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s World

五花八門身邊事,喜怒哀樂筆中行。
個人資料
spot3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平民生活(小說)----小徐的婚事

(2014-06-03 11:14:23) 下一個

徐光輝近來交了好運。第一,也是他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事情:他就要告別三十幾年的單身生活轉而步入結婚人士的行列了。這件事於他來說簡直就像當年享受“金榜題名時”的感受是一個樣的。不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徐光輝是個身高1.68米,白白淨淨,舉止斯文的男人。每每和別人對話時,他那一雙丹鳳眼就像會說話似地從那副白色玳瑁邊的近視鏡後麵爍爍閃光,機靈鬼兒一般的轉來轉去沒個安靜的時候,給人一種他時時都在動腦筋的感覺。徐光輝絕對是個聰明人,要不然他也不會被學校留下當助教。和他同一屆畢業的學生不少,絕大多數都分配到了各行各業,就隻有他和個把同學留校任教,這足以說明他在某些方麵的聰明是過人的,至少是過了他那一屆同仁的。

徐光輝是個極要臉麵的人,為此,他在係裏總是小心翼翼,謹慎行事,很會看人說話,力求不得罪任何對自己有用和有工作聯係的人。雖然,係裏像他那樣年輕的留校人員不少,雖然,幾年下來,他還是那個和原來一樣的助教講師,可別人提起他的時候偶爾也會加上一句“那個新留校的助教幹得還可以。”

徐光輝可以管住自己的言行,也可以管住自己的舉止,有一件事他卻無論如何也不能控製:都三十好幾的人了,還沒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確切的說是還沒能讓別人愛上他。

作為浙江人的徐光輝自認自己在老家時並沒有顯現得那樣“小巧”。他不願意用“個子矮”那幾個字,認為那是很粗俗的一種說法,他更願稱呼自己小巧,覺得這兩個字比那三個字要有詩意得多。他自認在係裏絕不是最小巧的,因為係裏有好幾個老教授和老教師本來個子就不是很高大,再加上又都比他年長不少,自然而然就顯得比他不高了。他任助教這幾年,帶過的學生不計其數,見過的女學生也有不少打(一打是十二個),再加上係裏的女實驗員也有不少,他明裏暗裏看上的還真是有幾個。可是,不論他怎樣用心,如何用情,他楞是沒能讓一個女孩子喜歡上他,至於說到愛,那就更是竹籃子打水了。他搞不懂自己究竟是哪裏不對勁兒,為什麽就沒有女孩子能愛上他呢。

偶爾,他也會趁屋裏沒人的時候,偷偷地在宿舍裏對著牆上的一麵不大不小的方形鏡子給自己相麵,他覺得鏡子中的自己長得並不醜,甚至還可以用“書生氣十足”來形容,既不像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裏的趙大大那樣“黑不溜秋”,又沒有《水滸傳》書中武大郎那般隻有三塊豆腐幹高的五短身材。他覺得自己的麵相很是儒雅,四肢也相當的勻稱,穿著也十分的得體,雖然隻是普普通通的藍製服,可那衣服穿在他身上,就是十足的一位大學老師的派頭。在他眼裏,一些無論是長相,還是風度都不如他的男人都能找到妻子,有些還找到了相當漂亮的妻子,真不知他們都耍了什麽手段,真不知那些女人都看上了他們的什麽。他很是不服氣,卻又無可奈何。難道他命裏注定就沒有老婆?

這回行了,好事不請自來。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有朋友就主動給徐光輝做了大媒,把一位天津大姑娘介紹給了他,兩個人一見麵還真就對了眼兒,大有相見恨晚的勁頭。因為都是老大不小的三十幾歲的人了,早沒了十幾,二十幾歲年輕人的那種卿卿我我,羅曼蒂克,雙方都是直截了當的直奔主題:談婚論嫁。行就行,不行就立馬散夥,沒有那個閑工夫玩兒虛的。兩個人認識還不到半年,就幾經商討的把結婚的日子定了下來。對於徐光輝來說,這幸福來得實在是太快了,簡直就是名副其實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現實版寫照。

自從留校以後,徐光輝一直都是住在單身職工的集體宿舍裏,和三個室友一擠就是好幾年。現在突然就要結婚了,房子立刻就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學校已經有好些年都不曾蓋過新的教學樓和教職員工宿舍了,而教職工和家屬的人口卻在不停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他徐光輝想要申請住房結婚,簡直就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好在眼下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時期,學校裏,乃至係裏的許多老教授,老教師都是該批的批,該鬥的鬥,該靠邊站的靠邊站,早已經沒有了以往的話語權和做人的尊嚴,沒準他可以借這個機會找到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幾經調查,徐光輝得知本係被批的老教師老董家在教師宿舍樓裏有兩間住房,一間房裏住著老董和他的愛人和孩子,一間房裏住著老董的光寡孤獨,無人照管的親二姨,那個二姨不僅是舊時官僚家的臭小姐,還是一個嫁給了國民黨軍官的官太太,隻是她男人死得早,留下她無兒無女的,到老了隻好從北京來到天津投奔了自己的親外甥,已經在天津住了一,二年了。

