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一直想寫一篇文章懷念毛主席,一直也沒寫,可能是被一些瑣事打擾了,也可能是沒想好,反正是9月9過去了,沒寫,12月26過去了,也沒寫,現在寫,現在寫,現在寫。
寫文章首先要有個題目,我用這個題目的第一個原因是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第一句,第二個原因是我想起了我的一個老帖子,搜了一下居然還在兵壇,有興趣的網友請點擊《航船已現,朝日已出,嬰兒已成人。》
我們的隊伍長大成人了,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航船已現,朝日已出,嬰兒已成人”這個題目來80多年前自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裏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那是一九三○年,當時,即便是後來的共和國元帥都發出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觀感歎。
中國文明鳳凰涅磐,中華民族浴火重生,今天,嬰兒已成人,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而且是全副武裝,從精神到物質。
很多人可能對我說的我們的隊伍全副武裝而且是從精神到物質不以為然,但是,有比較才有鑒別,那就讓我們比一下吧。
物質就不用說了,隻說精神。
比較80多年前毛主席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時候,大家同意我們的隊伍今天是全副武裝而且是從精神到物質吧?
因為,不然的話,在當時,後來的共和國元帥就不會發出“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觀感歎了。
其實呢,即便是比較毛主席在的時候也是如此,因為,那時候,有毛主席在,當年的我們的隊伍的精神武裝基本上是被動的,是依賴毛主席的存在的,有後來的部隊經商為證,今天,我以為可以說我們的隊伍的精神武裝基本上是主動的。
外國勢力在中國經營百年,至少從1840年開始,他們在中國有他們的代理人或者叫“買辦”,毛主席早年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就說了“買辦”是敵人。想當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時,中共已經奪取了中國的政權,即便是中國革命勝利以後,中國北方還有老蔣用蒙古獨立、中長路和旅大港請來的蘇軍,還有抗美援朝和越南戰爭,一直打到1973年,因此,有人說的毛主席是馬上治天下顯然還是需要滴。
老蔣到台灣都得跟遺留下來的“台獨”打交道,可惜老蔣連陳水便的政治水平都沒有,陳水便都知道搞“去蔣化”,老蔣沒有搞“去台獨化”,老蔣隻會搞“台獨的頭”殺人,所以今天台灣依然“台獨”囂張。
中國大陸從1840到1949,各列強都有他們在中國的政治勢力,包括日本和蘇聯,這些政治勢力在大陸就相當於台灣的“台獨”。這些政治勢力在鴉片戰爭之前就開始建立了,因為幾乎所有貿易機構同時也是情報機構,因此這些勢力是百年的根深蒂固。
後來,尼克鬆訪華,毛主席對他說:“我們辦事也有官僚主義。你們要搞人員往來這些事,要搞點小生意,我們就死也不肯。十幾年,說是不解決大問題,小問題就不幹,包括我在內。後來發現還是你們對,所以就打乒乓球。”
毛主席的這段話描述了這些勢力由於得不到給養而斷代的現實,因為如果讓西方“搞人員往來這些事,要搞點小生意”的話,這些勢力就延綿不斷了。
西方的成就是偉大的,它自然而然的對世界各地的人們有著巨大的感召力,比如說日本就“脫亞入歐”,或者說是“全盤西化”,當然了,中國人也不例外。
西方和日本在中國的政治勢力基本上都是要搞資本主義的人了,這裏簡單稱呼他們是“親西方勢力”,所以清理中國的親西方親日勢力由各種政治運動搞定,而這些人基本上就是精英和傳統文化人,包括十年文革,幾乎完全切斷了他們的下一代對他們的繼承。
現在,西方各國依然都有他們在中國的政治勢力,包括日本和俄國,同樣的幾乎所有貿易機構同時也是情報機構,不同的是這些勢力基本上都是改革開放以後建立的,因為時間比較短,所以比較年輕,由於大家熟悉的種種原因,他們之中還有很多離開了中國,因為劉小波這樣堅持陣地不放棄的人不多見,原因之一就是政治運動,更是文革。
特別滑稽的是這些放棄中國的民主陣地給中共的親西方勢力對受到西方獎賞諾貝爾和平獎的堅守中國的民主陣地的劉小波羨慕嫉妒恨。
同樣的,蘇聯的成就也是偉大的,它自然而然的對世界各地的人們有著巨大的感召力,當然了,中國人也不例外。
要模仿蘇聯的中國人有不少,這裏簡單稱呼他們是“親蘇勢力”,他們基本上都加入國民黨和中共了,國民黨轉進台灣,所以清理中國的親蘇勢力由中共的黨內鬥爭搞定,其實毛主席一生都在跟親蘇的鬥,最早是共產國際,陳獨秀、李立三、張國濤和王明,建國後從高崗到彭德懷到劉少奇到林彪,他們都是親蘇的。
