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受孕在不甚富足的年代。估計她懷我時沒有吃到什麽特殊的有營養的好東西,我在她肚子裏也就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她本身就在醫院工作,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好拿藥的便利。所以,記憶中,我小時候吃了不少的腥氣吧啦的魚肝油丸兒和白不刺啦的大鈣片,也喝了不少的中藥湯子,那都是她帶我去看大夫的結果,她們醫院有不少位當時在天津市很出名的大夫。都說人的膽子是練出來的,吃藥也是如此。因為從小就沒少吃藥,而且還是黑色的、白色的、黃色的、水劑的、麵劑的、片劑的、丸劑的全沒落下,弄來弄去,我對吃“苦”也就習以為常了。多年後到了美國,看見美國人製造的大藥片兒,著實被嚇了一跳,心想這西方人確實是比東方人強悍,不僅人高馬大,塊兒大膘肥,就連吃的藥片子也比中國的大了許多,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給牲口吃的呢。頭一次吃“美國製造”的藥,竟然真的是沒有一口水咽得下去,那長型的藥塊兒卡在嗓子眼兒邊上就是不肯往下走,連喝了好幾大口水才勉強把它衝進了肚子裏。不過,再難吃的藥也難不倒我,因為似乎已經被練出來了。所以,再以後,發現美國市場哪兒哪兒都能買到一大瓶一大瓶的複合維生素、鈣片、魚肝油等等多鍾營養藥物,就覺得也有必要吃一吃,好像不吃就對不起人家藥廠那種全心全意地要把藥賣給全美大眾的熱烈而持久的執著精神。因此,來美二十幾年,複合維生素吃了十好幾年了,而且還有繼續吃下去的勁頭。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似乎證實了一些亂吃維生素的負麵影響,大家不妨也來讀一讀。
2013年12月17日,美國權威性學術雜誌----美國內科協會年鑒雜誌上出現了一篇標題十分憤怒的文章《夠了!不要在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上浪費錢了》。在如此權威的雜誌上出現這樣標題誇張的文章尚屬首次,而在這憤怒的背後是一個在美國上演了100年而且至今仍在進行著的駭人聽聞的故事。事情是這樣的:
在1920年代,有一位傑出的化學家埃爾默·麥科勒姆,他在短短幾年之內連續發現了維生素A和維生素D這類前所未見的神秘物質,背後的功效令美國民眾好奇不已。在全社會的聚焦下,1921年,麥科勒姆語出驚人:“我們的身體不是多了一些壞東西,而是少了一些好東西。這種好東西,就是維生素。”
麥科勒姆是一個好人。他告誡民眾:大多數人的飲食結構存在問題。他建議所有美國人每天要喝500克牛奶,一天要吃兩份蔬菜沙拉,通過食補來攝取維生素。否則,則有可能會得壞血病、佝僂症和其他一些可怕的疾病。
在大科學家的警告下,所有人都錯誤地以為他們距離那些可怕的疾病隻有一步之遙,美國民眾陷入了驚慌。像沙漠中的人尋找水一樣,民眾開始極度渴求維生素。兩年之內,美國境內牛奶的銷量上漲了3倍,生菜的銷量飛漲了整整7倍。然而,事情很快就變得惡劣起來。無良食品商上線了。美國最著名的水果商新奇士(Sunkist),在毫無科學根據的情況下發動了一場惡意營銷,吹噓“如果不想得壞血病,每天最少要吃一個橙子。”橙子的銷量隨之飛漲。一年後,他們又謊稱:“除了吃橙子,每天最少還要喝一杯8盎司的檸檬汁。”檸檬的銷量也瞬間高得不可思議。
製藥廠商也拋棄了節操,瘋狂炒作維生素。美國製藥巨頭帕克·戴維斯製藥公司為了騙錢撒下彌天大謊:人們在冬天會極度缺乏維生素D。所以,每年冬天都必須服用他們生產的鱈魚肝油。聽信了權威製藥公司的言論,人們紛紛開始服用魚肝油。
幾十年後的今天,“冬天吃魚肝油”這個偽科學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成為了一種習俗在民眾中間延續著,甚至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到了1932年,甚至連巧克力和口香糖的包裝紙上都印有“富含維生素”,食品廠商無孔不入,美國人已經深陷維生素的營銷騙局中。
在這場維生素的狂熱中,人們畸形的心理還催生出一個本不該存在的產業----維生素藥片產業。各種濃縮的維生素藥片一經推出,立刻受到恐慌的民眾的追捧,這場因恐慌而起的維生素狂熱遲遲沒有消退。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反派“人物把這場維生素熱潮推向了更瘋狂的程度----美國科學研究委員會食物與營養分會主席羅素·懷爾德上場了。
