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停在你身後》 (短篇小說)
1. 偶然的風和日麗
清晨,新加坡的陽光透過高樓間隙灑落,映在一輛深藍色阿斯頓·馬丁的車身上,泛起流暢的金屬光澤。
拜倫醫生緩緩摘下墨鏡,修長的手指順勢撫了撫西裝的袖口,目光沉靜地掃過伊麗莎白專科醫院的大門。他喜歡每天這個時刻——安靜、秩序井然,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醫生早!”襲人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如清晨的第一縷風鈴,輕快而明亮。
拜倫微微一笑,眼神溫和:“早,襲人。”
然而,這一天,本該風平浪靜的診所,卻迎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風暴。
門推開,一個女人走了進來,微笑如舊,卻讓拜倫的世界在瞬間失去了平衡。
戴芳妮。
她穿著一襲象牙白的連衣裙,鎖骨處點綴著一顆精致的珍珠吊墜,微卷的長發隨意披散,眼眸溫柔而疏離。
拜倫的目光定格在她臉上,時間仿佛靜止,腦海深處,一道塵封已久的記憶被微光喚醒——她像極了他年少時的遺憾。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院。
那個總是穿著精致羊絨外套,笑容如晨光般明媚的女孩,珍妮。
她是印尼富商的千金,而拜倫,隻是一個靠獎學金苦讀的寒門學子。
他無法靠昂貴的西裝吸引她,隻能在實驗室裏埋頭鑽研。
• 在別的同學去酒吧放鬆時,他一個人背誦《格雷氏解剖學》。
• 在醫學院的模擬考試中,他總是第一個交卷,成績穩居前列。
• 他參加全國性的醫學競賽,在500人中奪得第一名,贏得了教授們的青睞。
在無數個夜晚,他在圖書館的台燈下熬紅了眼,心中默念:等我站在世界的頂端,她會看見我。
但她終究沒有回頭。
而此刻,站在他麵前的戴芳妮,竟讓他有了一種錯覺。
或許,這一次,他不會再錯過。
2. 初遇的心雨
清晨的陽光透過診所落地窗灑進來,映在淺色的木質地板上,泛起溫暖而柔和的光暈。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咖啡香,偶爾有護士低聲交談,整個空間安靜而井然有序。
拜倫坐在診桌後,修長的手指翻閱著病例,目光專注,神色沉靜如常。直到門被輕輕推開,一道溫柔的嗓音打破了片刻的寧靜——
“拜倫醫生,我是朋友推薦來的。”
他下意識抬眸,目光落在眼前的女人身上。
象牙白的連衣裙襯得她的氣質更加柔和,鎖骨處點綴著一顆精致的珍珠吊墜,微卷的長發隨意披散,眼眸澄澈卻透著一抹疏離。她靜靜站在那裏,嘴角帶著淺淡的微笑,整個人像極了風過湖麵,溫柔而輕盈,卻又不留痕跡。
戴芳妮。
他的指尖微微收緊,心髒仿佛被什麽輕輕敲了一下,泛起一絲微妙的震動。
他穩住心緒,語氣依舊平穩而克製:“請坐。”
她輕輕點頭,在他對麵的椅子上坐下。
拜倫拿起病例,翻閱的動作一如往常,可唯有他自己知道,手指的節奏,比平時慢了一拍。
片刻後,他開口:“有什麽不適?”
戴芳妮微微一笑:“醫生,我隻是來做例行檢查。”
他點點頭,目光落回病例上,努力讓自己保持一貫的冷靜與理性。然而,他能感覺到,她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又若無其事地移開。
他從不相信“命運”這個詞,但這一刻,他不得不承認,有些相遇,的確帶著某種無法言喻的宿命感。
一旁的襲人,站在護士站後,靜靜觀察著這一幕。
她的目光如炬,早已敏銳地捕捉到拜倫的異常。
等到戴芳妮起身離去,拜倫輕輕合上病例,正要在診斷記錄上簽名,手中的筆卻無聲地滑落在地。
襲人抱著胳膊,倚在門框上,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調侃道:
“醫生,你的傘,怕是撐不住了。”
拜倫沒有抬頭,修長的手指撿起筆,神色依舊平靜,聲音低沉:“專心工作。”
可連他自己都知道——他的心,已經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心雨淋濕了。
3. 傘與雨的賭約
幾周前的夜晚,襲人端著兩杯咖啡推開拜倫的辦公室門。
“醫生,我有件事得和你說清楚。”
“什麽事?”