了解到這個情況的徐光輝突然就心血來潮,主動自覺地找到係裏的工宣隊領導,及時地向他們匯報了自己近來的思想動態和參加運動的實際情況。其實,他那是醉翁之意,借著和工宣隊領導談心的機會,順便就把老董家的情況和自己急需房子結婚的苦衷一一道出,情緒激動的差點就掉了眼淚。工宣隊領導被他的聲情並茂的訴說所打動,立即作出決定:令老董以最快的速度讓出一間房子作為徐光輝結婚之用,並責令老董趕緊把自己的二姨送回北京原籍。至此,徐光輝的第二件好事就又不費吹灰之力的大功告成了。

房子一到手,徐光輝就急三火四的開始了布置。裏麵的木頭雙人床就不用動了,省了他不少的功夫和錢財,他還按照未婚妻的意思,找人打了一個五鬥櫥和一個大衣櫃,外加一張寫字桌,如此這般,那屋裏也就再也放不下別的什麽了。

住在二樓的人們這些日子光看見徐光輝出出進進的不得閑,可就是始終都沒有見過那個未來新娘子的身影。按理說結婚這麽重大的事情,女方怎麽著也得親臨視察,緊盯監督才是呀,人家這位倒好,真是沉得住氣的主。

那天中午,老董剛剛回家不久,正忙乎著把頭天晚上的剩飯,剩菜放蒸鍋裏回熱,樓道裏還有另外幾家也都忙著各自吃午飯的事情,誰也沒有注意,徐光輝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上了樓,身後還跟著一個人高馬大的小夥子。

“老董,老鄒,你們都忙著做午飯呢?”看見樓道裏有幾個人,徐光輝隻能禮節性的先對係裏的這兩位老教師打了聲招呼,然後又指著身後的那個小夥子說道:“這位是我的未婚妻楊怡。 楊怡,這兩位是我們係的鄒老師和董老師。”

啊,敢情那位是個姑娘呀。老董和老鄒一愣,還沒等回過神,就聽那位叫楊怡的開了口:“董老師好,鄒老師好。”哦,好渾厚,好豁亮的聲音呀。

隻見這位徐光輝的未婚妻楊怡,身高足有一米七零(過後知道,楊怡的身高是1.71米),濃眉,大眼,寬鼻,大嘴叉,肩寬腰不細,看上去比徐光輝的體重要重不少斤,她的發型很有特色,是個像男人一樣的三七分的分頭型,隻是比真正的男人們的分頭要稍稍長一些罷了,穿著極其簡單的藍褲子,白襯衫,難怪人們一個不經意就把她當成了小夥子。

“好,好。嗬嗬,來看新房來了。”老董和老鄒應酬著答道。

“是啊,光輝早就讓我來,可我們廠一直都加班,沒空。今天正好歇班,就過來看看。”楊怡很是大方。

徐光輝趕緊著用鑰匙把屋門打開,引領著未婚妻進屋觀看,過道上的人也就各自回了自己的屋,為的是眼不見,耳不聽。

“不錯,徐光輝,你這事辦的還真挺地道,看來我還小瞧你了。”楊怡的粗聲大嗓透過半掩著的房門傳到了門外,有人不想聽還真是辦不到,因為那聲音太具有穿透力了。

幾天以後,楊怡又來了。這次她不是和徐光輝一起來的,而是陪著一位個子不矮的胖老太太和一位瘦瘦的長得和她沒有幾分相像處的女孩兒一起來的。她對看見她們的人介紹說,那是她的母親和妹妹,她要在結婚前讓母親來視察一下自己的新房,看看還有什麽需要徐光輝準備的沒有。在那之後沒多久,徐光輝和楊怡的婚禮就正式舉行了。

婚禮那天,徐光輝請了樓裏幾乎所有的鄰居,隻要他們想來就都可以來,當然還有係裏的工宣隊領導和不多的同事們。屋子太小,人太多,不少人為了一睹新娘子的風采都是翹著腳尖站在門外看熱鬧的。因為是大革命時期,又有工宣隊領導在場,那些低級的咬蘋果之類的舊俗自然就不能出現,於是,在讓新娘子敬煙,發糖之後就有人大聲的提議,要新人們唱歌為大家助興。徐光輝扭捏著幾次推脫都不成,無奈,半推半就的唱了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算是交了差;輪到新娘子時,就見穿著紅衣黑褲的楊怡鐵塔一般的大大方方的往屋子中間一站,聲音洪亮地說道:“我給大家唱一段《紅燈記》裏李玉和的唱段‘臨行喝媽一碗酒’吧。”說完,就亮開了嗓門大聲唱了起來,人們一聽,立時就全傻了,這不分明就是一個男老生的嗓門兒嗎,而且比男人還男人。好家夥,這個新娘子可夠衝,夠爺們兒,以後準夠徐光輝喝幾壺的。

