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Citywalk - 一條武康路,半部民國史。

(2025-11-19 18:23:09) 下一個



Citywalk - 一條武康路,半部民國史。

?
電影《色戒》裏有這樣一個場景,女主角王佳芝(湯唯飾)因為愛上了汪偽要員大漢奸易先生(梁朝偉飾),刺殺任務失敗後,叫了一輛黃包車,匆忙和車夫說“去福開森路”。這個福開森路(Route Ferguson)就是今天武康路的前身。1887年美國傳教士兼教育學家John Ferguson受晚清洋務大臣盛宣懷的聘請,擔任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教務總長。當時交大周邊都是農田,師生來往學校十分不便。Ferguson就自己掏腰包修建了一條土路,方便師生往來。後來法租界擴建與上海當地的黑幫發生衝突。法租界公董局邀請Ferguson利用他的影響力從中調解。為了感謝他的幫忙,法租界將土路拓寬並鋪上了煤渣。並將這條路命名為福開森路(Route Ferguson)作為紀念。福開森路也是法租界裏麵唯一一條以美國人命名的馬路。

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租界時,覺得福開森路兩邊的梧桐樹很像莫幹山。因此將福開森路改為武康路。莫幹山位於浙江省武康縣。後來一直沿用至今。武康路全長1183米,寬12米到16米。武康路兩旁以民國時期建造的花園洋房與曆史公寓為主,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小馬路之一。共有37座曆史建築。居住過的名人很多,比如巴金,宋慶齡,周旋,孫道臨,王文娟,秦怡,金焰,趙丹,白楊,張瑞芳,政界名人潘漢年,黃興(在這裏造的炸彈),民國政府第一任總理唐紹儀,抗日名將鄭洞國,原民國上海市長曹荻秋,民國元老陳立夫,陳果夫,孔祥熙,大軍閥馬步芳,汪精衛(住在汪偽政權的湖南別墅,武康路與湖南路交界處),汪偽政權財政部長周佛海,還有不少商界和藝術界名流。外國人就更多了。據說張愛玲就是在這裏隨其夫胡蘭成拜訪汪精衛等要員時,靈感突發構思了後來的《色戒》一書。張愛玲的小說和她自己的生活都貫穿著對上海的記憶和難以割舍的情感。
#1 武康路還要從武康大樓開始走起

#2 武康路一路穿過淮海中路、安福路、複興西路、華山路、五官路、李家浜路、興國路。

#3 武康路兩側很多百年建築,各有特色。

#4 陽光穿過馬梧桐樹灑在兩側的建築和街道上,襯托出百年建築的曆史氛圍。

#5 羅密歐陽台上的向陽花

#6 奔跑中的拍照小哥,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背後是建於1923年的英式鄉村別墅。曾經是醫學教育學家顏福慶的住宅。

#7 武康路為單向行駛的馬路,也是上海永不拓寬的64條小馬路之一。

#8 武康路109號。曾經是顧祝同的上海公館。太陽的餘輝與爬山虎的映襯下,充滿歲月感,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9 梧桐樹下悠閑的路人

#10 西班牙式的曆史建築,拉毛水泥的牆麵和典雅的羅密歐陽台。抗戰前是孔祥熙的住宅。抗戰後賣給了上海大資本家嚴裕棠。前幾年被南京路上的恒隆大廈老板買下。嚴家的後代都在國外,在國內已經沒人了。

#11 武康路12號。這幢建築的第一代主人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友,中國著名建築教育家、同濟大學教授譚垣先生。

#12 綠蔭下武康路

#13 譚垣故居建於1939年,據說是他為自己結婚設計建造的婚房,現代主義裝飾藝術派風格建築,建築外牆采用白色塗料,黑色的鐵藝裝飾,藝術性極強。現在是Longchamp的Showroom。

#14 建於1931年的蜜丹公寓。由法商賚安洋行設計,1960年代初,孫道臨曾在此居住,每天走路去找王文娟。

#15 武康路及附近幾條小馬路上很多外國遊客來打卡

#16 一家很有名的意大利餐廳和酒吧Ottimo

#17 武康路與湖南路交界處的湖南別墅。前汪偽政權所在地,汪精衛的住宅。法租界區域內一棟法式風格獨棟別墅。解放後曾為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官邸。陳毅就在這裏每天早上看晨報上,當天又有幾個資本家跳樓當了“空降兵”。現屬於上海市政府。該建築最早由汪偽政權財政部長周佛海於1934年購得,其因與外公同為湖南人且曾共同參加中共“一大”,他就把原來的居爾典路更名為湖南路。

#18 如果說來上海隻選一條馬路的話,武康路排在第一。一條武康路,半部民國史。武康路也是上海最具異國建築特色的地方。


?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