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和唯心(世俗社會和宗教的關係)
一、前言
二、正題:唯物和唯心(世俗社會和宗教的關係)
三、總結
四、附錄
五、論重慶模式和烏有之鄉
一、前言:
前麵一篇“我和手下銷售的談話”很多人其實沒有理解我真正要表述的內容,這篇文章要表達的就是“務實”這兩個字,到底是你努力後獲得一個平台還是要國家給你一個平台然後你才肯努力的區別所在。因為左裏麵很多人說國家沒有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機會了就會做好,這個和我那個銷售的話如出一轍。這個世界永遠是你證明了你的能力,別人才會給你位置,有人舉例說韓信,我告訴你,韓信是出了成績沒被重用(但是蕭何看到了韓信的能力),韓信最終的地位是靠帶兵打出來的,他的威望也是靠打出來的,劉邦給他機會是聽了他的謀略後才給他機會的,你有謀略嗎?假如劉邦問你如何製定戰略,你告訴他要堅持馬克思思想,我可以說劉邦馬上讓你卷鋪蓋走人。另外不要老是想著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韓信,這個世界上隻有一個韓信,我發覺左派很多人喜歡理想化,動不動舉例一個曆史巨人,告訴你,做事情要從最小處做起,毛澤東成功不是因為他剛開始就知道自己是偉人,是靠一個村一個村打下來的。你連基本的國家運作的模式金融運作的模式和經濟運作的模式都沒有搞懂就想著當韓信,還說國家沒有給你平台,給了你平台你就是韓信,簡直胡扯。當初劉備三顧茅廬也是因為諸葛亮名氣在外並且交流後發覺確實名不虛傳才三顧茅廬的。
所以期望左派能夠務實,不要老是幻想,多花點時間做研究和調研,你證明了你的價值,你的建議能夠幫助國家擺脫美國的壓製,當然就有你的用武之地,關鍵在於你的建議是否是務實的,有人說他也有建議的,他的建議是 “堅持毛澤東思想,堅持馬克思理論”,這些都是空話,還有人說他的更實際一點“後麵我國的貨幣發行就和原來陳雲的模式一樣,按照商品供應量來發行貨幣”,有人可能認為這句是建設性建議,其實懂經濟的一看這句話就是不懂經濟的人講的。說句實在話吧,我國前麵10年發行了大量貨幣,導致的結果我做個假設:假設現在貨幣和商品的比已經到了1.5:1的局麵該怎麽辦,現在是大量貨幣存在於民間和高估商品中,一部分生活必需品因為長期被壓製價格,導致價格畸形。假如按照上麵那位說的馬上按照商品供應量來發行貨幣必然導致後麵的M2的速度快速下跌,我國經濟馬上崩盤。所以我說那位是不懂經濟的人胡說八道的看似有道理的話。
現在這個世界已經從小農社會-商品社會-資本社會,現在已經是資本社會的體係,假如還用小農社會和商品社會的模式去解決經濟問題,就是誤國誤民了。另外現在老百姓已經是知道肉的味道了,不像剛解放的時候,不知道肉味道,你現在再讓大家回去過閉關鎖國的苦日子,肯定造反。現在想的應該是如何做好分配方案改革後繼續發展經濟,讓老百姓過上殷實和幸福的生活。
我還是那兩個字:務實。牢騷太甚防斷腸,你是圍觀者還是參與者,是由你的能力決定的,不是由你說多少廢話決定的。
現在我國的現狀是極左綁架了左,極右綁架了右,美國最期望看到中國國內大量國民出現對立,必然的結果就是互相拆台。所以我們要砍斷極左和極右綁架民眾的鏈條,孤立他們,讓他們永遠隻是一小撮,這樣基辛格的戰略就失敗了,我最近仔細研究了去年基辛格來華並且訪問重慶後我國局勢的演變,基辛格此人很有頭腦,我國的極左和極右隻是他手上的一顆棋子而已。
另外前麵那篇文章後麵很多人講到管理的問題,我這邊簡單描述一下。當你管理4個人的時候可以人性化,當你管理50個人的時候就必須簡單化製度化,比較有效的辦法是把人分成4個象限,願意做有能力,不願意做有能力,願意做但沒能力,不願意做沒能力,這四種人,不願意做有能力的就是考核,一個季度沒完成任務警告,兩個季度沒完成任務走人。願意做有能力的就是大區經理的料,給他一個平台,重點時間花在願意做但是沒能力的,這樣的人是儲備人才。這個才是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否則給你50個人,肯定管不過來,因為人的直接管理能力的合理的直接下屬是7個人左右(這個是指直接管理,假如分層管理的話這7個人下麵又可以管理很多人)。其實很多人在問為什麽我們團隊的進步這麽快,這個和學習方法和管理模式都有關係,事實證明我們的這種模式是有效的並且是高效的。後麵有空我會再講講學習模式,如何高效的處理資訊和串聯資訊內容,如何高效的分配時間,如何在緊急和重要裏麵進行區分。
二、正題:唯物和唯心(世俗社會和宗教的關係)
光談唯物還是唯心,這個是不對的,因為唯物和唯心是同時存在的。我打個比方,人和自然,人需要適應自然,同時人也在改造自然。其實就是一個相互協調的過程,不能絕對化,不能絕對說人的力量無窮大,我國前麵30年就是大肆鼓吹人定勝天,所以人就對自然和對於很多東西沒有敬畏之心,文革就是這種敬畏之心喪失到了極致,把人的惡鉤出來了,改革開放30年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因為一直說是唯物主義,所以老百姓不相信宗教,同時發現以前說的主義也是空話,所以就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對於很多東西的敬畏,這個時候人唯一能夠信仰的就是錢,所以現在看到都是以錢為衡量標準,這個就是完全的唯物思維的結果,因為你心中沒有了敬畏之心,你心中沒有了道德之心。下麵專門講唯物和唯心的關係還有宗教的關係,然後再講到中國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思維模式。
