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認同的一些東東:
(2011-06-28 08:20:13)
下一個
現任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的張維為,曾在改革開放之初的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進入外交部翻譯室工作,擔任鄧小平的翻譯。
他說,那是他人生中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曆。現在憶起小平,腦海中浮現最多的形象,“就是他坐著,靜靜地抽著煙思考問題,目光注視著前方,一句話都不說”。
20多年之後、行走過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張維為進一步體會到,鄧小平之所以偉大,原因之一,就是“頭腦清醒”---“他了解百姓的願望,了解中外不同體製的長處和弱點,堅持一切外國的思想和做法都要先經過中國的實踐來檢驗,再確定是否在中國推廣,絕不能盲從”。
張維為認為,這一點對於今天認識中國崛起和中國未來同樣重要。
首先,“不管中國還存有多少問題,中國過去30來年所取得的成績除以2、除以4、甚至除以6,都比采用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國家要出色”,要自信地 “沿著成功的道路繼續往前走”。其次,中國麵對的所有問題,曆史上所有崛起的國家都遇到過,“中國的問題都有解,天塌不下來”。
更重要的是,美國絕對不是中國的樣板---“我們今天的眼光一定要超越西方這種全麵走下坡的製度,要探索的是下一代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法律製度”。
而在他眼中,中國最大的挑戰和風險,並不是常常被提及的貧富差距、腐敗、環境等等問題,而是中國人“自己打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