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

本隻想寫寫自家的故事,沒想到土匪竟然不允許!如今決定先致力剿匪,待自由民主之花在大陸盛開時,再來完成自家的故事好了。
個人資料
我是秋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指腹為婚、娃娃親-----中國特色包辦婚姻

(2025-07-14 14:27:56) 下一個
16歲嫁10歲丈夫,供讀書成北大教授,28年包辦婚姻,她過成了幸福的模樣
19 世紀末, 15 歲的趙紉蘭,帶著懵懂與羞澀,嫁給了9歲的李大釗。
這是一段典型的包辦婚姻,是時代洪流中的無奈結合。
趙家與李家是世交,兩人早定了娃娃親。李大釗的祖父母,考慮到自己年齡大了,想讓孫媳婦早點過門,幫忙操持家務,照顧家庭。
李家雖有些文化底蘊,卻也在歲月的磨礪中家道中落。李大釗自幼失去雙親,是年邁的祖父母拉扯他長大。
趙紉蘭過門後,便挑起一家人生活的重擔。
她晨起灑掃庭除,夜晚在昏黃的燈光下縫補衣衫,操持著家中大小事務,這個家因為有了她多了許多溫暖,年幼的李大釗在她的照顧下安心成長著。
然而,命運弄人,李大釗讀中學時,他的祖父母相繼離世。家族中的親戚霸占了他家大部分財產,小夫妻倆被逼進絕境。
趙紉蘭咬緊牙關,典當了一些首飾,又向娘家借了些錢,繼續供李大釗讀書。
她每天下地辛勤勞作、省吃儉用,為李大釗備好每學期的學費、書本費。
李大釗也爭氣,一路考進考縣城的高等學府,因成績優秀,得到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趙紉蘭再次成為他堅實的後盾。
為湊齊丈夫出國留學的費用,她四處奔波,向鄰裏鄉親借錢,做一些粗重的短工。
李大釗出國後,趙紉蘭獨自照顧著家庭,等待丈夫歸來。
幾年後,李大釗學成歸國,成為了一名備受尊敬的學者。
1920年,李大釗出任北大教授,他將趙紉蘭和孩子接到了繁華的都市,一家人終於團聚。
而此時的趙紉蘭,因多年操勞,容顏已顯滄桑,與光鮮亮麗的丈夫站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
但李大釗從未有過嫌棄,他牽著她的手,走過每一個場合,向眾人介紹:“這是我的妻子,是她成就了今天的我。”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李大釗投身於救國事業,時常麵臨危險。
趙紉蘭總是默默祈禱,在背後給予他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支持。
當丈夫遭遇困境,她挺身而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為家庭撐起一片天。
1927年,李大釗英勇就義,那一年他才38歲 。
丈夫的突然離世,給了趙紉蘭很重的打擊,她的身體越來越差。
1933年,在北大朋友的幫助下,她安葬了丈夫,沒有多久,趙紉蘭也去世了。
這場包辦的婚姻,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誓言,沒有奢華的約會與禮物。有的是信任、相互扶持和不離不棄。
他們用短暫的一生詮釋了真愛的模樣。
這份愛,穿越時光,讓我們明白,真愛無關形式,隻在於兩顆心的緊緊相依與共同擔當。
李大釗夫婦共育有五個孩子,其中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李葆華、大女兒李星華、二女兒李炎華、二兒子李光華和幼子李欣華。)May be a black-and-white image of 1 person
May be an image of 2 people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