襲人坐下,抿了一口咖啡,眼中帶著狡黠的笑意:“記得那輛藍色瑪莎拉蒂嗎?你常停在KPO夜店外,我就在那兒當收銀員。”
拜倫微微皺眉:“然後呢?”
襲人笑了一下:“後來,我申請來你診所工作——因為覺得你可能會是我未來孩子的爸爸。”
拜倫被這直白的話逗樂了:“真敢想。”
襲人眼睛一眨:“我是個不婚主義者,但我喜歡小孩。”
拜倫搖頭失笑:“所以?”
襲人雙手一攤,狡黠道:“所以,我和自己打了個賭——‘你若打傘,我便下雨’。醫生,你是有職業操守的,不能對患者動心,可如果你真的動心了,那你得兌現賭約……”
拜倫挑眉:“賭約?”
襲人微微一笑,指尖輕點桌麵,緩緩道:“去開個房,醫生,我們來一場‘雲雨’。”
空氣瞬間凝滯。
拜倫放下手中的文件,意味深長地看著她:“那我們現在就去?”
襲人怔了一下,隨即大笑:“拜倫醫生,你果然也有風流的一麵。”
她眨了眨眼,笑意加深:“不過……你真的願意嗎?”
拜倫輕輕歎息,起身走到窗邊,語氣低沉而平穩:“襲人,有些雨,就算下了一整夜,也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他轉過頭,看著她:“而有些雨,一旦落下,便會泛濫成災。”
襲人收起笑意,凝視著他,輕聲道:“拜倫,我隻是想讓你明白,你的人生裏,總要有一次放肆,總要有一場不會後悔的雨。”
4. 摩天輪上的誓言
那一夜,拜倫的傘,終究還是撐開了。
新加坡的夜色如墨緞般深邃,摩天輪的光環緩緩旋轉,在城市的天際線上勾勒出一抹浪漫的弧度。濱海灣的水麵倒映著璀璨燈火,街道上車流如織,燈光在高樓玻璃幕牆間交錯反射,宛如一座被點亮的未來之城。
拜倫牽著戴芳妮的手,踏入摩天輪的玻璃觀景艙。四周環繞著柔和的燈光,空調送來的微風輕輕拂過,讓這座漂浮在半空的世界顯得更加寧靜。
艙門緩緩關閉,機械臂輕微震動,摩天輪開始升起。
拜倫站在艙內的一角,遠遠避開雙人自拍的角度,隻在光線最溫柔的瞬間,替戴芳妮拍了一張照片——她靠在透明玻璃前,微微側身,長發輕輕拂過肩頭,眼神遙望遠方,宛如一幅極致的畫。
他望著手機屏幕上的照片,低聲道:“你看,所有的路燈都像是為你點亮的。”
戴芳妮輕輕一笑,目光卻未曾收回,而是凝視著遠方那片華燈璀璨的城市。片刻後,她轉過頭,看著拜倫,眼中有幾分猶豫,也有幾分難言的複雜情緒。
“拜倫……你知道我有家庭的,對嗎?”
