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
2014 (133)
2015 (134)
2016 (213)
2017 (172)
2018 (214)
2019 (232)
2020 (191)
2021 (129)
2024 (2)
文革時生活極其貧困,一般情況下都是勉強吃個軟(半)飽,沒到下一頓飯的時候,肚子早已饑腸轆轆,似乎有一隻手伸出來要飯一樣。我們家很少吃幹飯,稀飯往往也要加上大量水分,蔬菜和雜糧。照得見人人影。幾天一噸幹飯。有時候幹飯加上菜,比如菜幹飯和紅薯幹飯,既省米,比較好吃。
由於肚子長期吃不飽,家裏有什麽好東西沒有吃完,母親不在我們就可以翻箱倒櫃,悄悄的拿來吃。最為幸福的是有一次我和亮哥在家裏煮麵條吃,把一包味精基本上全部消滅完。現在想起來後怕,老婆可是不讓人吃味精的,那個邪魔的東西還讓中國餐館背上惡名,那是因為有些美國人認為中餐必然有味精。
說起吃零食還有不少故事,我最為喜歡的零食是花生。生花生,熟花生都可以吃,還有炒花生特別香。每年秋收時節,新鮮生花生煮熟後吃也很有味道。讓人吃後心情極度舒暢,意誌頗為昂揚。每次上街趕集如果經濟允許,一定要秤一兩花生,一般一毛錢。但是,人們盯著秤杆看,是否翹尾巴了,翹尾越高,份量越足。吃起來心情更加舒暢。要問經費何處來,變賣廢牙膏盒子,廢書等等存得零花錢。
除了花生,亦有一種點心超級好吃,我們當地人叫它堆沙果子(現在更名雜糖)。是把白糖裹在白麵油炸的條糖外表,所以糖分含量很高(現在也不是好東西了)。可我一見鍾情,一輩子不棄不離。可惜出國之後,很少見到,已經慢慢的從記憶中消失了。三年前回國順便在糖果店裏溜達,無意間看到了它--雜糖。趕緊買了來吃。
堆沙果子
可是怎麽沒有當年那種一見鍾情的氣氛,那種世紀割裂的感覺。一方麵,也許現在的加工程序說不定不如此前。另一方麵,生活水平的劇烈提高,已經讓人們的生活變得不知如何是好。吃什麽也沒有味道,玩更沒有那種讓人留連忘返的東西。即使狄斯尼樂園,也激不起我的熱情。當然到世界各處溜達溜達,熟悉不同的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哥德式建築等等,仍然是我最高的追求,最大的興趣所在,所以有機會出國開會,也可以抽點閑暇,照幾張照片,小小欣賞當地的特色。
由於那些年生活的窘迫,我還落下了一個毛病。不怕吃剩食品,臭食品,連生了蛆的鹹肉也可以吃得津津有味。有時候地上見到別人剩餘的半個蘋果,一節甘蔗,也不會輕易放過。所以,我就是一個無產者(曾經和乞討者差不離)。乞討者們常常在垃圾堆裏翻出寶貝來,我最近到新墨西哥出差,一個清晨看到乞丐在垃圾裏翻動不停。但是要說我是要飯的,似乎還不靠譜。
記得高中後期,文革已經結束,生活水平有些提高,隔三差五有點肉吃。我們二班的男同學,把肉票集中起來,就可以領回一盤肉,是紅燒肉。十幾個人圍著那個洗臉盆中的肉,垂涎欲滴。選中一個裁判給大家分發,用筷子每次每人碗裏放一塊。從左到右,一轉一轉的輪回,直到把一盤肉分完。大家的眼睛都緊緊盯著裁判員的手,生怕誰受到不公正待遇,有一輪得不到肉(提醒分肉同胞)。亦要避免貪汙分子,在某一個碗裏重複分發。
稀飯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衣食無憂的“高級”社會,即使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農村的大部分人已經脫貧。當然離小康還有一定的距離,小兒子經常對肥肉不以為然,大兒子則談到甜食就談虎色變。儼然,洪水猛獸。經常吃一點點就夠了。以至於我勸他們吃飯還鬧得不痛快,新舊社會兩重天。我希望人類和平和友好。貿易戰也許是小事,但是性情搞煩躁了說不定武力解決問題,磨煩就要來了。
文革時窮吃飯富吃零食-堆沙果子
稀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