所以,西方對中國的封鎖不僅幫助中國發展的獨立的和完整的工業體係,還幫助毛主席清理了“門戶”哪,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先打掃房子,再請客人。”
今天,由於毛主席的種種政治運動和文革,現在這些中國內部的孝忠外國的勢力比較弱,因此,現在中國內部的凝聚力估計應該還是不錯的。
所以,今天,不僅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在我們的隊伍的主動的意義下,毛澤東的旗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飄揚的還要高,而且毛澤東的旗幟將飄揚的更高。
大家也許會認為我說的太大,沒辦法,我就是個老百姓嘛,老百姓要麽從個人角度聊天,因為我們隻代表自己,同時,恰恰因為我們隻代表自己,我們又可以漫無邊際聊天和砍大山,當然要自圓其說。
我以為讀史必讀《賀新郎·讀史》
《賀新郎·讀史》(1964年春)
毛澤東
人猿相揖別。
隻幾個石頭磨過,
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
為問何時猜得,
不過幾千寒熱。
人世難逢開口笑,
上疆場彼此彎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
但記得斑斑點點,
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聖事,
騙了無涯過客。
有多少風流人物?
盜蹠莊蹻流譽後,
更陳王奮起揮黃鉞。
歌未竟,
東方白。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紅旗》一九七八年第九期。
我的漫無邊際的聊天到此為止!
從個人角度,我以前寫過一個帖子,搜了一下居然還在兵壇,有興趣的網友請點擊《曾經有這樣一個中國人》!
我們大家都在某個企業謀生,有些人還有自己的公司,我自己也試圖搞過,但是失敗了,也就是說是放棄了,下麵我就從企業管理角度說說毛主席給中華民族指引的中國文明的複興之路。
從企業管理角度看問題的客觀條件是毛主席不僅領導中華民族打敗了西方對中國的戰爭圍剿,比如說抗美援朝和越南戰爭,毛主席還領導中華民族打敗了西方對中國的外交圍剿,比如說中國進入聯合國安理會。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領導中華民族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國防工業體係,“止戈為武”,為武的目的是為了止戈,戰爭競爭被製止了,和平競爭就有了保障,和平競爭也就開始了。
毛主席去世以後,中國發生了所謂的“改革開放”。
什麽是“改革開放”?
我以為“改革開放”就是中國與西方的和平競爭,也可以說東西方的文明競爭從一軍事競爭為主轉化為一經濟競爭為主。
簡單的說,“改革開放”是中國與西方不再打仗了,也就是說中國與西方和平了,或者說中國與西方和平競爭了。
而且,“改革開放”不是中國的單方麵行為,因為單方麵的“改革開放”是沒有意義的,那是單相思,所以,“改革開放”必須是雙方的才有意義。
由此可見,“改革開放”必須是雙方的,如果對方還要跟你打仗的話,你想搞“改革開放”也沒有意義,或者說你搞的“改革開放”也隻能是李鴻章的“洋務運動”。
因此,有網友提到的美國乒乓隊來訪是“改革開放”是中國與西方兩相情願,而不是中國單相思的一個公開化的證據,相當於中國與西方公開化的“眉來眼去”。
知道了“改革開放”是中國與西方雙方兩相情願的,知道了“改革開放”是中國與西方軍事競爭為主的結束和經濟競爭為主的開始,也就基本上知道了“改革開放”必然成功,因為是眾望所歸嘛。
由於文明競爭是方方麵麵的,“改革開放”的奠基石也包括方方麵麵的,但是,文明競爭最基本的方麵是軍事,因為如果軍事競爭失敗就免談其它方麵的競爭,所以,改革開放軍事方麵的奠基石有三部分:抗美援朝、越南戰爭和“兩彈一星”。
順便提一下抗美援朝超越華盛頓的民主製度,因為賣克阿色也清楚從英國獨立後搞了38年華盛頓的民主製度的美國麵對當時最強的軍隊的結果:華盛頓被占領,白宮被燒毀。
順便再提一下抗美援朝超越上帝,因為當時日本的太上皇賣克阿色帶領的是當時最強的軍隊,以猶太人的想象力,在麵對當時最強的軍隊的時候,即便是上帝也隻能幫你逃跑,就更不用說賣克阿色帶領的當時最強的軍隊還是上帝的軍隊了。
因為這三部分宣告了中國與西方軍事競爭基本上塵埃落地,也就是說戰爭沒有什麽搞頭了,下麵就玩和平的了,而且這已經是中國與西方的共識了,隻有戰爭才可以做到這一點。
當然了,由於文明競爭是方方麵麵的,改革開放的奠基石也包括方方麵麵的,其中有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麵的:中國已經有了一個基本完整的工業體係和科學教育體係。
特別必須提的是改革開放文化方麵的奠基石:文革!
