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2 (265)
2013 (204)
2014 (190)
2015 (154)
2016 (124)
2017 (65)
2018 (113)
2020 (63)
2023 (71)
2024 (79)
2025 (1)
從貴陽到五裏橋有公共汽車, 很近, 約40分鍾就到。 從五裏橋到區政府卻沒有汽車, 要走山路,約走一個小時,雖然不算崎嶇,也要翻山越嶺。
前一天我們通知了區衛生所, 告訴他們第二天從貴陽到五裏橋。 班車在貴陽10點準時出發, 到五裏橋大概10:45左右, 每天隻有一班車。 我們到達五裏橋時,區衛生所已經派人到車站接應我們, 他帶來了一根扁擔, 幾條繩索, 正好把我們帶來的兩隻皮箱一頭一個, 挑起就走,一路翻山越嶺, 如履平地。 我們倆個隻提了兩個小包, 緊緊地跟著他, 艱難地上坡下坡, 還是上氣不接下氣。 感激之餘, 自愧不如!
五裏橋有一個小型水電站, 我們來到的那天, 正好開閘放水, 水柱衝到半空,周緣霧氣騰騰。 在陽光的照射下,水珠閃亮, 閃亮的。 水柱的邊緣,可見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好似飄在空中的彩帶,顯得十分吉祥, 似乎上蒼對我們的到來的表示歡迎。 在這窮山僻壤的山溝裏, 能看到如此美景, 也算是一絕!我和“梅”的心情頓時變得開朗起來。
沿著山路, 可見貴州山村的景象。 山坡上麵有住家, 山坡下麵是梯田, 種的什麽莊家, 我不認識。 遠處有起伏的山峰, 並不如黃山一般的險要。 山峰上很少有樹,看上去都是岩石,不像我們家鄉江南的山峰那樣鬱鬱蔥蔥。 住房大多木板房,上麵蓋有瓦片, 也有泥巴房,上麵蓋有茅草。從外表來看這裏的農民不太貧窮, 至少比江蘇蘇北農村似乎要強一些。當然, 這裏是靠近區政府, 就像江南市郊農民總是富裕一些。
衛生所的那位醫士, 帶著我們足足走了一個小時, 到達區委駐地。 區委駐地實際上隻有百米長的一條街,泥巴路,一頭是區委,一棟不大不小的兩層樓房, 另一頭是一個鐵匠鋪, 打鐵做農具。 中間有一個銀行辦事處, 一個糧管站, 一個供銷社, 一個郵電所, 還有幾家住戶。 衛生所就靠在區委的側麵, 有13間房的一棟平房,在衛生所的後麵, 兩邊有住房和一間廚房, 供有家眷的醫護人員使用。 衛生所的13間房子, 其中一間診斷室, 一間治療室,一間藥房, 一間病房(用於重危病人中轉), 一間藥庫房, 其他還有幾間可以住人。 門診有一人應付, 治療室一人, 藥房一人, 夜間值班一人。
這個衛生所在我們來到前一共9人,其中一個醫生和一個藥劑師是中專生, 其他都屬低級醫務人員和一個工人。 所長也是低級醫務人員, 是一個非常誠實, 和藹的共產黨員, 領導整個衛生所的日常工作。每周總有1-2人下鄉巡診,背著藥箱,帶上一些常用藥品, 走訪一個一個生產隊。 有病人就看病, 沒有病人就在農民家喝茶, 擺龍門陣(貴州話, 閑聊)。
我和一個中專醫生住一間房,“梅”就和一個中專女藥劑師住一間,就這樣暫時安頓下來。
我和“梅” 的到來, 很受區委, 區衛生所的重視, 畢竟是兩個正規醫學院的畢業生啊! 整個五裏橋區從來沒有見過大學生,還是從南京來的。 我們也就在一片歡迎聲中, 情緒慢慢的穩定下來了。
那時正值文革中, 山寨和城市一樣,原來的區委領導班子已經垮台, 由當時所謂的造反派掌權。 我們剛從南京分配來,對我們還是歡迎的, 隻是要我們參加區委的政治學習。 這裏的文化革命要比城市中緩和得多,沒有看到武鬥, 隻是開會批鬥而已。 也沒有見到戴高帽, 遊街等等。
原來的區委書記, 李書記, 和區武裝部長,均被撤掉職務,接受批鬥。 李書記是個很有水品的共產黨員, 誠實, 有原則, 在接受批鬥之餘, 常常到我們衛生所找我聊天,給我們介紹了這個區的少數民族的大體情況,我們成了朋友。 這個區是布彝族, 白族, 苗族雜居的山村,由於土地貧瘠, 隻能種玉米為主,有極少數的田地可以種植水稻,所以農民大多以玉米為主糧。 深山中的農民,由於交通不便, 很少和外界交流,他們大多保持者原有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 生活貧窮, 甚至沒有開化。 他說:“你們大學畢業生來到這裏, 我們雙手鼓掌歡迎, 不僅僅給我們帶來先進的醫療, 更希望你們能夠給這貧窮的山村提點建設性的意見。” 其實, 我們不僅沒有先進的醫療, 更無法對山村的改造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我們隻能竭盡所能,努力工作而已。 文革後期,他又上台,主持區委工作, 對我們這對遠方來客, 尤加關照, 這是後話。
每天上下班之前, 和城市一樣,要早請示,晚匯報。 對著主席像三鞠躬, 選讀毛主席語錄, 然後就是讀老三篇,即“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 和“愚公移山”。 除了老三篇,好像沒有學過其他的文章,強調老三篇, 要天天讀, 月月讀, 年年讀。 反正我們不感興趣, 跟著他們讀。 就像到美國之後, 在教堂裏讀聖經一般。
這裏的醫療, 處於十分低下的水平。一般病人前來看病,除了聽診器和血壓計之外沒有任何的診斷手段, 沒有常規血檢, 沒有X光透視, 更沒有高級一點的生化物理檢查。 全憑醫生的經驗,開點藥帶回去, 吃好了, 運氣!治不好,農民就去找草醫, 即山村中流傳下來用草藥治病的醫生。 我們兩個也剛剛從學校畢業, 雖然有過一年的臨床實習,但是論經驗, 隻能說白紙一張。我們一邊實踐,一邊翻書,積累經驗。 逐步把工作開展起來。慢慢地得到當地農民的信任, 我們增加了衛生所原來沒有的治療項目,如針灸, 拔牙, 輸液, 簡單的門診手術, 也開始收容住院病人, 盡管住院病房極其簡陋。
區委領導對我們是信任的, 同事們對我們是友好的,農民,群眾對我們是信賴的。自從開展了新的項目,山村的農民一傳十, 十傳百,“據說五裏橋衛生所來了兩個“奇人”, 他們看病, 隻要一服藥, 藥到病除根。” 這個消息傳得很遠, 很遠。以至其他區,其他縣都陸續有病人前來求醫。尤其, 我在文革中師從高老學過半年針灸,許多農民老遠趕來希望用針灸治療。因為針灸治療比藥物來的便宜, 我們隻收一毛錢。 有的病人實在沒有錢, 我們也就免費治療。 名聲傳出去了,病人越來越多, 尤其在趕場天(當地的集市叫趕場,在每個星期天有集市),農民帶著蔬菜,水果到集市上賣, 換得了錢, 給小孩, 給自己看病, 門診常常擠得水泄不通。
工作蒸蒸日上, 給予我們極大的安慰。
無巧不成書呀!我也是通過回憶文章找到了兒時的鄰居和下鄉知青點的老三屆大哥。
太神奇,我讀到您倆被分配到清鎮,我就想該不是您接生的我吧????
非常佩服!
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