拜倫的指尖微微一緊,卻沒有鬆開她的手。他隻是沉靜地看著她,語氣溫柔而堅定:“我知道。但我不在乎。”
摩天輪繼續上升,觀景艙緩緩攀至165米的高空,相當於42層樓的高度。在這裏,一切塵世喧囂都被甩在了腳下,整個新加坡宛如微縮在腳下的星河,一切都近在咫尺,卻又觸不可及。
城市的地標依次浮現,濱海灣金沙酒店在夜色下宛如一座現代神殿,魚尾獅公園靜靜佇立在水邊,皇後坊、萊佛士坊的燈火輝映在新加坡河上,流光溢彩,如夢似幻。而更遠處,聖淘沙島的海岸線在朦朧夜色中依稀可見,甚至在極為晴朗的夜晚,還能隱約望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輪廓。
戴芳妮緩緩收回手,低頭看著掌心,仿佛那裏還殘存著拜倫指尖的溫度。
她輕聲道:“有些承諾,不是說了就能實現的。”
摩天輪在最高點短暫停留,城市的燈火在他們腳下鋪展成一片璀璨銀河。可在這一刻,戴芳妮的心,卻沉入了更深的漩渦。
摩天輪緩緩下降,世界在他們眼前回歸現實。
等艙門重新打開,微風湧入,一瞬間仿佛帶走了方才那片高空的靜謐與熾熱。
拜倫沒有再多問什麽,也沒有再強求什麽。他隻是靜靜地望著戴芳妮,仿佛想把這一刻的她,連同這座城市的燈火,一起刻進心底。
5. 飛往巴黎的夢
在新加坡摩天輪不遠處,一家隱藏在高樓間的模擬飛行中心,以仿真技術讓人體驗翱翔天際的浪漫與刺激。玻璃幕牆外,璀璨的城市燈火倒映在天際,仿佛無數微光編織的星辰。
拜倫牽著戴芳妮走進中心,溫暖的燈光映照在她象牙白的連衣裙上,微卷的長發在肩頭滑落。她的目光在四周流轉,帶著一絲好奇:“你怎麽會想到來這裏?”
拜倫揚唇一笑,手指敲了敲模擬艙的金屬機身:“既然暫時無法真正帶你飛去巴黎,那就先來一場夢幻之旅。”
他們坐進駕駛艙,四周環繞的高清屏幕瞬間點亮,逼真的儀表盤、緩緩啟動的渦輪引擎、耳邊細微的電流嗡鳴聲……一切都讓人恍若置身現實航班。
拜倫熟練地操控著駕駛杆,屏幕中的新加坡漸漸在腳下縮小,城市的燈火匯聚成璀璨的銀河。
“機長先生,您還隱瞞了一項技能?”戴芳妮偏頭,唇角浮現一抹輕笑。
“別擔心。”拜倫睨了她一眼,語氣帶著幾分戲謔,“我可不想讓你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模擬飛行事故受傷的乘客。”
畫麵切換,萬裏雲層被撕開,夜幕下的巴黎浮現眼前——埃菲爾鐵塔流光溢彩,塞納河沿岸的街燈在水麵投下斑斕倒影,蒙馬特高地的光影搖曳,如一幅溫暖的印象派畫作。
戴芳妮靜靜望著屏幕,眸色在微光下顯得深邃而溫柔。
拜倫側過身,低聲道:“我們應該去真正的巴黎。”
她指尖輕輕拂過屏幕上的巴黎夜景,目光如水,聲音柔得像一縷歎息:“有些地方……隻能存在夢裏。”
拜倫望著她的側臉,心中微微一震。
窗外的城市依舊璀璨,可他的世界,在這一刻,竟有些恍惚。
6. 紅燈碼頭的風雨夜
新加坡的夜,仿佛被精心調製成一杯微醺的雞尾酒——燈火是琥珀色的朗姆,微風是輕柔的蘇打,河麵波光瀲灩,攪動著空氣中若有若無的茉莉香氣。
遊船緩緩滑過新加坡河,水麵映照著克拉碼頭的五光十色,宛如城市在微風中輕輕顫動的心跳。遠處,爵士樂從酒吧裏流瀉而出,伴隨著雞尾酒碰撞杯壁的清脆聲,輕輕揉進這座不夜城的夜色裏。