文革的效果有千千萬萬,其中之一就是使一個千年農業國的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迎接工業化的轉變,其特點就是結束了幾千年的中國的小農經濟的田園風光。
這一點馬克思在他的《共產黨宣言》裏也提到了,“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麵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工業革命,或者叫工業化,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內戰,其原因一般流行的有兩個說法,第一個是防止美國分裂,第二個是解放黑奴,但是,這兩個原因歸根結底是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國的工業革命給美國社會帶來的衝擊,也就是代表美國工業的美國北方的資本家與代表美國農業的美國南方的農場主的矛盾的激化,這個矛盾激化的具體表現是美國北方的資本家跟美國南方的農場主爭奪黑人勞動力,這個爭奪激化以至於他們要鬧離婚,美國的內戰爆發。
工業革命是殘酷的,資本的運作是無情的,東西方都不例外,即便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工業化也是如此,這也是很多人對文革恨之入骨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對於中華民族這樣家庭觀念特別重的民族和文明。
順便提一句,有些人在讚美封建美和民國範兒的時候也不應該忘了,那些美和範兒也伴隨著“鴉片戰爭”和“南京大屠殺”。
說來話就太長太長太長啦,隻提一句:
以我的接觸麵,中國的企業之間的競爭沒有,至少是到現在還沒有資本主義工業化初期的惡性競爭,比如說相互吞並,等等等等。
就此打住!
下麵我就從企業管理角度說說毛主席給中華民族指引的中國文明的複興之路。
事實上,中國文明是無神論,中國社會本來也差不多是公有製,因為中國文明有“天下”和“社稷”的概念,皇帝隻是一個管理者,皇帝的就是“社稷”差不多就是社會的了,這是共產主義在中國有今天的內因,也就是說中國文明有共產主義的土壤,因此,中國文明可以借助西方文明的共產分支的力量與西方文明的主流競爭。
我以前寫過一個帖子,搜了一下居然還在,隻是不在兵壇了,在[幾曾回首]壇,有興趣的網友請點擊《中國的路:從槍杆子到人民幣》。
下麵是我的《中國的路:從槍杆子到人民幣》裏的部分內容,是從企業管理角度說的:
三,中國文明的“崛起”的第三步:改變管理
後來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共有了路線的變化,從今天的商業管理角度看中共的在長征途中的路線變化可以叫做“管理團隊”的變化,英文叫“change management”或“management change”。隨便維基一下就可以看到應變管理(又稱變革管理、變更管理)包括:
Missionary changes (目標變化)
Strategic changes (策略變化)
Operational changes (including Structural changes) (運作和組織變化)
Technological changes (技術或戰術變化)
Changing 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personnel (人員的態度和行為變化)
特別有趣的是:這第5條的維基的中文版是“人力資源之態度與行為上的再造(變革)”!
怎麽樣?態度與行為上的再造(變革)(!),“再造(變革)”這些詞兒用的重吧?如果對你進行“態度與行為上的再造(變革)”的話,你會舒服嗎?
所以,如果我說中共到延安以後的各種“整風運動”是這第5條的實施(即“變革管理”)的話,大家不會覺得奇怪吧?
