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影室

集百家之長, 走自己的路。
個人資料
Alabam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介紹蘇州博物館 (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2014-05-16 19:25:57) 下一個
本博已經說起過, 我雖然和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從未見過麵, 他是我的一個遠親(請查閱博文)。蘇州博物館是他晚年的收官之作, 頗有特色, 我懷著敬仰的心情, 參觀了蘇州博物館, 並拍下了如下的照片, 與網友分享! 

可惜的是, 那天正好陰天, 采光不理想。如有機會, 我會再去一次。

介紹:

蘇州
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曆史藝術性博物館。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館,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館址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麵積8000多平方米,分東、西、中3路,中路立體建築為殿堂型式,梁坊滿飾蘇式彩繪,入口處側門,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內部東側有太平天國古典舞台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貝聿銘
蘇州園林設計風格:

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
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博物館的主庭院等於是北麵拙政園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詮釋。

新的博物館庭院,較小的展區,以及行政管理區的庭院在造景設計上擺脫了
傳統的風景園林設計思路。而新的設計思路是為每個花園尋求新的導向和主題,把傳統園林風景設計的精髓不斷挖掘提煉並形成未來中國園林建築發展的方向。

盡管白色粉牆將成為博物館新館的主色調,以此把該建築與蘇州傳統的城市機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處可見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頂和窗框將被灰色的花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統一色彩和紋理。博物館屋頂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一一飛簷翹角與細致入微的建築細部。然而,新的屋頂已被重新詮釋,並演變成一種新的幾何效果。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襯,使自然光進入活動區域和博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提供導向並讓參觀者感到心曠神怡。玻璃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係統也源於傳統的屋麵係統,過去的木梁和木椽構架係統將被現代的開放式鋼結構、木作和塗料組成的頂棚係統所取代。金屬遮陽片和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製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館建築與創新的園藝是互相依托的,貝聿銘設計了一個主庭院和若幹小內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為獨到的是中軸線上的北部庭院,不僅使遊客透過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牆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新舊園景融為一體。

據說,位於中央大廳北部的主庭院的設置是最讓貝聿銘煞費苦心的。主庭院東、南、西三麵由新館建築相圍,北麵與拙政園相鄰,大約占新館麵積的
1/5空間。這是一座在古典園林元素基礎上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既不同於蘇州傳統園林,又不脫離中國人文氣息和神韻。山水園隔北牆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水景始於北牆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園西引水而出;北牆之下為獨創的片石假山。當問及為何不采用傳統的太湖石時,貝聿銘曾說過,傳統假山藝術已無法超過。一輩子創新的大師,不願步前人的後塵。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
,別具一格的山水景觀,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來仿佛與旁邊的拙政園相連,新舊園景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了一體。

這種在城市機理上的嵌合,還表現在東北街河北側
1~2層商業建築的設計,新館入口廣場和東北街河的貫通;親仁堂和張氏義莊整體移建後作為吳門畫派博物館與民族博物館區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側原張宅“小姐樓”(位於補園南、行政辦公區北端)作為飯店和茶樓用等;新址內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蘭樹也經貝先生設計,恰到好處地置於前院東南角。(百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塘雨眠' 的評論 : 這個建議太好了, 我也有此感! 謝謝你直言!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照片拍得很美,超過實景.謝謝分享!
不過說句讓您掃興的話,這個博物館新館應該建在蘇州工業園區或新區.但現在就在拙政園緊鄰,跟周邊的環境實在不太協調.因為貝老的作品從局部看是古典,可整體看還是太現代了一點.我本人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並不喜歡這個新館.曾聽到當地人一些議論,說是博物館外牆的灰白色調,猛一看跟殯儀館似的.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ilverbug' 的評論 : 謝謝你喜歡!
silverbug 回複 悄悄話 幾年前的夏天去過蘇博,雖然是走馬觀花,但記憶裏還是留下了很多揮之不去的畫麵。 貝聿銘的設計非常有機地把很多現代建築的理念融入到蘇州園林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的框架裏,渾然天成的大作裏無處不閃爍著讓人耳目一新的元素。 下次還要再去看看。

照片拍得太漂亮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