。

但到底什麽是“一國兩製”,怎樣保持“一國”和“兩製”之間的平衡?

這個方案的長遠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的長期統一,而不是加劇分裂。

我認為中國現在麵臨的一個難題是,它對香港回歸的反應。記住,那時是1997年,中國那時才剛剛對世界開放,還有很多聲音質疑中國政府會怎樣掌控香港等。所以那時中國政府最自然的反應是要強調“兩製”。

香港回歸後,我在香港呆了兩年半的時間。我非常驚訝地發現,唯一能體現香港屬於中國的證據,是在港口某大樓上的五星紅旗。其他的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一切都跟原來一模一樣。

這其實會帶來兩個問題。

第一,香港的治理源自殖民政府。它的機構架設都是殖民化的,是執行層麵的,並沒有強有力的政治領導。殖民政府對香港的政治治理方向並不關心,因為這就不是一個殖民政府該操心的事。在以前,這都是倫敦的事。

但回歸之後呢?香港特區政府的形式,跟以前幾乎一模一樣。

第二個問題是香港的經濟。

相反地,一直以來英國喜歡吹噓香港的經濟是多麽繁榮,富有競爭力,但這都是胡說。

香港是一個典型的殖民地經濟,沒什麽競爭力,是一個壟斷型的經濟。幾個商界巨頭壟斷了香港經濟。比如在香港最賺錢的房地產領域,利潤就在他們幾個之間分。

這種少數壟斷或者獨斷的經濟,必須改變。可惜的是,這樣的改變還沒有發生。

所以必須要打破香港現狀,允許香港對上述兩個問題做出必要的改變,采取另一種管理方式,采取一種更開放的經濟模式。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香港和深圳的命運。鄧小平特意提出深圳特區的想法,深圳是毗鄰香港的小漁港,與香港距離很近,深圳可以學習香港經驗、香港模式。

現在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今天的香港和深圳。深圳的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它現在是中國的技術中心,在科技競爭力和創新方麵僅次於矽穀,而香港,什麽進步都沒有。

香港人討論過這些發展方向,但完全沒有任何進步。

我認為香港人民應該迫使中央政府,把它納入總體發展規劃當中。香港不應該讓自己遊離在外,而是應該積極地把自己當成中國的一部分。

他們不少人認為自己不一樣,“我們不是中國人”。在過去的155年裏,他們從未了解過中國。沒錯,他們說的是中國的方言粵語,但他們確實對中國一點都不了解,對香港的“北方”很無知。他們一直都是向西看,向英國看,向美國看,然後是加拿大等等。但他們從未向北看,向內地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獨上南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行道堂主' 的評論 : 你不想看,估計你也看不懂,看不懂走啊!看你的名字,就一個練啥東西的,不是你待的地。
枕寒流 回複 悄悄話 我認為他的思路是正確的,但也是目前很難實現的。人心被帶偏了。現實政治中,香港對大陸的價值降低,中央政府會嘔心瀝血為近乎反叛的香港人做長遠規劃嗎? 你們不願意和中國一道發展,就算了。中央政府不插手,香港就要內部分裂成兩派。親中央派占上風,趕走親英美派安插的各種釘子,才能一盤棋發展。反之,人家也不讓你管。大亂而後才能大治。香港幾年內都會亂,會衰落。英美以"修例"為開端,強行挑起動蕩,中央以何回應底層民眾的不滿? 在這個脫鉤的時代,地產巨頭如何站隊? 總有人要為97以來20年的貪婪鑄成的亂局付出代價。
oztang 回複 悄悄話
言論自由的好處
manyworlds 回複 悄悄話 他說的不錯,其實中央政府已經把香港納入大灣區規劃了
行道堂主 回複 悄悄話 五毛團隊小思維,已經徹底暴露了。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他有言論自由,想說啥就說啥,哪裏懂得沒有言論自由的痛苦?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從經濟角度他是對的
Chalet 回複 悄悄話 剛看了這位Martin大叔2016年在牛津參加的一次辯論會,題目為西式自由民主適合中國嗎?Martin在辯論中聲情並茂,表達了他對中國大陸過去2,30年裏取得的經濟成就的崇敬和驚訝。我感謝他對中國的熱愛,不過他明顯地是被大陸政府的經濟糖衣炮彈集中洗腦的一族,看不到大陸經濟的騰飛卻沒有帶動政治上的進步。

辯論中馬汀激動無比地比較著一大堆經濟數據,卻沒玩懂大陸政治,他沉寂於他的經濟分析和比較之中,完全看不清大陸政治的問題之所在,更搞不懂大陸政府和香港民眾的根本分歧之所在。一個看問題看不到全局,看不清實質的西方學者,我們可以聽取他的建議,卻不可以采納他的political advice。這樣隻會害了大陸,害了香港。

不是所有西方學者的學說和意見都能盲目采納的。德國馬氏的共產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實踐,事實上帶給人民巨大的災難,直到1978鄧派終於拋棄了它,而開始實習資本主義,中國才得到一些經濟成就。

再次感謝Martin對中國的熱愛,但我認為他的觀點片麵,對中國的了解疏淺,其政治建議沒有采納的價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