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看日落的另地在住處另麵,那裏簡直就是,就是自然,就是大海鳥看日落的地方。因為離住處遠每次更要提前出發,有兩條路通向那裏一條是九曲十八彎的長山路一條相對較近的海邊路,我總抄近路,期間經過那一大片各種美麗石頭期間時候是要極力克服對那些石頭的貪念否則無法在日落階段到達最佳觀日落點還有被本地人圍觀的“危險”(他們會在那裏看日落順便看我們)。有時到的早便悠閑找了一塊大礁石坐下,脫了鞋舒展光腳之後泡在溫暖蕩漾海水裏悠閑自在等待,看看天空看看四周看看遠處地幾個同伴那是美麗的大海鳥然後目光凝結在西方等候那個激動人心的雞蛋入海時刻的到來。。。心滿意足後便從長山路慢慢散步回去路上感受夜晚來臨各種生物的安頓有時會遇到回家的本地人其中最多的是鳥兒它們要在黑暗完全來臨前找到相對安全舒適的地方度過黑夜,我則回到人間住處開始我的“夜生活”。
住處當然有其他客人包括一些老人,有次在餐廳用完餐望著海天發呆目光收回時見了遠處有位單獨的老先生他的莊重外表觸動了我於是目光稍微多停留了會,不妙!很快這位老先生過來了,依舊非常莊重,哎,隻能回到當下,老先生過來後非常禮貌地站著行了標準的西方紳士禮後問可否在對麵坐會我自然不能拒絕,之後我也非常西方禮貌端坐聽他介紹前世今生他來自英國某地現住在加拿大的BB,一邊回應一邊心想BB那個地方之前路過兩次曾經好奇那樣標準完美的英國文化怎樣在加拿大那如此原野和自然的大湖邊裏保存下來,而這位老先生和我說話時候當下是十六歲時候的英國少年,我來這裏是主要是親近本地的於是聆聽完畢不再說話,老先生則敏感起身再次非常禮貌起身告別依舊保持著標準的英國紳士風度,他回到座位那瞬間我看到了他的年齡當下,心想自然和人文是有距離的水乳交融隻是一些階段之後遠離了這位老先生即使大家偶爾路上相遇,路上那些菩提樹以及沙石裏麵的小動物以及忽然一陣舒適的海風會更吸引當下的我,直到某天從海邊跑了去看日落因為那天出發有些晚,幾乎百米衝刺速度跑向海邊礁石期間經過那一大片美麗鵝卵石頭依舊各種美麗我正在刻意忽略它們想一定要在日落時分趕到礁石地帶,聽得風裏有人喚我,站定回頭看出發地方是那位來自BB的老先生,看起來他顯得特別急迫還拄著根拐杖,不知所以繼續站著,他看我停住便全神貫注趕過來,看著他踉踉蹌蹌走在海邊沙石裏我真擔心他摔交而當下我正在落日礁石區和他的中間,想了想抬頭看看天空以及太陽我果斷衝著老先生方向揮揮手之後繼續全神貫注衝往礁石區(之後再也沒見過那位老先生當是他離開了也許那天他有什麽重要的話要對我說吧)。當然在礁石區看日落也不能貪戀,日落下去海邊很快降溫之後更多的各種厲害生物出來覓食那裏不再是溫柔舒適鄉。去年夏天本地解封後第一次專程拜訪BB因為想念水去看了這座湖邊城市住在waterfront旅館,旁邊是麵對大海的加拿大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大公園裏裏許多鵝們悠閑,人文頗好,海灣裏萬物靜默又生機,我願加拿大更為長久的保持著清潔自然的環境。為何寫這麽多?也許是天氣今年冬天是好天氣,過去幾年的冬天天氣並非如此我在經曆前所未有的健康低穀或叫疾病聚會的最低穀,那期間寫的更多(是一點一滴寫下過程)所以原因沒有找對。是的,從精神成長來說如果不曾經曆這些過程我挺難體會到那些被某些文字標注為“弱勢”群體的心情(對我則是看到了“弱勢”是人活著最重要和主要的組成部分),包括對信仰的堅持。
從去年開始的新生活裏我和不少人一樣在重新學習耐心/沉澱,沉澱的功能之一是更有可能看清泡沫下的東西,這黑白雙雄則看清了人中被流行戴口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