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就是世界範圍的以農村包圍城市

(2013-03-31 08:26:59) 下一個

 


毛主席的第三世界理論,第三世界包圍第一第二世界,也可以說是“市場包圍資源”,低附加值商品的市場最廣大,第三世界市場基本上都是低附加值商品的市場


請看我的一個老帖子裏的幾段話:


六,中國的路:從槍杆子到人民幣


前麵說了我以為,中國文明的“崛起”的過程將會跟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政權的過程幾乎一模一樣。那麽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政權的過程走了一條這麽樣的路呢?


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政權的過程走了一條毛主席指出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路!


我以為,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政權的過程走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對應到中國文明的“崛起”是:三個世界理論。


世界的“城市”是“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世界的“農村”是“第三世界”。中國文明的“崛起”正在走一條“第三世界”包圍“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路。


大家都知道,武力占領“第三世界”的時代,也就是“殖民時代”過去了。所以,我理解所謂的中國的“和平崛起”指的是不武力占領“第三世界”,或者說不爭“殖民地”。


但是,既然不武力占領“第三世界”也不爭“殖民地”,那麽中國的“第三世界”包圍“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路是如何走的呢?大家請耐心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經濟體係包括三部分:資源、生產和市場。


武力占領“第三世界”的“殖民主義”道路本質上是占領資源。由於這個世界上的資源的分布的不平均性,也就是資源分布的集中性使得武力控製資源成為可能,比如說美國對石油資源的控製。而市場呢卻是分散的,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或者說,資源是相對集中的像城市,市場是相當分散的像農村。


以往的“殖民時代”,“殖民主義”隻是控製資源,市場的控製是隨之而來的,而生產就基本上是在殖民者自己的國家進行,這就造成了“殖民主義”經濟的資源和市場兩頭不操心的情況,特別是資源基本上是“吃白食”,也可以叫掠奪。


今天,“殖民時代”過去了幾十年了,西方經濟的在資源上基本“吃白食”的日子也過去了,也就是說西方經濟要為資源付錢了,雖然很便宜也比“吃白食”貴了。我以為這就是西方經濟問題的根本。


有趣的是西方搞了一個“高附加值”經濟來填補沒有“白食”吃的虧空,可是目前看來依然是入不敷出,這樣一來就連西方自己的“低附加值”市場都保不住了。


我以為中國的“第三世界”包圍“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路就是中國的“低附加值”產品走出來的,特別是因為“第三世界”的市場都基本上是“低附加值”市場。更加上西方經濟的“高附加值”,“第三世界”的市場是中國的就幾乎沒有什麽懸念了。


因此,我以為,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政權的過程走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對應到中國文明的“崛起”還可以理解成“市場包圍資源”。


經濟體係的資源、生產和市場三部分裏麵,一般經濟理論認為生產部分在三者中比較不重要。資源重要,因為資源是經濟的第一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市場重要,因為市場是經濟的最後一步,那是因為賣是最後一環,相當於足球的臨門一腳,賣不掉或沒地方賣一切的生產都是前功盡棄。


所以,資源和市場究竟哪個更重要呢?大家見仁見智吧。


有興趣看原文的網友請點擊:中國的路:從槍杆子到人民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