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主流”嗎?
(2005-07-29 17:21:17)
下一個
最近的網上文字,提到美國華人的,(或英國)反反複複就渲染一個感覺:他們壓抑,失落,生活在社會底層,(或他們那個白領階層的底層)他們終年穿著廉價的衣服,精神空虛,長籲短歎。他們沒有融進美國社會,卻又趕不了國內的時髦。這樣的形象終究很讓人疑惑,不知道究竟是這群人出了問題,還是美國這個社會虧待了這些中國精英。
其實,今天的北美華人社會地位與上個世紀早不可同日而語。相當一部分中國的最優秀人才在美國成為專業人士或商界人士,在專業上,社會地位上並不比別的族群差,甚至更好,不知抱怨從何而來。有的中國人耿耿於懷“主流社會”,就是在美國人當中,又有多少人擠進那個抽象的“主流社會”?絕大多數普通美國人在這裏生活了幾代,不也就是工薪階層,辛辛苦苦買房,供子女讀書,再享受日常生活的平凡樂趣?怎麽你這幾個中國人才來幾年,就咬牙切齒念念不忘人家的“主流社會”?不進入主流社會就不活了?難道邊緣沒有就沒有自己的生活和樂趣?鬥膽問一句,在我們自己的祖國的時候,您“主流”嗎?
有人覺得國內的生活豐富多彩。仔細想想,國內的大城市裏,多少普通年輕人到周末也就是弄一些盜版碟來看半天,熱衷上網消磨時間,胡吃海喝胡侃,看花邊新聞。一旦侃到國事,社會風氣,也還是天涼好個秋吧。社會表麵的豐富掩蓋不了內裏的貧乏和虛空,高級的餐館娛樂場所縱然夜夜燈紅酒綠,誰都知道他們都是公款消費在支撐,是“主流社會“踐踏非主流下層婦女的地方。媒體雖然在爆炸式擴張,但是他們所提供的信息量和多元度與數量並不成正比。
一位在上海做報紙記者的朋友說他有一種“自我強奸“的感覺。美國的媒體當然傾向性很強,看看他們對神州5號的報道,就暴露無遺。但是,在美國,你盡可以看新華網,CCTV,人民網,即便美國的帶有敵意的報道方式,也未嚐不可以提供一種可供參考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新聞的絕對客觀性從來是不存在的,但信息的多元化絕對可以為人的思考提供分析辨別和選擇的機會。理性是在自我辨析中培養的,而不是被偽裝的正確引導出來的。精神上的尋求,反思和重新定位是很重要的。
說到吃,對中國人來說是唯此唯大的。大多數的中國人在國內的時候,也是要自己做來吃的,中午忙了,也就是一個簡單而又不盡衛生的快餐盒飯而已。誰有工夫每天吃各地名菜?在美國,稍大一點的地方,什麽國內的調料都能買到,甚至比國內還全一點,質量似乎更好。
在國內,雖然各地菜係都有機會品嚐,但美國更國際化,泰國菜,越南菜,墨西哥菜,韓國菜各有特色,價格也適中,隻要放棄中國菜唯我獨香的狹隘心態,不時享受各國美食完全是一種惠而不費的樂趣。尤為重要的事,自費吃飯雖然沒有曾經的公款吃喝的闊綽,但內心是坦然自在的。穿著方麵,可能有的中年來美國的知識分子對衣著不太講究,如果這樣,他們在國內也一定不是太在意衣著的人。但隻要願意,隨便在Mall裏逛一下,隨時可以找到價格完全可以承受的毛衣外套皮衣西褲等。還不願買的話,則完全就是自己的個人選擇,無法代表華人的生活狀況。
另外,名勝,文體設施,音樂會,圖書館,媒體都是公平的社會資源,是改變生活枯燥乏味的手段,和重新構建精神生活的途徑。參觀一個曆史紀念地,聽一次免費的音樂會,是否也是一種樂趣?並且,美國的曆史紀念地南北戰爭同等地紀念,絕無抹煞和歪曲。這樣的有利條件不去利用,成天哀哀怨怨何宜?記得龍應台寫過一篇文章,描述一位從大陸到德國訪問的作家,這位作家在國內憤憤不平,向往西方自由社會,但是到了德國後,任何重要名勝古跡都無心看,一開口就是“***” 又如何如何。龍應台說這是一種“中國病。”一位美國的中國文學學者也指出過,中國知識分子開口民主,閉口自由,但是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卻漠不關心。海外華人的所有問題和困境,歸根結底都是這個“中國病”造成的矯情。美國社會沒有也不必偏愛中國人,但也沒有特別的歧視中國人,而“中國病”的表現就是過度的民族本位,不肯以開放的心態正麵接受所在國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缺少沒有多元化的熏陶,沒有寬容平和的心境,除了出人頭地外別的一概不考慮。中國人縱然經濟實力強大,在東南亞國家仍然處境不好,正是因為這種又驕傲(看不起馬來人印尼人泰國人)又唯利是圖的性格。
有一位研究華人史的菲律賓華人寫過,華人寧願花錢雇家丁保衛住宅安全,也不願意花錢為社區做點貢獻。移民,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對過去的拋棄,從當年的清教徒到今天的非法偷渡客無一例外。這種拋棄,雖然不是決裂,但必須建立在自覺接受所在國文化的基礎上,這並不涉及什麽可憐的民族自尊心問題。中國人隻有更加認同所在國的文化,更加樂觀積極,享受生活,(不論錢多錢少)少點患得患失,棲棲惶惶,心態才會真正正常起來。
有一次,照例討論到回國的問題,一個剛從國內回來的留學生同學很平靜地反問了我一句:“中國有什麽好?”我佩服這樣的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