請記住他的名字。就是他,讓整個美國的民眾陷入了維生素中毒的邊緣。在持續十幾年的熱潮洗禮下,到了1941年,美國民眾的維生素攝入量已經相當高了。然而,就在那一年,聯邦政府首席醫生懷爾德出現了。想搞大新聞的他居然聲稱依然有三分之二的美國民眾深陷維生素饑荒的困境中。他建議民眾將維生素的攝入量繼續提高30%,並且把這130%的攝入量定為“最低標準”。鑒於懷爾德在醫學領域的權威,這超高的攝入標準立刻被各種醫療機構接受。美國衛生局局長甚至將這個標準稱為“美國人民的營養學黃金標準”。緊接著,奇葩的懷爾德又搞了一個大新聞。他去了一家瘋人院,做了一場自欺欺人的假實驗:他找來10個精神病人,給他們食用不含維生素的食品,最後在研究報告中稱:由於缺乏維生素,10位誌願者全都出現了嚴重的精神問題。他用這個荒謬的實驗說服了國會和政府,要求向全體民眾食用的麵粉裏添加大量的維生素B1。又過了一年,在懷爾德的要求下,麵粉商往麵粉裏添加了其他種類的維生素,其中包括極易過量中毒的維生素D。懷爾德把全體美國人推向了維生素中毒的邊緣。
然而,事情遠遠沒有結束,一輪更恐怖的維生素熱潮來臨了。
1942年,聽取了懷爾德的言論後,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在美國營養會議上慷慨激昂地宣稱:“是什麽使你眼中迸出火花,使你的步伐湧出泉水,使你的靈魂煥發精力?是維生素!”
配著這可以做成表情包的表情,維生素的價值被進一步升華了,成為了一種信仰。太平洋戰場上的美國士兵,體育代表團中的美國運動員,以至於普通工人全都在極為大量地服用著維生素。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強製要求全體員工吃維生素藥丸。到了1944年,每四個美國人之中就有三個在吃維生素藥丸,民眾心中的維生素信仰已經根深蒂固幾乎沒有什麽可以動搖的。
漸漸地,這場延續了數十年的維生素熱潮開始向其他國家擴散,吃維生素藥片有益健康這件事情成為了全球範圍內的共識。
到了1969年,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但仍然有76%的美國人錯誤地認為維生素能預防感冒或者更嚴重的疾病並能提高壽命。不幸的是,在1970年代,一位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犯了個低級錯誤,對原本就不可遏製的維生素熱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其進入了最高潮。他就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最偉大的化學家之一萊納斯·鮑林。
1970年,大科學家鮑林寫了一本滿含錯誤的書《維生素C和普通感冒》,呼籲公眾每天服用3000毫克維生素C。說隻要這樣做,人類就可以消滅感冒。他甚至聲稱,每天服用15000毫克維生素C可以治愈癌症。今天來看,這純屬無稽之談,但在當時,鮑林的這些言論讓民眾對維生素陷入了深深的崇拜。1973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試圖禁止維生素廠商的錯誤宣傳,竟然遭到民眾的強烈反抗。國會收到的對FDA的憤怒郵件比同時發生的水門事件的憤怒郵件還要多。
1976年,由於民眾太熱愛維生素了,美國國會甚至通過了一條法案----美國政府不再有權力管製維生素問題。
維生素真的這麽神奇嗎??全世界的科研機構紛紛出動,開始研究維生素的機理。他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請注意,他們的研究對象是:正常飲食的普通人。對於已經出現明顯的缺乏維生素症狀的人則另當別論。結果,他們發現了一係列令人咋舌的事實。
1994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與芬蘭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合作調查了29,000名芬蘭男性。與研究人員的預期恰好相反,這項研究的結論是:服用維生素補充劑的人比起不服用的人更可能死於肺癌或心髒疾病。
2004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進行了一項17萬人參與的大型研究,研究人員發現服用維生素者死亡率高出6%。研究人員的報告中說:“我們未能找到補充抗氧化劑可以預防胃腸道癌症的證據。相反,它似乎還提高了整體死亡率。”
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日常補充維生素把維生素當保健品吃這件事不僅沒有被權威的科學家證明是有益的,甚至還有致癌這種可怕的副作用。
關於維生素的研究層出不窮,但是越來越多的權威機構認為正常人沒有日常補充維生素的必要。
2007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觀察了11,000人,其中一些人服用複合維生素,另一些未服用。結果發現服用複合維生素的人比不服用的人死於晚期前列腺癌的風險高出一倍。
但這些前赴後繼的科學研究從未影響維生素的銷售。通用公司營養中心行政總裁約瑟夫·福爾圖納托說:“不用太把這些報告當一回事,我們的生意沒受到什麽影響。” 事實證明,美國民眾對維生素的喜愛已經深入骨髓,似乎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他們服用維生素的腳步。