那麽,中共的在長征途中的路線變化或者叫“管理團隊”的變化對應到中國文明的“崛起”是什麽呢?
我以為,中共的在長征途中的路線變化或者叫“管理團隊”的變化對應到中國文明的“崛起”是:中國文明的“管理團隊”從“中華民國”的管理團隊變化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管理團隊,也就是說中國文明以前的管理或無管理變化到了由中共領導的團隊的管理。
管理變化了嘛,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叫“改朝換代”也行,自然的相應的就必然有很多變化,其中就包括上麵的
5. Changing 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personnel (人員的態度和行為變化)
或者按照維基的中文版翻譯成:“人力資源之態度與行為上的再造(變革)”!
怎麽樣?所以,如果我說中共奪取中國政權以後的各種“政治運動”(包括文革)是那第5條的實施(即“變革管理”)的話,大家不會覺得奇怪吧?說文革是對中國人力資源之態度與行為上的再造(變革)很恰如其分吧?
當然了,對於中國文明來說,必須管理的“變革”還包括中國文明的生存環境變化了:基督教文明打到家裏或家門口來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明已經到了延安了也有道理,也就是說中國文明經曆了那第5條的實施(即“變革管理”),因為中共奪取中國政權以後的各種“政治運動”(包括文革)。後麵我提“統一戰線”時還要提到這一點。
下麵是我的《中國的路:從槍杆子到人民幣》裏的部分內容,是說“改革開放”的:
四,中國文明的“崛起”的第四步:非軍事競爭
前麵我說了中國文明跟西方文明的競爭也是方方麵麵的。但是,軍事競爭是所有一切競爭的基礎,也就是說軍事競爭失敗了,其他別的競爭一概免談。所以,隻有在軍事競爭勝利的情況下才可能有其他別的競爭的勝利的可能性。
由於中國文明在反軍事圍剿方麵的勝利,也就是“抗美援朝”和“越南戰爭”的結束,中國文明跟西方文明的其他方麵的競爭有了基礎,或者說有了可能性。
因此,中國文明的代表中國和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國是關係正常化了,所謂正常化就是中國文明跟西方文明的競爭從以軍事為主轉化成了不再以軍事為主了。這個時候,毛主席離開了我們!
中美關係正常化以後就有了中美之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其實就是文化和經濟競爭。
最後提一下中國必須工業化,因為沒有殖民地,工業化的投資隻能從中國自己出,相當於自己當自己的殖民地,因此這個投資是殘酷的,而且比西方工業國家的殘酷的工業革命還要更殘酷,因為跟殖民地差不多。
而這個投資中國隻能由農民來承擔,因此氣隻可鼓不可泄,幹大事情需要理性更需要闖勁,因為否則就不敢幹了,所以當時彭德懷的“為民請命”和梁簌溟的“工人在九天之上,農民在九地之下”是異曲同工的,用眼前利益挑戰長遠利益,毛主席說工業化是“大仁政”為長遠利益的。
其實任何為長遠利益的投資都是很難得人心的,比如說沒人能保證沒有殖民地的工業化能成功,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也需要搶中國一把,因此用眼前利益跟長遠利益競爭往往是必勝無疑的。
所以,我以為彭德懷和梁簌溟當時做的所謂“為民請命”就是用農民的眼前利益跟毛主席說的“大仁政”的長遠利益競爭,特別是考慮到中國文明比較保守,農業經濟風險投資意識也比較差,因此,“大躍進”對中國人來說幾乎就是必須的,所以毛主席必須對他們進行殘酷打擊,因為不然的話眼前利益必然戰勝長遠利益。
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當年,在毛主席的領導下,長遠利益奇跡般地戰勝了眼前利益,中國完成了工業化,雖然,我們的父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中國人有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係。
由於我們的父輩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為了長遠利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就是說犧牲了眼前利益,改革開放幾十年才可以多關注一些眼前利益,因此,鄧小平搞“改革開放”不僅是順理成章的繼承毛主席的事業,更是建立在毛主席的肩膀上的。
中華民族有今天,中國文明有今天,中國有今天,因為我們民族的智慧,因為我們祖先的智慧,因為無數先烈赴湯蹈火,也因為
東方紅,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