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再談博客、微博、碎片化、社交媒體

(2012-10-26 00:47:09) 下一個

我雖然寫了好幾年的博客,但還算不上老一輩的博客主,尤其是當閱讀教英語的李笑來、賣棗的語文老師王佩、資深網絡寫手和菜頭他們的博文時,深知自己的博客幾斤幾兩。比如和菜頭,隨便一件小事都能天南地北、洋洋灑灑地扯上上千字,最難能可貴的還在於依然耐看。

不過他們都擁抱變化,在微博如火如荼的今天,他們或用國內微博、或用牆外的Twitter在玩轉著互聯網,似乎不再把博客看得那麽重,反正140個字的微博寫起來容易,傳播得還快,最適合意見領袖們。

博客、微博、碎片化、社交媒體

泡網的Nana看到和菜頭的Blog日漸荒廢,寫了一篇很長的博文《尺度決定態度》做批評,希望和菜頭能夠繼續寫博客,文章寫得長一點。和菜頭於是長文一篇《擁抱變化—回Nana的話兼談文藝、意見和IT》做以回應,其中談到:

140字的微博救火時候比一篇長博文更重要——不見得140字比1400字價值低。要知道,重要的信息往往是最簡短的。房子著火,那個用200字呼救的家夥一定會葬身火海,但是那個大喊“救命”的家夥卻可能幸存,因為他傳遞出了最重要的信息。

和菜頭忘了說明一點,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會碰到火災的事情。

然而,微博並不是完美的,至少在深諳時間管理的李笑來和懂得閱讀的王佩看來是這樣的,因為他們都曾經試圖戒掉Twitter, 但後來又以這種或那種形式重新回到了Twitter的懷抱,社交媒體的魅力還就是大。

現在輪到了和菜頭,他最近談到了微博時代帶來的碎片化生存讓他碎片化低能,低能得讓他無法讀書。甚至這些碎片化生活讓他重新認識到:

140字可以做到相同的事情,但是我更願意用8000字加5張圖片的力量。

和菜頭最近又開始勤寫博文了,風格依然如故。王曉峰博客曾說:博文寫得較勤快的人有心理問題。這條結論是否科學無從證偽,但至少說明,和菜頭在思考了。

不知道我的朋友中還有多少人熱衷於刷微博?是不是生怕錯過任何重要的信息?土木壇子也玩兒微博等社交媒體,不過我的大部分微博內容都是自動轉發的博客鏈接,如果你想在微博上聯係我,我可能真的沒有辦法迅速回複你。

我的大腦進化很慢,還跟不上亂哄哄的微博。劉未鵬曾總結說:人類科技發展過於快了,我們的大腦進化還跟不上。我算找到了我的大腦不夠發達的安慰理由。

關於博客、微博、社交媒體、互聯網的問題,我曾經在“珍愛生命、遠離網絡”和“博客和微博社交工具的區別”中思考過,是謂再談。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