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

性情人生,傳奇質地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 說 “笑”

(2012-07-13 21:36:51) 下一個

今天,我們正坐在車上時,三歲半的妹妹又突然笑起來。嗬嗬嗬地,好像壞了的水喉,半天不止。

“你看她!又來了!”

姐姐不無惱怒,因為那笑聲緊接著她剛才說完的一句話----並不是笑話,那便是嘲笑了。姐姐臉都氣紅了,狠狠剜了妹妹一眼,轉臉來尋求我的同情。

我遞了個心知肚明的眼色給她,提醒道,

“她不是笑你,也不是在笑,她是在練習笑”

仔細聽聽,我說的沒錯,那嗬嗬嗬,是大人的笑法,確切說,根本就是我的。

 

 

 

哭是天然的本領,而笑卻須要學習。

這是我從兩個小嬰兒,從我自己和許許多多人的臉上,親眼目睹的事情。

當年,小嬰兒在娘肚子裏沉默了九個月,一麵世,醫生用一根管子通了她的鼻腔,然後就是驚人的一響――“哇”。這怕是唯一的一次,大人們會對小孩子的哭聲,報以熱烈地歡笑,而全不顧她的感受。那哭究竟是什麽意思,無人能全部了解。隻知道,哭是嬰兒隨身帶來的,應對世界,與大人互動的唯一有聲裝備。大人們好像都懂了,又好像不必懂,每天裏,隻自顧自地行動,自顧自地說話,自顧自的微笑。直到某一天,看見一道陌生而熟悉的表情,沿著嘴角,慢慢向上,費力地,反複著,逆水行舟一般,最後終於泛過了整個小臉,成功停在眉心上。才發覺,這小人兒的航行計劃,是早就開始秘密進行了,且每天都準備著一點點―――真是不亞於麥哲倫或鄭河的壯舉,是值得慶賀的了不起,得在心裏為她鼓掌,要把讚賞啵啵地印在她的笑臉上。

  可那小人兒卻不遽此自足。光有笑容不行,還要有笑聲,光有笑聲不行,還要持久――要學會大人的發聲,才不會上氣不接下氣,才會過癮,才會融進大家的歡樂裏。有了目標,就要時刻練習。哪怕被人家視為怪異,也無所謂,哪怕被人家譏笑,也不打緊。

“嗬嗬嗬,嗬嗬嗬”,妹妹還在練習媽媽的笑法。

“嘿嘿”,姐姐也忍不住笑了,她仍得學習,學習笑對許多將來的事情。

無論如何,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總是沒錯----當然是跟自己比。 (未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