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s World

五花八門身邊事,喜怒哀樂筆中行。
個人資料
spot3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津話逗你玩之“大梨”

(2013-09-06 19:28:35) 下一個

北京和天津,中國的兩大都市,同處華北平原,相鄰近在咫尺,但兩個城市的人卻無論從精神麵貌,穿衣戴帽,舉手投足,語言談吐,飲食習慣,性格愛好等各個方麵都是大相徑庭的。

北京,作為有幾百年曆史的皇城,人們自然而然的都帶著點兒“大”氣。北京人能言善辯,能說會道,每個人都很能“侃”。大多數北京人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京油子,京片子。北京男人講麵子,夠朋友,夠義氣。如果他們敢跟你“貧”,那就是看得起你。北京女人講“格調”,不是有錢就能拿到手的,你得懂音樂,知情趣,有品位,正如錢鍾書所說“西洋化的婆子,比西洋婆子更難對付”。

天津,是“天子”腳下的衛城,是九河交匯的支點,是“商賈之所匯集”的大都會。天津人豪爽,人情厚重,能說善道,被以“衛嘴子”冠名。天津男人幽默,貧嘴,善於和不同的人搭話,喜好附庸風雅,隻說自己能做到的。天津女人野性而率真,充實而不奢華,真實而不空洞,戀家情節濃厚,時不時還帶些俗氣。

我,是祖籍江蘇的北京人和不知是什麽時候撂腳山東的山東人在天津生的後代。所以,我的身上自然就融匯了江蘇,北京,天津,山東等各地人種的個性。例如北方人的豪爽俠義,南方人的精明能幹,江蘇人吃米不吃麵(炸醬麵,餃子,蔥油餅還是吃的,最煩發麵的東西),吃甜不吃辣的習俗(現在還是能吃一些辣的東西的),北京人的大氣,品味,能侃,天津人的幽默,率真和俗氣,以及山東人的豁達和實在。雖然血液裏流淌著江蘇人和山東人的細胞,但從小到大所接觸的文化卻是以身邊的京津文化為首要。時至今日,最愛看的是京味兒電視劇(因為津味兒電視劇少,又不愛看郭德鋼拍的東西,他的相聲還行。),什麽《茶館》,《大宅門》,《四世同堂》,《皇糧胡同19號》,《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小井胡同》,《我這一輩子》,《正陽門下》,《五月槐花香》,《全家福》等等。您看,我還可以說出一大串兒。最愛讀的是描寫京津兩地風土人情的小說,散文和曆史介紹。其中,最喜歡的是北京的老舍,劉一達,和天津的林希的作品。老舍,是世人皆知的一代文學巨匠,自不用說。而劉一達是近年來湧現出來的京味兒文學係列的代表人物,他的京味兒係列《有鼻子有眼兒》,《老根兒人家》,《老鋪底子》和《胡同根兒》都是極生動的作品,我都看過。現在想說的是天津的林希。林希是祖籍福建廈門,天津出生的法國歸僑。他的描寫天津市井生活的小說,例如《蛐蛐四爺》,《天津閑人》,《小的兒》,《醜末寅初》,《高買》等,都是語言生動,活靈活現,幽默風趣,貼近生活。他筆下的天津人可樂,可喜,可恨,可憐,可悲。他書中的津味兒語言運用的貼切,自如,準確,恰當,流暢。他對天津方言的理解可以說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由於我自小就生長在學校大院,對真正的津味兒文化其實知之不多。說一句您不相信但卻是事實的事:我連天津話都說不好。因為大院裏的人都是從小就說普通話,而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的語言,因此,就和大院外的天津人有了根本不同的語音上的區別。不說別人,就說我二舅,從前,他是住在天津老城裏的官銀號,估衣街一代,他自己是山東鄉音不改,可生的孩子們個個都是滿嘴的天津話。唉,扯遠了。所以,喜歡林希,是因為他的樸實,無華,生動,真實的作品;喜歡林希,是因為他對天津一如既往的熱愛,忠誠,無私和奉獻。看到城裏有不少網人都把看到的好文章與網友們一同分享,就想到為什麽不把林希的小文章和大家分享呢?!這些小段都極其短小,精悍,但又不失風趣,幽默,可以說是津味兒文化的濃縮,對了解天津人的品行很有幫助。

天津話逗你玩------林希(著)

大梨:

這“大梨”不是那大梨,那大梨可以吃,而這“大梨”卻隻能吹,聽明白了嗎?這“大梨”是吹“大梨”的“大梨”。

吹“大梨”,俗稱是吹牛皮,天津人謂之說大話,既然天津人自稱是“衛嘴子”,那麽不說大話,似也有失天津人“衛嘴子”的品位。所以,說大話,在天津絕算不得是什麽過錯,而且天津人曆來認為誰能把大話說圓了,誰就是英雄好漢。天津人愛聽人吹大梨,天津人自己也愛吹大梨。