戴芳妮靠在船欄上,微風拂過她的發絲,幾縷調皮地貼在臉頰,她抬手別至耳後,露出流暢的側臉輪廓。夜色下,她的眼眸幽深,仿佛盛著整片星光。
拜倫望著她,微微一笑,脫下自己的外套,為她披上:“夜風涼。”
她低頭看了一眼,嘴角彎起:“你總是這樣,習慣性地照顧別人。”
拜倫的目光在她臉上流連,語氣輕柔而堅定:“不是所有人,隻有你。”
她指尖摩挲著外套的衣角,沉默片刻,忽然輕聲道:“拜倫,你明知道……這不會有結果。”
拜倫低低一笑,聲音沉穩而溫柔:“有些事,我不想去想結局。”
他緩緩伸出手,輕輕握住戴芳妮的手,指尖微微一顫,仿佛將整個夜色的溫度都揉進了這個動作裏。
她微微一震,目光落在兩人交握的指間,風從河麵拂過,帶著淡淡的潮濕氣息,她輕輕一笑,眼底卻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遊船靠岸,他們緩步走下甲板,漫步在紅燈碼頭的石板路上。
相比起克拉碼頭的喧囂,紅燈碼頭更隱秘,更優雅,也更富故事感。這片曾是新加坡早期移民登陸的碼頭,如今依舊保留著30年代的建築風格——殖民地風格的拱門、帶有舊式木窗的磚牆,複古與現代交織,讓夜色中的街巷透著一抹懷舊的浪漫。
他們走進一家露天咖啡館,坐在靠河的位置。昏黃的燈光灑在木質桌麵上,拜倫點了一杯黑咖啡,戴芳妮則要了一杯Negroni——一款苦中帶甜的雞尾酒,琥珀色的酒液映著她纖長的手指,優雅得像一幅油畫。
她輕輕攪動杯中的檸檬片,目光望向遠處的Lantern 天台酒吧。那裏是新加坡最具標誌性的Rooftop Bar之一,站在那裏的露台上,可以俯瞰整個濱海灣,感受腳下燈火流動的璀璨夜色。
“你知道嗎?”她忽然開口,聲音柔得像一縷風,“小時候,我一直以為,長大後的愛情應該是轟轟烈烈的,像電影裏那樣。”
拜倫低笑:“然後呢?”
“後來才發現,現實裏的愛情,更像是一杯雞尾酒。”她抬起酒杯,晃了晃杯中的酒液,光影在琥珀色的酒麵上流轉,仿佛河麵的粼粼波光。“苦的、甜的、烈的、微醺的……交織在一起,最終成為一種複雜的滋味。”
拜倫微微傾身,望著她,語氣不疾不徐:“那麽,這杯酒,你後悔喝了嗎?”
她垂下眼眸,指尖輕輕敲了敲杯沿,嘴角揚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微笑:“後悔?有些酒,再烈,也值得一醉。”
夜色正濃,風穿過紅燈碼頭的街巷,帶著河水的濕潤氣息,輕柔地拂過他們身旁的霓虹燈光。
他們沿著河畔繼續漫步,經過一家清吧,路過一間節奏狂躁的夜店,又偶然瞥見一家隱匿在巷口的網紅西餐廳。這裏的每一處轉角,仿佛都藏著驚喜。
高空之上,濱海灣金沙酒店的 CÉ LA VI 俱樂部酒廊,依舊是這座城市夜空中最璀璨的一抹燈火。
戴芳妮抬頭,目光落在那座200米高的天際酒吧,輕輕說道:“如果你想體驗最極致的新加坡夜生活,那一定要去那裏。”
拜倫看著她,嘴角微微上揚:“那你想去嗎?”
她轉過頭,夜色映在她的眼眸裏,如同一片無垠的星河。
風輕輕吹起她的發絲,她微微一笑,語氣輕柔又神秘:“或許吧。”
有些愛情,如遊船夜行,短暫卻迷人;
有些情愫,如高空微醺,微妙而難測。
而這一夜,究竟是沉醉的開始,還是清醒的告別?
