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講到“梅”掌握時機,為她父親翻案,一舉成功,這一節說說我的家屬。 上麵已經提及我的家屬是一個典型的官僚地主家庭, 祖父清朝做官,父親從祖父遺產中得到八百畝良田, 一個典型的官僚地主。 在共產黨的統治下, 是被專政的對象。 地,富,反,壞,右,地主排在五毒之首。 在土地改革中沒有被槍斃,已是天大的幸運。還能有什麽所求? 一個家族,乃至個人隻能考察,了解前身前世,無法預測未來,就像無法預測明日的股市走向一樣。 這樣的一個封建,官僚,地主的家族,在共產黨領導的國家,看來隻能是默默無聞,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風光了。但是,偏偏奇跡發生了!真是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故事回溯到抗日戰爭年代。
韓國的一個傳奇人物,金九,著名的韓國獨立運動家,被譽為韓國國父。早年參與反對李氏朝鮮的東學黨運動,之後因不同原因數度入獄。後來由於出色的政治領導力,金九加入了韓國的獨立運動,且成為領導人。
在中國抗日時期,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時,金九所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亦隨之遷於重慶,曾擔任韓國臨時政府主席,與中華民國政府關係良好, 他本人長期流亡隱居上海, 領導抗日運動。
1932年4月29日上午10點多鍾,上海虹口公園內“轟”的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正在借慶祝“天長節”之閱兵的侵華日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大將等當即被炸斃,駐華公使重光葵等被炸傷。投彈勇士、韓人愛國團團員尹奉吉被拘捕,後尹奉吉英勇不屈就義。
事發後,流亡在上海的韓國獨立臨時政府領導人金九等被日軍懸重賞追緝,處境極為險惡。韓國民族英雄金九自敘傳《白凡逸誌》中,用他親身的經曆,描繪了韓國人民在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鬥爭中,中韓兩國人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真實感情和兄弟情誼,其中感人最深,使這位在國內入獄三次,受盡酷刑,渡過近10年鐵窗身涯錚錚鐵漢,沒齒難忘的是4.29事件上海虹口大爆炸以後,金九亡命嘉興,海鹽地區的一段經曆。4.29炸死侵滬日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大將等一批日寇要人,日本侵略者懸賞60萬大洋捉拿金九。
金九在中國友好人士的安排下,得到辛亥革命元老褚鋪成先生的幫助, 先避難到嘉興。 日寇得悉, 沿滬杭線收搜捕金九,於是隻好另找地方。《白凡逸誌》是這樣記載的“派人到嘉興車站打聽,果然有日本便衣警察前來巡視的消息,因此決定到褚鳳章(諸鋪成先生之子)先生夫人(朱佳蕊, 即我的堂姐)的娘家避難。他夫人的娘家在海鹽縣城,暫避於離縣城四十餘裏外的載青別墅,這是我祖父為他一個多病的兒子修建的別墅(詳細情況請看我的博文《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朱氏,佳蕊,是褚鳳章繼室,剛生第一個嬰兒,是位年輕美麗的女性。褚先生隻請他太太一人陪金九, 乘了一整天的船送金九到海鹽朱家避難。 路程中的艱難難以想象,和褚夫人一同乘船到六裏堰, 從那裏向西南爬五,六裏山路。 褚夫人穿著高跟鞋,在七,八月炎日下,頻頻用手帕拭著汗,爬山過嶺。夫人娘家的女婢帶著食物和其他日用品隨著我們,金九說:“看到這光景真想把這場麵攝成影片傳給下代子孫,但這又怎麽能辦到呢?”“若國家獨立的話,我的子孫或同胞,誰能不感謝褚夫人這樣的誠意和親切呢?雖然不能攝成影片,但還可以用文字傳下去,所以記下這一段往事以資紀念。”
褚夫人,朱佳蕊,令金九先生如此感動。金九在嘉興,海鹽避難的時間,前後斷斷續續兩年多。得到朱家的全力照顧和幫助, 從而逃脫了日本人的搜捕。
1996年5月,“金九避難處”修複 (同時修複日暉橋17號宅)。“金九避難處”室內安放金九先生半身銅像,陳列金九和褚輔成的單獨照片,金九與陳桐生等人的合影,以及褚夫人,朱佳蕊的照片。1996年韓國政府鑒於褚輔成救助金九等韓國獨立運動人士的功勳,決定授予褚輔成“大韓民國建國勳章”,於同年9月30日在嘉興舉行隆重的授勳儀式。