到了2006年,美國維生素藥片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00億美元,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在同時服用兩種以上的維生素片。科學家已經忍無可忍!
2013年12月17日,美國內科協會年鑒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
《夠了!不要在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上浪費錢了》(Enough Is Enough: Stop Wasting Money on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s)
美國內科年鑒是美國醫師協會的官方雜誌,是一份嚴肅、嚴謹很有權威性的學術雜誌。它居然用了這樣一個標題黨風格的題目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吸引媒體的廣泛關注,將這個美國醫師協會的觀點傳播給普通大眾。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均為醫學界翹楚: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Welch疾病預防中心的Eliseo Guallar醫學和藥學博士、Lawrence J. Appel醫學博士和Edgar R. Miller醫學博士
·英國Warwick大學醫學院Saverio Stranges醫學博士
·該雜誌的高級副主編Cynthia Mulrow醫學博士
這篇文章的結論是:普通(有正常飲食能力)的人群,服用維生素補充劑或者礦物質補充劑沒有益處,相反倒可能有害。不要指望著服用維生素能預防慢性疾病。
美國的維生素片泛濫成災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場持續了近100年的熱潮至今還是沒有消退的跡象。再看今天的中國,維生素片的市場規模已經非常龐大,達到770億元人民幣並且還在不斷擴大。70%的民眾表示曾經吃過或者正在吃維生素片。
總結了各種研究成果後我們可以知道,對於患有特定疾病的人來說,維生素確實可以幫助治療疾病,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服用維生素片收效甚微,甚至還伴有致癌等副作用,而且一旦服用過量還會導致維生素中毒等。因此,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除非你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缺乏維生素的症狀,否則還是不要吃維生素片為好。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參考文獻:
Eric A. Klein, Ian M. Thompson, Jr; et al. Vitamin E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J AM MED ASSOC.2011;306(14):1549-1556.
Scott M. Lippman, Eric A. Klein; et al. Effect of Selenium and Vitamin E on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nd Other Cancers. J AM MED ASSOC . 2009;301(1):39-51.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fter Treatment With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J AM MED ASSOC. 2009;302(19):2119-2126.
The New York Times--More Evidence Against Vitamin Use. October 11, 2011.
Mattias Johansson; et al. Serum B Vitamin Levels and Risk of Lung Cancer. J AM MED ASSOC. 2010;303(23):2377-2385.
看完了這篇文章,總的認識就是:知道自己要比好些人都死的早。為什麽?皆因已經中毒太深了。沒事兒還是不要瞎吃藥的好。
Spot321轉載整理自網絡
周末快樂!
如果真的缺乏某種維生素,還是會感到吃藥的效果的。
謝謝點點分享好文,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