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225)
2015 (166)
2019 (69)
2021 (98)
可能因為從小是個藥罐子,一年裏總有幾次會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發燒而被母親帶著去醫院打針吃藥的緣故,所以我對醫院並沒有恐懼感,雖然我並不喜歡看大夫。十一、二歲時,大夫最終覺得我需要做扁桃體切除術,我也沒有哭著喊著死活不要做,因為那就是個小手術,根本不值得害怕。記得手術那天護士把我領進手術室,我卻驚奇的發現裏麵竟然還有一個和我年齡不相上下的男孩子比我早到了,他也是等著做同樣的手術的。護士讓我坐上了手術椅,等著大夫來給我手術,那個男孩子就坐在離我有兩米遠的對麵的一張手術椅上。那天上午,我們兩個人的手術幾乎就是同時進行的。我的臉上雖然被大夫蒙上了一塊白色的布,用以擋住我的視線,但是我的耳朵卻聆聽到了所有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聲音。我聽到了手術器戒和搪瓷盤碰撞發出的冰冷的沒有生氣的卻十分清脆的響聲,聽到了對麵那個男孩兒因為大夫要把長長的麻醉針伸進他的嘴裏進行咽喉局部麻醉而發出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嘔吐聲。當大夫要我張嘴打針的時候,我從遮在我臉上的白布的低端的縫隙處看見了那根長長的針柄,但是我沒有猶豫,按照大夫的指示乖乖的使勁把嘴張大,忍住了要嘔吐的意識,讓大夫順利的一次就把麻醉針打好了。多年以後想起這件事,仍然覺得很殘酷。因為如果是兩個全麻的病人在一間屋子裏做手術倒也沒什麽,因為他們誰也聽不見誰,全都在麻藥的作用下睡覺。而讓兩個有完整意識和知覺的病人同處一室做手術就有些不妥當了,要是其中一個正好還又喊又叫的,必定會對另外一個人有很大的心理影響。
時間一晃就到了21世紀,身體的各處的零部件也開始出現小問題,就像機器運轉的年頭太多該上油該大修是一個道理,年輕時這也不疼那也不痛的胳膊腿時不時的就會給我來個臉色看看,今天打球扭了腰,下回鍛練練出了胳膊疼,這其實都是漸進性老化造成的。為此,近幾年,我用過從國內帶回來的止疼膏,用過雲南白藥噴霧劑,用過美國大名頂頂的Icy Hot Medicated Patch和Therma Care,就這樣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的一天天混過來。前些日子,先生某天帶回家一瓶藥讓我試試,說是這種藥在我們這裏剛剛出現,止疼很管用,因為裏麵含有大麻的成分。
將信將疑的把藥膏塗抹在胳膊上,一邊期待著奇跡的發生,一邊又害怕這種從來沒有用過的帶有大麻子提煉品的東西會有什麽副作用。我整天練這兒練那兒的,練得時間長了,難免就會出問題。
用過之後感覺還真是解決一些問題,尤其是臨睡前塗上,可以睡個好覺。但這種東西也是治標不治本,真正想解決問題,還是去找骨科醫生打過封閉之後才行。不過,個人感覺,對於一般的運動性肌肉疼痛等症狀,用這個藥膏比前麵說的那幾個好像更管用一些。
對於止痛藥的使用一定不能過於依賴,真的會上癮的。這裏所說的上癮,不是人為主動的,而是在萬不得已的被動情況下吃藥止痛而被上癮的。那次聽一個剛剛從車禍傷痛中康複的朋友講到,他因意外車禍受了重傷,手術以後全身疼痛,醫生按常規給開了止疼藥,初期時,每天要吃十二顆止痛藥,每兩個小時就要吃兩顆,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當他想要不吃止痛藥時,卻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它了。他試著不吃它,可接踵而來的就是頭痛,全身無力,沒有精神,除了睡覺別的什麽也不想幹。他害怕了,知道自己被止痛藥上了癮。於是他就被迫開始了抗爭,從一天十二顆藥,慢慢變成每天八顆藥,再變成每天六顆藥,再變成每天四顆藥、兩顆藥,最後終於從無條件地依賴止痛藥到徹底斷絕了吃止痛藥的念頭。這是一個鮮活的就發生在身邊的例子,而我們聽到的,讀到的止痛藥上癮的例子正在成百上千萬的發生著。回來說到這瓶包含有大麻籽油的止痛藥膏並被有什麽可怕的,卻是相當的好用。建議有這疼那疼小毛病的朋友可以買一瓶試試,因為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一定要親口嚐一嚐。
作者:spot321
說來容易,做起來難,人性都有弱點,也是陷阱。
謝謝分享。
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差距很大。像你這樣很好,自己琢磨,選擇更有效的方法。
每個人都和一輛車一樣從新到舊需要修理, 都是年齡惹得禍, 哈哈。
希望各位同胞生命裏程都能長又長, 身體健康青春永駐。
我們這邊大麻違法,有人提出應該合法化。這裏保守,估計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