《白凡逸誌》是金九先生為了已經回國的幼兒以後能夠知道他在國內外所經曆的往事而作,含有遺書的性質。作為金九先生唯一健在的兒子金信,曾任韓國空軍參謀總長,中將,1961年五一六軍事政變後任國家最高會議委員兼空軍參謀總長,1962年免職。轉入預備役。後曾任交通部長官,1986年任獨立紀念館理事長。著有《走遍中國說平生》。
金信將軍一直把《白凡逸誌》當作父親的遺訓過來對待。他遵照父親滴水之恩當作湧泉報之的遺願。特別對曾經在複國鬥爭中支持他們的中國朋友,尤其對褚鋪成先生一家以及他的兒媳,朱佳蕊,懷有深深的情誼,對他父親在逸誌中作過生動描寫的朱家蕊,褚夫人,更是感恩於懷。
中韓建交後,他多次尋訪父親故友,數次到嘉興,海鹽等地實地考察調查,當得悉南北湖風景區管委會已將朱家蕊,褚夫人,的事跡展覽於“載青別墅”後,立即來到南北湖憑吊。坐在父親當年睡過的床上,陷入深深的沉思,眼淚奪眶而出,對陪伴而來的人們說:”當年叁塊銀元, 在上海可以供一個人生活一個月, 日寇懸賞60萬大洋,抓我父親, 中國人民不為金錢所動, 保護了我的父親, 怎麽能不令人感動。 他欣然命筆在留言簿上題寫了“飲水思源, 韓中友誼”,還語意深長地說: “ 想不到海鹽修複載青別墅, 怎麽快, 這麽好, 出乎意料”, “南北湖山美, 水美, 人情更美‘, ”下次我要帶一批烈士子女到南北湖住十天, 半月, 讓韓中友誼代代相傳."
果然,時隔半年,金信將軍於1977年一月帶著女兒,女婿,和孫輩共6人及其他烈士子女再次來到“載青別墅”,並親自充當翻譯,祥盡解釋金九先生在“載青別墅”避難經過,教育他們“滴水之恩當湧泉報之”,永遠不忘記中韓友誼, 並在褚夫人, 朱佳蕊遺像前默哀。 褚夫人,朱佳蕊,我的一位堂姐,一個極平凡的中國婦女,卻在中韓友誼史上,在共同抵抗日寇侵略的年月裏,留下值得後人紀念的一頁。
由於朱家有這麽一段抗日經曆,以及海鹽縣唯一的狀元世家,於2010年底, 海鹽縣斥資300萬元對朱宅進行保護性修繕。 朱宅(係朱昌頤的老宅,而非朱丙壽的朱園),原大營弄13號民宅,是海鹽望族朱氏的祖傳老宅,歸屬“樹德堂”,從清代中期建成至今已有170年的曆史,其間曆經數次戰亂,飽經風霜,毀損嚴重。為使朱宅曆史風貌完整再現,縣城投資集團張越峰介紹,“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我們多方麵收集資料,製定了周密方案,對朱宅屋頂、梁柱、牆麵、樓板、門窗等進行修補和更換。”“每一處細節都是依據朱宅的史料、實物和當地同類型相關建築特征及其數據確定的,力求最大程度地保留曆史信息。”
朱宅經過修繕後恢複原貌,並有了一個新名字“大隱江南”。縣文聯主席宋樂明告訴記者,“大隱江南”的名字源自海鹽“長三角最佳慢生活旅遊名城”的美譽,意為隱逸文化。朱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為二進式磚木結構樓閣建築,粉牆黛瓦,樸實端莊。第一進設置了宅第內園,有噴泉、金魚、鮮花,宅內左右兩側各展有奇石,其中不乏珍品,牆上掛有名家字畫,工筆、寫意兼有。穿過小天井為第二進,設有傳統茶道表演、民俗展演等,端坐其中品茗賞曲,極盡風雅。
十分可惜,規模更為浩大的朱園(我祖父的園林),於日寇侵略期間毀盡, 已無法重建,朱園遺址即今之海鹽賓館。
如今,百年朱宅有了新的使命。朱宅修繕後不僅為海鹽城市增添了豐富內涵,也為海鹽文藝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創作和交流的優質平台。無論是書畫篆刻愛好者,還是戲曲表演愛好者,都可以在這裏一展身手,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時,給市民帶來別樣的精神享受。市民金金告訴記者:“朱宅確實不一般,一進來就感覺全身心都靜了下來,是充滿文化氣息的休閑好去處。記者在縣文聯的計劃中看到,朱宅將定期舉辦各類文化沙龍,在這裏,文藝愛好者可以作品為媒介,溝通藝術信息,促進學術交流,共同創新繁榮海鹽文化。據悉,目前縣文聯正在與多名國內收藏界、書畫界的知名專家進行聯係,邀請他們前來創作傳授技藝。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經過近30年來的國內改革開放,一個在共產黨專政下抬不起頭來的官僚地主家屬,又重現昔日光輝!而且, 在中國人民的抗日史上添加了鮮亮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