誰也不知道。
7. 她的過去,他的救贖
愛情,很多時候不僅是情感的交織,更是一種試圖填補彼此裂隙的衝動。
拜倫不僅僅是愛戴芳妮,他想幫她。或者說,他想讓自己成為她生命裏那個可以卸下防備、無需堅強的避風港。
她是新加坡本地原生家庭的長女,身上背負著太多責任。從小到大,她習慣了獨自承擔,習慣了把最好的留給家人,把委屈藏在最深的角落。她的人生,從來沒有過真正的任性。
她的妹妹天資聰慧,夢想成為一名畫家,最想就讀的,是新加坡最負盛名的拉薩爾藝術學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然而,昂貴的學費對於戴芳妮的家庭來說,始終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她原本計劃著再多努力幾年,等到資金充裕,再去為妹妹鋪平這條路。可她不知道的是,拜倫早已悄悄替她完成了這一切。
那天夜裏,戴芳妮回到家,妹妹雀躍地撲過來,手裏揮舞著一封錄取通知書,眼裏閃著淚光:“姐姐!我的學費已經繳清了!學校說有人幫我支付了全額獎學金!”
戴芳妮一愣,心底忽然湧上一種複雜的情緒。
她翻遍了所有的可能性,最後,幾乎是下意識地撥通了拜倫的電話。
電話接通,她的聲音有些微顫:“是你,對嗎?”
電話那頭,拜倫的語氣一如往常的平靜:“如果你是指那封錄取通知書,那應該是我。”
她閉了閉眼,指尖緊握著手機,聲音低啞:“你為什麽……?”
拜倫頓了頓,淡然一笑:“因為你一開口就是‘妹妹的夢想’,而從未提過‘自己的願望’。”
他太了解她了。了解她的隱忍,了解她的責任感,了解她明明向往自由,卻總是選擇把自己困在現實裏。
他不忍心讓她再做一回犧牲。
電話那頭沉默了許久,隻有微弱的呼吸聲透過電波傳來。
最終,她輕輕歎了一口氣,低聲道:“你這樣做……讓我很矛盾。”
她不是不感動,隻是害怕。
害怕他對她的好,終有一天會變成無法承受的債務。
害怕他拚盡全力想成為她的依靠,而她,卻永遠無法給出一個完整的回應。
那晚,戴芳妮站在窗前,夜風輕拂,遠處的城市燈火璀璨,溫柔卻也帶著一絲遙不可及的冷意。
她輕輕閉上眼,心裏湧上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這場感情,到底是她的幸福,還是他的救贖?
她不知道。
8. 命運的反噬
命運從不需要太多鋪墊,它總是冷酷而精準,一瞬間便能讓所有精心構築的世界轟然崩塌。
他們的一切,被一張照片摧毀。
那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午後,陽光透過診所的玻璃幕牆灑落,映在大理石地麵上,泛起溫暖的光暈。拜倫正專注地翻閱病例,直到襲人猛地推開辦公室的門。
“醫生,出事了!”她的語氣難得帶著一絲焦灼。
拜倫抬起頭,看見她手裏攥著一封剛送到的律師函。
他接過來,指尖摩挲著紙張的邊緣,目光微微一沉。
照片。
戴芳妮的丈夫,在辦理離婚的過程中,雇了私家偵探跟蹤她,並拍下了她和拜倫在一起的畫麵——河畔的漫步、摩天輪上的深情對視、紅燈碼頭的夜風輕拂……每一幀都捕捉到了曖昧的微光,每一張都能成為傷害他的證據。
律師函的措辭精準而鋒利——如果不支付一筆巨額賠償,這些照片將被公之於眾,讓他身敗名裂。
拜倫緩緩合上信件,指尖微微收緊。
他深知,作為一名專科醫生,職業操守是不可逾越的底線。一旦上法庭,他必須回答每一個問題,而法律的規則是——醫生不能撒謊。
如果他承認,他的事業將毀於一旦;
如果他否認,他將失去作為專業人士最重要的“正直”——而那意味著,他不配繼續執業。
這是他無法逃脫的死局。
襲人看著他沉默不語,忍不住按住桌角,聲音壓低:“醫生,趕緊擺脫她!你會毀了自己!”
