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和小馬

2005年小可九歲了,小馬也四歲了。笨媽媽和兩個兒子一起成長,有快樂也有煩惱。為了記憶也為了自我陶醉一下。
個人資料
正文

我是“美式裝備”的擁護者

(2005-12-07 07:04:49) 下一個

 

我們家兩兒子都是從小戴紙尿布,也從未把過尿;兩歲左右都摘掉了尿布,晚上也不用,幾乎沒有什麽意外,很少幾次而已。

所以我說我是“美式裝備”的擁護者,而且我從來就持這麽個觀點:紙尿布是我們這個時代給做父母的最大的解脫,我們做父母的也是最大的受惠者,而不是孩子。

練“中國功夫”就是練家長,其實不符合小孩子心理生理發育。要想入段,甚至成“大俠”,不是那麽容易的。不然我們為什麽要發明開襠褲?為什麽兩三歲的孩子還到處拉撒?孩子做不到,家長管不過來,所以才有此無奈之舉。

沒有做過統計,但我覺得訓練脫尿布成功比例還是很高的(沒見過脫不掉的),也比給孩子把屎把尿容易的多。關鍵在家長,既然用了洋槍,就得學習洋思想洋辦法。不能土法上馬,或者土洋結合,主要是不能強製孩子。

我們養孩子沒有老人幫忙,就照書本來,關於在這方麵如何訓練孩子,一般育兒書中都有詳細介紹,什麽年齡開始,怎麽開始,會遇到什麽問題困難,怎麽應付,真是應有盡有。建議遇到問題的媽媽找找書看看,能提前預習更好,不是所有的情況都能趕上,至少心裏也有個準備。

就我們的經驗,很簡單(當然我們可能好有運氣):

第一 要等孩子有一定年紀

一般是兩歲左右,能趕上熱天最好。一是孩子膀胱有一定的儲存量,兩次上廁所之間有一定的間隔。二是孩子能自己上樓梯,說明他腹部那部分的肌肉發育得足夠強了。因為,不光孩子要有大小便的意識,還要孩子能有能力憋住一段時間,至少得走到地方吧。

第二要循序漸進還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

原則嘛,先小便再大便,先白天再晚上。大人要有耐心,對孩子要鼓勵。

我們先是讓孩子熟悉POTTY,他願意拉裏麵更好,不然不強迫,隻是引導。這要有一兩個星期。然後白天在家時取下尿布,出門睡覺還戴上,隔一個小時去試一回,也就是兩三天的功夫。當然以後還要監督提醒孩子,不然他老忘。如有意外,也應該鼓勵孩子,決不能打罵。如果連著三四天,午睡尿布不濕,午睡就不再用尿布;連著三四天,一夜尿布不濕,夜裏也就不再用尿布。算下來得一個月的功夫吧。

當然孩子和孩子不一樣,法國有理論說男孩子要等到三歲晚上才能摘掉尿布。我們是一下子就都不用了。我也有同事,女兒三歲才不用尿布:孩子沒那意識,大人也不強迫,隔段時間再試試,不然就再等等。

另外我們老大練了兩回。第一次二十個月左右,因為我要換工作,找房子搬家,就停下來了,當時白天都不用尿布了。三個月後,一切都穩定下來,才重新開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