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公校還是去私校的糾結
來悉尼不久探訪了悉尼的幾所著名大學,令俺印象深刻。
近來俺又在悉尼的幾所著名的私校和公校轉了轉,印象更為深刻。
先說說私校吧!私立學校學習環境一流,教學資源豐富,教學設備先進齊全,校舍美而靜,學費不菲!
因此高收入家庭的孩子進私校為多。
豪車穿梭,著裝精致的家長是著名私校的一道風景線。
文質彬彬舉止得體的私校學生,給人以良好視覺印象。
校方與家長互動頻繁溝通密切……
當然這一切都是銀子使然。
再看看公校吧! 政府不要你出一個子兒,免費讓孩子上學接受教育,家長自然不能對學校的學習環境,教學設備,校舍麵貌方麵有太高的期望。廣大工薪階層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是公校的主力軍。
由於生源的不同公校的家長、學生更趨平民化。好在亞裔家長特別是在悉尼的華人、韓國人和印度人特別重視孩子學習,公校學生放學後一股腦兒去各種補習班開小灶已成為常態。彌補了公校學生多,師資薄,管理鬆的“弊端”。
但聽說公校也設有所謂的“精英班”,即每年通過測試達標者可進入學習。
亞裔的家長們為了爭奪有限的“精英班”名額,瘋狂地給孩子補課絲毫不亞於國內家長。實令人歎為觀止!
悉尼的大街小巷各種寫作 、數學、精英強化補習班廣告“鋪天蓋地”且生意出奇的好,令俺驚訝萬分!
每每華燈初上,各種補習班的學生魚貫而出,接孩子的車輛排成長龍場麵“恢宏”……是否從側麵反映出人們對公校的無奈。
依俺看來這充分反映出家長們對孩子上私校抑或是上公校的糾結。其實公校也好,私校也罷,它們各有利弊。
據俺觀察私校環境、設備、師資、教育資源及生源固然優越。教育出來的學生從表相看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思想“單純”,充滿愛心。這一切令俺歎服,但卻感到尚有欠缺。他們缺少對複雜的現實社會“中下層”的了解。他們更應該去體驗一下廣大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維行動方式,應該知曉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因為普通老百姓是社會的絕大多數。
公校的學生來自社會各個層麵,他們才是社會的“縮影”。
所以俺覺得高收入家庭孩子進私校前似應該先進公校學習幾年比較好,盡管你會覺得他們“頑皮野蠻”。但是這對孩子了解社會大有幫助。
很驚訝,澳洲與加拿大好像在這點上不太一樣啊!加拿大絕大部分的孩子都進公校讀書。公校也有天才班,但不是靠補習就能進的。
--------------------------------------------------------------------
“加拿大絕大部分的孩子都進公校讀書” 不是隻有加拿大,哪裏都是絕大部分孩子都進公校,私校尤其是有實力的私校本來就不是給這絕大多數準備的。不知道你周圍是什麽水平的圈子,加拿大最頂尖私校之一的UCC華人學生比率是25%
另外,我看到的私校在紀律方麵比較嚴,例如禮節、衣著、準時到校等等;但不一定都管得死死的,他們很鼓勵學生的創造性、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能力。
公校和公校之間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別,公校的質量不是由師資和設備決定的(教育局一視同仁),而是由學區環境決定,即學生來源。學生努力,教師自然會教得多、教得嚴,學校質量就這樣上去了。所以如能搬到好的學區,進一個紀律好、學業水平較高的公校,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