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裕德的博客

本博客文字圖片均為原創
個人資料
東裕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活著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

(2015-08-25 17:23:46) 下一個
生活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這個題目讓國人很是糾集,最近突然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國內老人推著童年或抱著嬰兒在Shopping mall 裏晃悠。一聊多是80後的家長,涉洋過海前來幫助孩子帶孫輩。
老外吐槽國人隻重視血緣關係裏的親人,對社會人卻麻木不仁,甚至是冷酷無情。不懂自愛,自重。他們不理解,無法認同國人的這種情懷。
在與這些老人閑聊中卻發現老人們也有著種種的無奈。
80後的年輕人多是獨生子女,從小父母就是圍著孩子轉,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出人頭地,完成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理想,含辛茹苦,教育培養孩子,希望他們能在海外打造一片天地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自己退休後發揮餘熱再為他們解決些後顧之憂,讓他們在事業上有更好的提升。這種犧牲自我,成全子女的父母為大多數。他們默默無聞,盡心盡力,放棄了國內大都市的繁華生活,疏遠了國內的親朋好友,洗淨鉛華,忍受寂寞,無怨無悔地當上了孩子家裏的夥頭軍,車夫和保姆。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是所謂“兒孫繞膝,天倫之樂”,盡管這些老人生活在自己編造的虛幻“美好”時光中。但他們的苦悶與憋屈,在聊天中流露無遺。這也是老外最不理解的有福不享甘為兒孫做牛當馬的一群人。
這些享受“天倫之樂”整天為兒孫,女兒外甥們做貢獻的老人們麵臨最大的問題是家庭成員的關係磨合與協調,通俗的說就是婆媳及女婿與嶽母之間的關係處理和與孫輩在中西文化理念上的碰撞摩擦。
首當其衝的是世界級難題“婆媳關係”。當今社會,中國大陸婆媳關係緊張是再正常不過的,因為媳婦和婆婆這八杆子打不到一起且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做到親密無間視同母女幾乎是絕對不可能的。特別是對嬌生慣養,自私成性,缺失禮教的獨生女們更不能有此奢求。所以這些老人多數是來幫助女兒照顧孩子,給兒子照顧孩子的極少極少,因為關係難處或逃之夭夭,或愛子心切,忍辱負重堅持熬下來。像陸老先生夫婦家娶得的台灣知書達理的賢惠媳婦,真乃是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的幸運戶(見博文“    感動的淚流滿麵,羨慕的口涎一灘”)每每看到那些苦大仇深的婆婆們,扭曲著臉,聲聲淚,字字血控訴不孝媳婦的“滔天罪行”時心裏甚是震撼。仿佛驗證了婆媳之間因為沒有血緣關係就視同仇人而不共戴天。實被老外恥笑之至。
俺奉勸那些心理素質較弱,缺少容忍,奉獻精神的婆婆們千萬不要淌這個混水,為了家庭和睦,安定團結的長遠大計,別參和,別攪局,安心在家過自己的小日子是上上策。除非你或兒子有能耐另外給你自己買房,千萬別同住一個屋簷下。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習慣,思想理念,待人處事和你們當年是完全格格不入的。婆婆無法改變媳婦,媳婦也無法改變婆婆,媳婦妥協的概率基本為零,你看咋辦?除非你細細品讀消化理解柳永曾寫的一闕詞:“佇倚桅欄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包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恁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弦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古人對癡情的抒發。人們常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此話雖美,卻帶點悲淒與無奈,甚至令人感慨。而即將步入故稀之年的老人,追求尋找美好難忘的不是青春不在的男女戀情,恰恰鍾情於對兒孫的舔犢之情,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情。為了兒孫那怕“衣帶漸寛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心甘情願。其實這也是一份濃濃的戀情,是父母對兒女難以割舍的戀情,傻傻癡癡難以自我的依戀之情。我想你如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有這樣的心態或可能會感動鐵石心腸的媳婦們吧?仔細想想吧!生活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東裕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謝謝惠評,說得極是,完全同意。我想如老人倚老賣老,自以為是,不尊重且幹涉孩子的事情,這樣的老人應該是屬於自討沒趣,咎由自取的一類。不值得同情的。不是本文所涵蓋的對象。謝謝!敬禮!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婆媳關係的金玉良言:老一輩把下一輩當平等的朋友看待,而且要向語言好,有國外閱曆的下一代學習,而不是倚老賣老,幹涉下一代的生活。聽子女的話,而不是強迫子女聽自己的話。

為孩子的未來著想,是動物進化的表現。隻有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會撫養孩子,爬行類一下的動物都是不管子女, “為自己生活”。越原始的社會對子女撫養越少,越高級社會對子女撫養越多。那些不管子女的父母,子女將來長大問題多。

教育子女不是溺愛子女。對子女最好的教育是給子女樹立好榜樣,給子女闖蕩的機會,給子女多鼓勵。

三代同堂是好事,孩子們在有爺爺奶奶的環境下成長,人格更完善。
shadow112803 回複 悄悄話 實在不明白為什麽總要討論這個問題?每個人主觀上都是為自己而活。 結婚以前為誰而活?生子女以前為誰而活?工作時為誰而活?隻不過是退休以後來幫幫忙, 就成了為子女兒活了嗎?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活著的目的,是這兩個選項?活著,是為了弄明白些道理。人生是帶著功課來的。
東裕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自然流露Y' 的評論 : 拜讀了,同感! 謝謝!
東裕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ardenia1020' 的評論 : 謝謝來訪,是啊!順其自然,咋順心咋好!
Gardenia1020 回複 悄悄話 各有各的好!
各有各的選擇!
Y自然流露Y 回複 悄悄話 看看鄙人的觀點。。。。
參見"我們:生活是為自己還是為孩子"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790/201508/26445.html
gladys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孩子,那叫什麽生活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