天津人為什麽把吹牛皮說成是吹“大梨”呢?有據可查,天津有一種吹糖人的小生意,把飴糖放在小火爐上,有小孩來買的時候,就拽出來一小塊,捏一捏,再放在嘴上把它吹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而此中最省力的一種形狀,就是把它吹成一個小圓球,然後再捏一下,說它是個什麽東西呢?就說是一隻大梨。於是人們就把說大話的人,比作是吹“大梨”了。

天津人為什麽要吹大梨?生存需要。鄉下人用不著吹大梨,你家二畝地,我家也是二畝地,你家一頭牛,我家也是一頭牛。你說你家裏有金山銀山,我可以到你家裏去看看,你家裏有幾條板凳我都知道,更何況什麽金山銀山。天津人就不一樣,天津人在大街上遇到一起,靠的就是吹大梨,誰的大梨吹得玄,誰的大梨吹得圓,誰就能把人鎮住。鎮住別人有什麽好處?鎮住別人,你就自己吃獨食了。天津城小人多,大家全搶一碗飯,你不吹著點,別人能讓你多吃一口嗎?可是,吹破了怎麽辦呢?吹破了也沒關係,一走了之。天津人就找不著你了,這時你再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吹,說不定又吹出了名堂。

天津人吹自己,吹什麽呢?當然是吹自己的能耐。“知道我是誰嗎?家門口子,你也打聽打聽,這爺們兒不是好惹的”。一下子就把對方嚇住了,再看你人高馬大,就更沒有人敢惹你了。有什麽便宜就由你一個人獨撈吧,誰敢和你爭啊?吹“大梨”,作為一種生存的手段,本來也無可非議。一把椅子好多人坐,這時候就看誰能吹了,能吹的人把不能吹的人鎮住了,這把椅子就歸他坐了,別人就要站著。你吹不過人家,你就要看著人家坐在椅子上,而你自己卻隻能站在一邊,什麽便宜也沾不上。你說說遇上這種事,不吹著點行嗎?

其實,吹大梨也不一定就是壞事,有時候吹大梨還能緩和一下社會矛盾。一樁什麽事,雙方爭執不下,這時候其中的一方吹了一下大梨,一下子把對方鎮住了,對方再不和他爭了,由此,這場摩擦也就算了結了,否則說不定還真會動了拳腳呢。

天津人雖然愛吹大梨,但天津人最看不起“大梨”,說到一個人說話不沾邊兒,大家就會說這個人是“大梨”,而且,“大梨賺財迷”,誰相信大梨,一準上當。

大梨吹得太玄了,天津人說那是滿嘴食火。“食火”,是一種病,吃得多了,消化不良,虛火上升,胡說八道,滿嘴胡拉天,光說一些沒邊兒的話。過去有一個笑話,說一個天津人對人說那天下雨,他沒帶傘,走過一條馬路,大雨淋濕了他“禮服呢的鞋麵,淋濕了一雙雪白的洋襪子,更淋濕了明緞的褲子,陰丹士林布的洋布大褂,外麵是火狐腿的反毛皮大氅,西洋綢的白圍巾,還淋濕了一頂法蘭絨的大禮帽,淋濕了金絲眼鏡,德國大煙鬥,淋濕了瑞士琺琅大懷表,就是沒淋著我這滿口的大金牙”。

你說說,這號爺是不是滿嘴食火?

也許有人會說,那多是過去的事了,新一代人務實,再也不吹大梨了。有一天,一位朋友帶我到一家大賓館長見識,走進一個雅間,就看見幾位成功人士圍桌款款而坐,幾句寒暄,坐在一旁,聽他們說話。這位爺說,他們公司派他到中國來,就是談判中國全部石油的開采業務;那位爺說,他剛剛做成了一筆生意,把俄羅斯,美國在空間的十幾顆衛星買下來了,明年創辦外星旅遊。我的天,食火真是越來越大了,光是大梨,已經不夠吹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頤和園' 的評論 : 您好!那是網上找的照片,我的點點是澳大利亞牧羊犬的混血。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點兒妹妹,圖片中的狗狗是您的寶貝嗎?挺可愛的。
說事 回複 悄悄話 "性格愛好等各個方麵都是大相徑庭的" 老兄"大梨"了.
"對了解天津人的德性很有幫助" 熟悉天津的人是不會這樣寫的.
老兄筆下的天津是"二舅"周圍的天津.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