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s World

五花八門身邊事,喜怒哀樂筆中行。
個人資料
spot3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由吃玉米引出的。。。

(2013-10-18 12:47:12) 下一個

玉米,又被稱之為玉蜀黍,苞穀,苞米,棒子(這“棒子”可不是中國人嘴裏常說的,對某國人的蔑稱的那“棒子”),是全中國幾乎無處不生,無處不長的一種極其大眾化(也可以說是及其貧民化)的莊農作物。現如今,全中國的玉米種植麵積有三億畝左右,那是個什麽概念?那就是說,全國十三億多人每個人平均能攤上〇。二畝多的玉米地;那就是說,你就是再窮,再吃不上肉,你最起碼還有幾根玉米棒子可以啃啃(當然了,這裏說的是假設式的均攤,有的人可能還肯不上,有的人可以多肯幾根兒)。在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黑龍江到海南,從河北省到貴州省,處處都是種玉米的基地,哪哪兒都有用玉米做成的食品:玉米麵窩頭,玉米麵發糕,玉米麵貼餅子,玉米大茬子粥管夠?烤玉米棒子,煮玉米棒子,燒玉米棒子,蒸玉米棒子解饞;黃豆玉米蹄髈湯,鬆仁兒炒玉米,排骨玉米湯,雞蓉玉米羹時尚,養顏。一句話,玉米是中國人幾百年來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食物之一。

現在的中國,除了一些偏遠的,交通不便的貧困山區以外,幾乎人人都能吃上大米白麵這些在過去統統被稱之為“細糧”的食品,北方人吃大米已不再是十分難辦的事情,每當白麵饃饃被人們吃膩了的時候,就蒸上一鍋雪白的大米飯換換口味兒;南方人也不必一天到晚總是和老米飯打交道,隻要願意,買幾斤白麵做點兒麵食,也算嚐個新鮮,倒是那過去人們飯桌上的常客,玉米,搖身一變,被冠名為“健康食品”,“綠色食品”,成了廣大人民在吃膩了精米細麵之後改善生活的一種吃食了。真正是時過境遷啊,這種在六,七十年代人們一想就厭,一吃就飽,一聽就煩,一看就夠,卻無法擺脫,無從割舍,賴以生存的東西,如今竟也能堂而皇之的在高級餐館,飯店的氣派餐桌上華麗登場了,成了有錢階層,時髦人物們在吃膩了山珍海味之餘調劑口味的養生食品。唉,早知道這玉米棒子有這麽金貴,我當年就應該使勁多吃點兒大窩頭,貼餅子之類的,也算是為自己的健康早做貢獻啊。

想當年,人們的口糧都是由國家統一規定好了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兒,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在企業單位工作的,不同工種的,不同部門的,當兵的人,老百姓們,等等等等,每個人每月的口糧訂量都是不一樣的。北方人的月口糧裏,有一大半是普通麵粉(所謂普通,就是麵裏的麥麩要比“富強粉”多,蒸出的饅頭要黑一點兒),這其中又有相當數量的粗糧,包括豆類,玉米麵等等,而剩下的一小部分就是米了,當然了,好像是隻有到了逢年過節才有幾斤好稻米,我們天津人那時還可以吃到真正的“小站稻”米,而平時就隻有“機米”,也就是南方人天天吃的老米,沒有什麽油性,吃到嘴裏幹呼呲啦。因為買回家的糧食有粗有細,所以,每天的飯就不能,也不可能都是吃米吃麵的,也因此,家裏的飯桌上就得隔三叉五的出現用玉米麵做成的窩頭,絲糕(玉米麵裏加一些堿水,再放一些紅糖在裏麵發起,然後上鍋蒸熟,吃的時候切成四方形),再或者是玉米麵菜團子(就是把大白菜的棒子切碎,用一點兒豬油加鹽調成餡兒,再用玉米麵和成的麵,忘了是燙麵還是發麵,包好,然後上鍋蒸,但是由於比較麻煩,所以媽媽很少做),而每當這時,就是我最最難過的時候。以前說過,我這人天生愛吃米,麵食中的包子,餃子,炸醬麵還可以,就別提吃玉米麵窩頭了,經常是咬一口窩頭,得用好幾口鹹菜,炒菜往嗓子眼兒裏頭送,還不見得送的下去,那嗓子眼兒細的,就跟一根繩兒似的,而一見米飯,光給我鹹菜,我就能把一碗飯迅速消滅個精光,那嗓子眼兒粗的,和下水道都有一拚。可是,窩頭也是飯啊,不吃也不行,於是乎,就讓爸爸把它們切成薄片,放在餅鐺上烤成焦黃,幹脆的窩頭片兒吃,冬天裏,就幹脆把窩頭切片直接放在火爐子的鐵圈上烤,一樣的脆,真個是,與天鬥,與地鬥,與窩頭鬥,其樂無窮。雖然我是那麽的不愛吃玉米麵做的吃食,但玉米麵粥我還是很愛喝地,而且是在第一次喝了它們之後,就把它們牢記在心了,以後每次喝玉米麵粥時,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原因是,媽媽做飯有一個規矩,不論是好吃的,還是不好吃的,都不讓一次吃個夠,就連玉米麵粥也是不能一次盡興的,美其名曰,怕吃撐了,積食。沒轍,誰讓咱不會做呢,等趕明兒咱再長大點兒,咱一定要自己做一回,還要一次喝個夠!