拜倫沒有抬頭,隻是輕輕地笑了一下。
“可我還是深愛著她。”
他的聲音很輕,卻透著無法撼動的堅定,仿佛麵對的不是一場危機,而是一場他早已接受的宿命。
襲人盯著他,眉頭皺得更深,許久後,她長長地歎了一口氣,低聲喃喃:“醫生,你真是個瘋子。”
她知道他已經做出了選擇,而她也知道,愛情,從來都是世上最不講道理的東西。
窗外,新加坡的城市燈火依舊璀璨,可在拜倫的世界裏,一場風暴已經悄然成型。
9.戴芳妮的拒絕
戴芳妮終於找到拜倫,沉默許久,低聲開口:
“拜倫,我們不能繼續了。”
他的心驟然一緊,眼神中透著未及收斂的熾熱:“為什麽?是那封律師函?我可以處理……”
她輕輕搖頭,聲音微顫,如風中搖曳的燭光:
“拜倫,你知道我最害怕什麽嗎?”
她深深凝視著他,淚光在眸底浮現,卻終究未曾落下。
“我害怕,你傾盡一切,而我,卻無法給你真正的未來。”
她的唇角浮現一抹苦澀的微笑,終於道出了藏在心底最深處的答案——
“我從未想過與你共度餘生。因為我畢竟不是你的珍妮。”
“你終有一天,會厭倦我的神似,而遺憾於我的‘非’。”
“而對我而言……我隻是,在這場雨裏,尋了一處可以暫時避風的地方。”
她的每一句話,都是一把溫柔而殘忍的刀,割裂著拜倫的幻想。
他怔然站立,仿佛整個人被暴雨吞沒,連靈魂都被衝刷得無處遁形。
10. 巴黎的遺憾
巴黎的夜,總是浪漫的。可浪漫,從來都是殘酷的。
塞納河畔,夜色溫柔,微風拂過水麵,帶著遠方街頭藝人悠揚的琴聲。石板小徑上,偶爾有戀人依偎而行,耳語著隻有彼此才能聽懂的情話。橋上的路燈投下暖黃色的光暈,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麵上,如碎金般漂浮,卻觸不可及。
拜倫靜靜站在橋邊,目光落在手中的一張機票上。
飛往巴黎,商務艙,兩人。
紙張被他反複折疊,指尖用力,邊角微微卷曲,褶皺蜿蜒成一道道淺淺的裂痕,像極了他心上未愈合的傷口。
如果那天,他們真的登上那趟航班,結局會不會不同?
他不知道。他隻知道,那張機票始終未曾被兌換,而他此刻的巴黎之行,也已毫無意義。
他緩緩走進河畔的一家咖啡館,選了一個靠窗的角落坐下。侍者走來,他隨口點了一杯拿鐵,目光落在杯沿,指尖輕輕摩挲著溫熱的陶瓷杯壁,感受那抹殘存的暖意。
咖啡的苦澀混合著空氣中微冷的潮濕,他忽然想起戴芳妮曾說,現實裏的愛情更像是一杯雞尾酒,苦的、甜的、烈的、微醺的……交織在一起,最終變成一種複雜的滋味。
那麽,他們的愛情呢?
是苦的,還是甜的?是烈酒般熾熱,還是終究隻是一杯冷卻的咖啡?
他輕輕歎了口氣,抬眸望向窗外。
然後,他看見了她。
戴芳妮。
她挽著一個陌生男人的手臂,緩緩走過街角,微風揚起她一縷發絲,她輕輕一笑,眉眼間依舊溫柔恬然,像極了記憶中某個璀璨的瞬間。
她的身影從玻璃窗前掠過,短暫得就像風吹落的一片花瓣,不帶絲毫停留。
拜倫的心仿佛被無形的手狠狠揪緊,卻沒有追上去的理由。
他怔怔地望著窗外,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像是在嘲弄自己,或是在感慨命運。片刻後,他低下頭,手指緩緩收緊,掌心裏的咖啡杯,幾乎被他攥到泛白。
愛情的雨季,並不總有彩虹。
有些雨,落下時熾熱滾燙,
可最終,還是消散在時光的風裏,
不曾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