先講美國的宗教在國家當中的地位,白人社會是一個遊牧社會演變出來的(遊牧社會是馬背上的社會,人和人的關係不固定),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通過契約來構建的,因此白人社會是一個法製社會,法律是協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的橋梁,所以美國律師是全球密度相當大的國家,美國的警察占人口的比例也相當高(遠遠高於中國),所以美國人看到中國的當兵的去汶川救災不帶槍感覺很詫異(你看美國那個地方被水淹了後,國民警衛隊過去都是全副武裝的)。那麽美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在這種硬梆梆的法律麵前就會很緊張,然後大家就明白了宗教在美國生活中的地位,主要就是起到協調人和人之間的道德和人際關係的平台,每周做一個禮拜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個很好的社交場所,在中國,到處都是社交場所,在美國需要營造一個社交場所,這個就是區別。雖然美國的宗教信仰很普遍,但是宗教隻是一個工具,也就是宗教隻是一個棋子不是棋手,美國背後的資本絕對控製了權力並且不讓宗教介入權力的運行,所以宗教僅僅是宗教。相反的例子比如伊朗就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就是伊斯蘭教大量掌控了權力和世俗社會的運作。
其實宗教是比較唯心的,而我們的世俗社會是比較唯物的(美國也很有拜金主義的味道在裏麵,但是有很多約束,宗教就是這個裏麵最強有力的約束)。所以這個社會假如走向完全唯心就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假如完全走向唯物的結果就是社會的道德完全崩潰(整個社會沒有信仰,因此教師、醫生、官員和僧人沒有底線,這四種人沒有底線最體現了這個社會的信仰的缺失)。宗教就是給你一個信仰,給你一個道德規範,給你一個底線。這個社會不能隻有法律,比如邊上有個老人摔倒了,我不去扶他的話我並不犯法,但是佛教會教導你應該去扶他,法律也會在你去扶他的過程中假如受到訛詐給予你法律支持。這樣的社會才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社會形態。
我國現在就是對於很多失去了敬畏之心,對於很多失去了感恩之心。
現狀是我國的宗教商業化的問題相當嚴重,這次智庫成員出去旅遊,我們一共進了三個寺廟,兩個完全商業化,我看不到他給予了人什麽精神上麵的信仰,另外一個相當好的就是宜興的大覺寺(亞洲最大的佛教寺廟),我在這邊順便也推廣一下,建議大家多到大覺寺去一下,那才是心靈得到寄托的好地方。我去大覺寺裏麵不要你出一分錢,燒的香是寺廟提供的,喝的水是寺廟提供的,拜佛用的小花是寺廟提供的,在邊上的偏殿裏麵,我一進去裏麵一個僧人就很有服務意識的過來問有什麽需要幫助的,我說我們需要喝點水,那人馬上去倒了幾杯水過來,還關切的說水比較燙,喝的時候慢一點。
這個事情我在路上一直想,為什麽很多國內的寺廟是雁過拔毛,你進去一趟不拔你幾百塊甚至幾千塊錢你就出不來。大覺寺是台灣的星雲和尚弄的,他的模式是有錢人捐助,然後寺廟是普渡眾生的,因此眾生在那邊能夠獲得心靈的寄托,因為他不用靠針對每個信徒的訛詐來獲利,並且裏麵的僧人很有修養,不是那種野和尚。你想想少林寺在想著上市,我隻能說是腦殘。大覺寺外麵山坡上掛的很大幅的字:“給人方便,給人幸福,給人信心……”,這個寺廟確實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什麽叫做普度眾生?這個就是普度眾生。
所以我說我國要從原來的完全唯物的這個想法中脫離出來,這個社會需要唯心的內容需要唯物的內容,唯心的就是給予一種信仰(不是什麽主義,而是一種宗教信仰),唯物就是經濟發展的一個世俗社會,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前提是做好分配方案的改革)。宗教這塊要做好引導工作,宗教要成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不能搞成世俗生活成為宗教的一部分。另外宗教不能商業化,我國現在比較合適的模式是大力發揚漢傳佛教,壓製基督教等等其他宗教,要吸取印度的教訓,印度國內兩大宗教互相仇視和屠殺。我國要讓漢傳佛教這個符合我國曆史人文傳承的這個宗教主導我國的宗教體係,同時把全國的宗教體係去商業化,我發覺現在很多信仰佛教的去信仰藏傳佛教的原因就是看到漢傳佛教太功利化太商業化了,一看就知道是騙人的。
人要有敬畏之心,人要有感恩之心,人要有信仰,這個就是唯心,人要能夠融入自然,同時人也要能夠改造自然,這個就是唯物,這個是很單純的人對於人的自身和周圍環境的一種理解,但是這個單純的理解就是哲學:天時、地利、人和,就是中華的傳統文化。
三、總結:
四、附錄:
五、論重慶模式和烏有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