機會終於被咱等來了!那是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那時候的媽媽幾經把原先每天中午回家吃飯改成了中午在醫院食堂吃飯了,因為,她中午隻有一小時的休息時間,如果回家,真是有些來不及。那樣一來,中午就隻有爸爸和我二人在家吃了,基本都是頭一天晚上剩的飯,稍微一熱就解決了,隻是有一點美中不足,爸爸中午經常都是晚點下班,有時我中午下學回家了,他卻還沒有進家門,於是,我隻能一點點學著自己騰飯,熱菜,自己照顧自己之餘,也為爸爸解了猶。那一次,中午放學回了家,看見隻有剩的一點菜和幹饅頭以及鹹菜,一點兒喝的都沒有,於是就左翻右找,找出了一小袋兒玉米麵,這下行了,把平時煮稀飯的鋼精鍋放在爐子上,裏麵加了快一鍋的水,頭腦裏努力想著媽媽平時是如何做棒子麵粥的,倒也照葫蘆畫瓢真的做好了一鍋。爸爸回來還表揚了我,爺兩兒呼嚕呼嚕喝了個飽,這其中以我為首,把平時媽媽不讓管夠的帳一次都找補回來,一鍋“糊塗粥”一次全包了,丁點兒沒剩(吃貨一個,是吧)。當時隻覺得肚子撐的難受,倒也能頂過去,可是到了晚上,情況就全變了樣,胃裏翻騰的七上八下,嘴裏一個勁兒的冒酸水兒,鬧到最後,就把一肚子的玉米麵粥全都喂給了下水道,看來媽媽是絕對正確的,吃多了就得撐著,讓嘴過癮,就得讓肚子受罪。打那兒以後,好長時間,別人一提棒子麵兒粥,我嘴裏就泛酸,大有十年不喝棒子麵粥,俺也無所謂的高尚境界。

以前,總以為美國人隻是吃肉,蛋,奶之類的食品,後來才知道,敢情人家對玉米棒子還情有獨鍾呢,而且,人家種出來的棒子還甜不囉嗦,水了吧唧的,跟咱那中式老玉米豆子完全是兩碼子事,人家這棒子一咬,“噗”就滋出一兜兒水,那個嫩呀,沒比;咱那老棒子一嚼,“嘎蹦”咯了您的大牙,那個勁道呦,無敵(其實本人還是愛吃國產的玉米棒子,那叫一個香)。美國的棒子不僅水嫩,而且還四季都有,尤其是到了夏天,家家都吃燒烤,戶戶都啃棒子,弄得你都不好意思不買,好像你不買棒子不吃棒子,就是沒有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你就是一外國另類似的。剛來美國那一陣子咱傻呀,光看見鬼子肯棒子,沒見著哪裏有賣玉米麵的,很久以後才知道,人家那麽先進,能沒有玉米麵賣嗎,隻是人家不像中國人那樣賣散裝的玉米麵,還一買就是一大袋,人家把玉米麵都裝進小紙袋裏,精裝著賣,人家的“corn meal”既有黃的,又有白的,那叫一個“秀氣”。對了,前兩天我還買了一小袋黃玉米麵,用水,雞蛋和少許油攪拌成糊狀,裏麵加上泡軟了的小蝦米皮和切碎的韭菜末,在餅鐺上加油用小火煎烤,不一會兒,一張金黃的玉米麵煎餅就出鍋了,那個好吃,您一定要做一個自己嚐嚐才體會得到,隻是,有點噎人,千萬別吃多了呦,別為嘴傷了您的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鬱金香花園 回複 悄悄話 今早做的貼餅,不過我加了白麵,不錯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