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鋼琴家

(2025-04-15 15:59:53) 下一個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有人問我:「郎朗是不是世界第一的鋼琴家?」
我想了想,笑笑回答:「世界第一的鋼琴家,應該是行銷部門的第一名。」
這不是酸。也不是看不起。
而是——古典音樂這件事,本來就很難有「世界第一」的。
運動場上,我們習慣有世界第一:
最快的跑者、最強的拳王、最高分的球隊。
但音樂不是比賽。
尤其古典音樂,更不是。
古典音樂不是「這首彈最快的人最好」,
也不是「觀眾最多的人最厲害」。
它比較像一場很長很長的對話。
有人用力多一點,有人細膩多一點;
有人奔放一點,有人內斂一點。
古典音樂的世界,不是隻有高下,更多是風格。
我很佩服郎朗。
他是極少數能把古典音樂推進流行市場的人。
他的專輯賣得好,他的演出充滿話題,他和各種品牌合作,他懂得站上舞台,也懂得走進媒體。
但這能說他是世界最好的鋼琴家嗎?
我覺得——他是世界上「最會活用自己優勢」的鋼琴家之一。
他有商業頭腦、有企劃力、有舞台魅力。
但如果回到鋼琴家的傳統標準,他當然不是所有人心中的「第一」。
王羽佳(Yuja Wang),彈琴速度快,技術爆棚,造型大膽,是當代古典音樂界最吸睛的鋼琴家之一。
但她的演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有人愛她的狂野,有人覺得她少了點內斂。
李雲迪呢?早年拿下蕭邦大賽冠軍,風格偏浪漫派,技術也很穩。但後來的人生與演奏發展,卻不像郎朗、王羽佳那麼國際化。
這些鋼琴家的存在,告訴我們:
古典音樂世界,不是「誰打敗誰」,而是「誰走出了自己的樣子」。
那古典音樂到底該看什麼?
看銷售量?
看排行榜?
看IG粉絲數?
這些都能看,但不能隻看。
因為古典音樂,說到底,是要回到音樂本身。
問問自己:
聽了舒服嗎?感動嗎?能帶我進入音樂的世界嗎?
那個感動,是超越數字的。
我知道很多台灣人會羨慕中國有人像郎朗這樣站上國際舞台。
但我反而覺得——台灣最強的不是流量,是「安靜做音樂的力量」。
台灣有很多很好的鋼琴家、音樂家,他們未必有郎朗的流量,但有細緻的詮釋,有自己的想法,有慢慢耕耘的信念。
這些力量,很古典。也很台灣。
最後我想說——
古典音樂如果真的要比「世界第一」,
那個標準也不在舞台上。
標準,可能在你一個人晚上,安靜聽一首巴赫的時候,
在你走過低潮,突然被貝多芬的一段旋律打動的時候。
古典音樂不是世界第一的比賽。
它是世界唯一的陪伴。
郎朗是世界第一嗎?
王羽佳是最厲害嗎?
李雲迪是最感動人的嗎?
我想,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但沒關係。
古典音樂,本來就不是要說服所有人。
它隻是靜靜在那裡,
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旋律。
這,才是古典音樂最迷人的地方。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