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
2014 (133)
2015 (134)
2016 (213)
2017 (172)
2018 (214)
2019 (232)
2020 (191)
2021 (129)
2024 (2)
上回在<<用心理學解讀笑裏藏刀,外表和內心不統一>>寫到麵善心惡,從心理學解讀“笑裏藏刀”,談及外表和內心的不統一。今日一轉話鋒,談談“麵惡心善”,這是指某些人表麵上非常嚴格,似乎冷酷無情,但內心很熱,也很體貼人,更主要的是這些人說得厲害實際上,總是袒護下屬們。所以威望是虛的。
我先舉個例子吧!談誰呢。先講我媽,小時候媽把我管得嚴。時不時用木棍子,竹板子,或耳光拳頭來教育我。但由於她是典型的“麵惡心善”,每次皮肉計之後,她會輕言細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搞得我不服不行。多次教育後,我心神領會她的絕妙總結“打是親罵是愛,不管不教要變壞”。她還說過“黃金棍子出好人”。經過多年調教,我確實領悟了麵惡心善的奧秘。那就是“是吾善者是吾賊(敵),是吾惡者是吾師”。可見我母親對孔孟之道的儒家學說很有造詣,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以至於後來讓她抓住挨揍的機會越來越少,讀大學以後再也沒有打過,甚至批評也不是太多了。
除了我媽,還難以找出一個名人具有麵惡心善的特征。比如江青麵容不善,但心地也不怎麽光明磊落。冥思苦索,於是我想起一個古人,他的名字曾如雷貫耳,是諸位早就熟悉的清官大人,包拯。這位威震天下的大人物,在舞台上有個花臉的形象,初看似乎不是那種善良的外表,而且有些嚇人。我們看人其實不應該觀外表,應該以內心為主。殊不知人們常說的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
《仁宗實錄·包拯附傳》記載包拯知天長縣時“有訴盜割牛舌者,拯使歸屠其牛鬻之,繼而有告私殺牛者,拯曰:‘何為割某家牛舌而又告之。’盜者驚伏。” 這就是有名的巧斷牛舌案。本案中,隻有告狀人的損害事實,沒有指控對象和任何證據,可以說是無頭案。而包拯運用“勾慝”之術,引蛇出洞,成功破案。小故事正是包拯個性的體現,他以平民利益為重,盡自己的最大所能實現案件的完美解決。
包公的無私在“杖責從舅”一案中得到體現。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卷十記有:“包希仁知廬州,廬州即鄉裏也,親舊多乘勢擾官府。有從舅犯法,希仁撾之,自是親舊皆屏息。”包公不徇私情,才有“從舅犯法,希仁撾之”的舉動,即鐵麵無私,六親不認。包公的無私和清正廉潔是他一以貫之的作風。這種作風對於案件的公正審理是至關重要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實現案件的公正解決,維護了民眾的利益。
包公一生破的案子很多,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就可看到包公性格中的“峭直、忠恕、無私”等優秀品質,他絕不比現在中外的法官(包括王峻山)的素質差。除了講理外,包公的個性在他所斷案件中得到了恰當的體現,處理得當。如若沒有包公的個性因素,這些案件的審理結果將會截然不同。所以我在八卦文章中不外乎強調,人的素質作為官員是很重要的。回頭來看我們現在不少理論家,都偏向於製度可以造人,塑造人的品行,似乎中國一實現民主,一切都水到渠成,不再需要管理,不需要什麽領導人。愚以為,其實人的內在的東西也不可忽視。西方社會優於東方體係不完全歸於其製度。平均水平,西方人的誠實,為公,關心他人,熱愛集體都是我們成天喊“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人們自愧不如的。
包公已是曆史“風雲人物”,難以效仿。現在的環境下,人們究竟麵惡心善好,還是麵善心惡為佳?可能看官不知,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公認的管理辦法,麵善心惡的人會更有威望,成效倍增。為什麽,麵善者給人印象不錯,大家本來就暗自喜歡,所以交流很容易。而且,下屬都心知肚明,犯了錯絕不可能輕描淡寫,該解雇還得走人。所以企業經理一定是麵善心惡好些。那麽"麵惡心善"為什麽不好呢?請看,下屬們知道你是軟心腸,罵人也是表麵文章,決不會放心裏去。所以小事、大事都不怎麽當回事,也深知您不會輕易解雇他們或執法嚴謹罰款加警告。怎麽可以管得住現在“與時俱進”文化青年呢?
用心理學解讀笑裏藏刀,外表和內心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