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南海現狀地圖

(2011-12-13 09:36:09) 下一個

南沙群島在祖國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國海諸島中島礁最多,散布範圍最廣的一橢圓形珊瑚礁群。位於北緯3°40'至11°55',東徑109°33'至117°50'。北起雄南灘,南至曾母暗沙,東至海裏馬灘,西到萬安灘,南北長500多海裏,東西寬400多海裏,水域麵積約82萬平方公裏,約占南中國海傳統海域麵積的五分之二。周邊自西、南、東依次毗鄰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和菲律賓。南沙群島由55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但露出海麵的約占五分之一。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南海諸島是南海中中國許多島嶼、沙洲、礁、暗沙和淺灘的總稱。它們分布的範圍很廣。南北綿延1800公裏,東西分布約900多公裏。共有島、礁、沙、灘200多個。諸島北起海岸附近的北衛灘,西起萬安灘,南至曾母暗沙,東止黃岩島、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為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島。


南沙群島: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南、島礁最多、散布最廣的群島。主要島嶼有太平島、南威島、中業島、鄭和群礁、萬安灘等。曾母暗沙是中國領土最南點。


南沙群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處於越南金蘭灣和菲律賓蘇比克灣兩大海軍基地之間,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衝,為東亞通往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必經的國際重要航道,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國通往國外的39條航線中,有21條通過南沙群島海域,60%外貿運輸從南沙經過。


南沙群島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月平均溫度在25至29攝氏度之間,雨量充沛,島上灌木繁茂,海鳥群集,盛產鳥糞,兩棲生物豐富,水產種類繁多,是我國海洋漁業最大的熱帶漁場,有浮藻植物155種,浮遊動物200多種,貝殼66種。海域蘊藏著大量的礦藏資源,有石油和天然氣、鐵、銅、錳、磷等多種。其中油氣資源尤為豐富,地質儲量約為350億噸,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萬安西和北樂灘等十幾個盆地,總麵積約41萬平方公裏,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氣質儲量約有126至137億噸。


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南沙群島是我國最早發現、命名、開發經營、進行管轄和行使主權的。 據史籍記載,中國早在公元前2世紀的漢武帝時代,通過航海實踐發現了南沙群島。唐、宋以來,中國人民就已在南沙群島生活和從事捕撈等生產活動。漢代,泛稱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為崎頭;宋代,中國將南沙群島命名為萬裏石塘;在此之後至清代,又有萬裏長沙、千裏石塘、石塘等名稱。明、清時代,中國政府明確將南沙群島劃歸廣東瓊州府(今海南省)管轄。19世紀中國國勢衰微以後,英國、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島,曾多次派艦調查勘測,企圖侵占;但未能得逞。1933年,南沙群島被當時統治越南的法國殖民當局侵占,並非法劃歸巴地省管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於1939年3月侵占南沙群島。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國政府於1946年派員接收了南沙群島, 並立碑紀念和派兵駐守。1947 年又重新命名東沙、西沙、中沙、南沙4個群島及各島、礁、沙、灘的名稱,再度劃歸廣東省管轄。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