婚禮一過,徐光輝和楊怡的生活就算步入了正軌,一個在學校裏上班,一個在工廠裏工作,日子過得倒也平安無事。和鄰居相處的多了,說話的機會勤了,人們慢慢的對楊怡就有了更多的了解,大多數的時候,她的為人處事並不像她的外表那樣粗獷,孔武,她還是不失女人的細膩的。她十分喜歡畫畫,可以靜靜地坐在屋裏把一張畫用炭筆臨摹得惟妙惟肖;她織毛衣很有一套,各種各樣的花樣都難不住她,就因為這個原因,徐光輝的毛衣總是樓裏男人中花樣最複雜的一個。別看她粗手大腳,她可以化上好幾分鍾對著桌上的小鏡子仔細的往自己的臉上塗雪花膏,直到它們被塗抹得十分的均勻方肯罷手。

楊怡喜歡和鄰居說話,不像徐光輝那樣成天到晚的跟個老鼠似地,走路都盡量溜著邊,好像總是在有意無意的躲著鄰居們。楊怡喜歡說,也挺敢說,自己的事,家裏的事她都能說上幾句。從她的話裏人們漸漸知道了,她是在一個大家庭裏成長起來的,她的父親有幾個妻子,她的母親是其中的一個,她母親隻生了她一個,而那個看上去和她長得一點也不像的妹妹是她父親另一個妻子生的孩子。

楊怡坦誠自己看上徐光輝完全是因為他在學校裏工作的原因,她覺得他不太男人,而她自己卻恰恰相反,從小就是個假小子,喜歡在男孩子堆裏嘻嘻哈哈,還喜歡女扮男裝。對於這一點,鄰居們早已看出來了,因為每當楊怡和徐光輝說話時,楊怡的高聲大嗓和徐光輝的小聲細氣就形成了極鮮明的反差,有時人們甚至覺得楊怡才是那個丈夫,而徐光輝則更像是一個媳婦。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徐光輝還是那個徐光輝,楊怡還是那個楊怡,隻是他們之間的氣氛已不再像剛結婚時那樣的青澀,楊怡在家裏的舉動越來越灑脫奔放,徐光輝在家裏的做派越來越內斂拘謹,楊怡說話辦事總像個當家的主子,徐光輝一舉一動都像個跟班的仆人。這樣的生活倒也不失情趣和幽默,因為,一個不小心,人們就可能會看見楊怡和徐光輝鬥嘴耍貧,一邊說著,還一邊用手在徐光輝的肩膀上拍拍打打,就像大哥對小弟訓話一般,有時說到激動處,情不自禁一用力,徐光輝就會一個趔趄往後倒上好幾步。嘿嘿,好玩。

形體的不般配,性格的不合拍,男女的形象倒置卻也不妨礙徐光輝和楊怡的夫妻情意,結婚沒到兩年,楊怡就當著幾個女鄰居的麵鄭重的宣布她懷上了徐光輝的骨肉。而就在那以後不多的日子,徐光輝也當著幾個男鄰居的麵聲稱他又要搬家了。這次搬家是往一個原先的以單元為個體的教工宿舍樓裏搬,因為現在的單元房早都變成了兩家,甚至是三家合用的公共單元了。他此去是搬進其中的一個單元,和早已在那裏的另一家合住。

“條件比這個樓要好多了,在那邊,隻有兩家共用一個廁所,隻有兩家共用一個廚房,不像這裏,一層樓的人都擠在一起,太亂。”徐光輝的口氣裏帶有明顯的驕傲。不知他這次的搬家是用多少次聲淚俱下的思想匯報換來的。徐光輝,絕對絕對是個聰明人!

就和要結婚時一樣,徐光輝忙裏忙外的折騰著搬家,楊怡卻不見了蹤影,一連好多天都隻是徐光輝一個人收拾這收拾那,最後還是請了係裏的幾個男同事來幫忙,才總算挪了窩。這有什麽,很正常的事情,用張大夫的話說,那“楊怡現在可是懷了徐光輝孩子的人,怎可輕易亂動,萬一要是傷了胎氣,誰負得起那個責任。”再者說了,用老董的話說“楊怡在家裏那就是個當‘爺’的主兒,讓小的徐光輝受累那是天經地義抬舉他的事。”徐光輝在外麵聰明的淨得好事,回到家當孫子也是他該得的。

從那以後,沒有人再刻意的去想那個腦筋靈活的徐光輝,也沒有人再談起他的那個男人氣十足的妻子楊怡。幾年後,有樓裏的人偶然看見了已經變得更加虎背熊腰的楊怡領著一個小女孩在樓群之間散步,想來那必定是徐光輝的寶貝女兒無疑。

作者:spot3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山韭菜' 的評論 : 謝謝來訪!祝周末愉快!
山韭菜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問候點點。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都是時代造成的。要是在現在,隻要想買房就能買到,也就不會出現那種事情了。祝小鬆一周愉快!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nowFallingOnWater' 的評論 : 哈哈,文革極品!祝雪花一周愉快!
SnowFallingOnWater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徐很會轉空子,也比較自私,算不算現在稱的:極品?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有趣的夫妻:)隻是徐光輝為了自己有婚房趕走別人不那麽好。
謝謝點點分享,問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