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保障的分析
――作者為猴王智庫的農產品研究員
農業在全球博弈中的重要性勿用言語,全球大多數的動亂都是由水資源和饑荒引發的,所以為了更好的可以理解農產品價格的變化,我想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國內的農產品政策及糧食安全問題。在敘述之前首先先做下分類,在我國農產品主要可以分為糧食類、飼料類、油脂類。糧食類的代表有水稻和小麥,這個是我們的主糧;飼料類的代表有玉米;油脂類的代表有大豆和菜籽。對於他們三者國家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
今天的主題是飼料糧,主要談的是玉米。
先講下玉米的消費,玉米的消費主要是兩塊,一塊是傳統的作為能量飼料的消費,是大頭,大約70%左右,一塊是最近幾年新增的工業消費,類似於澱粉深加工,酒精深加工之類的。飼料消費由於養殖業的增長,後期筆者認為還將維持一個比較穩定的增長步伐,除非價格過高被其他品種替代,比如小麥。而深加工消費這塊可能會略微有所放緩,主要是國家政策的導向。
筆者年歲不長,做農產品也不算太久,因此早先細節的東西不太了解。大致隻知道,玉米深加工的開展是從朱總理在任時興起的,當時的背景是東北玉米豐產價格很低,且糧食運輸是個重大的難題,倉儲太久容易變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開展玉米深加工,提高他的附加值。於是後來立項,建廠,給補貼,正好於2009年前後到達本輪增速最快的時候。去年由於玉米價格太高,直接影響了養殖成本,因此國家叫停了深加工的擴張,取消了補貼,基本宣告本輪的工業需求增長告一段落,不過仍維持了不小的使用量。
介紹完消費的背景,接下來就是國家對於玉米的收儲政策了。早期地方上也有零星的收購,但是量都不大,真正放量收購的,應該是08年金融危機的那年冬天。前前後後大約收購了2000萬噸玉米,這也成了後麵保障供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救命稻草。為什麽說是救命稻草呢,就是剛才上麵提到的工業消費增長最快的2009和2010年;由於產量本身也不是特別高,在2010年6月後我國的玉米出現了短缺,價格一路猛漲,南方的銷區玉米價格一度接近豆粕的價格,這在曆史上是比較少見的,然後就有了國家拍賣玉米保障供應了。試想如果沒有2008年底的那輪收儲,市場大約2000萬噸的玉米缺口會考什麽來彌補。也就是有了那年的短缺,市場開始重視玉米的問題,以後短缺會不會成為常態,我們會不會成為玉米進口大國,都成為了問題的焦點。而外國媒體更關注的是,我國到底有多少儲備玉米,這是個謎。
好在玉米的高價,吸引了東北種植麵積的擴張,以及去年產量的良好和小麥飼料消費替代了不少,今年缺口的問題應該不存在了。不僅如此,還讓國家有機會及時補貨。“2011年統計顯示,中儲糧全年在26個省區市累計完成政策性收購玉米1180萬噸”。
另一方麵,國家也在積極的在國際市場上采購,構建自己的儲備庫存。中國采購美玉米2009/10年度為115.8萬噸,2010/11年度為97.7萬噸,2011/12年度為263.4萬噸,目前尚未裝船101.8萬噸,可以看到今年的進口量比以往兩年的總和還要大。
其次,“阿根廷農業部2月15日宣布,經過數月談判後,阿根廷與中國官員在周三簽署了一份衛生協議,將允許中國購買阿根廷玉米製品”,這條消息標誌著中國進口阿根廷玉米的障礙基本解除,後期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通過采購阿根廷玉米來進一步補充庫存。
看到這些,我們又可以舒一口氣,在價格那麽高的情況下,我們居然通過組合拳,完成了庫存的補充,雖然庫存的相對量不如油脂那麽多,但至少可以應急。
在目前的形勢下,玉米的消費會受到一定的抑製,同時播種麵積也將得到一定的增長。不過考慮到需求的潛力巨大,我們仍經受不起國內玉米減產的影響。而目前國儲2100左右的收儲價,也會給後期盤麵提供一個強大的支撐,我個人覺得吧玉米看成一個抗通脹的指數投資品種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由於玉米的消費主體是飼料廠,貿易主體主要是國企,因此政策影響的痕跡較大豆要比較明顯。另外玉米的參與者結構,決定了他是一個趨勢比較強的品種,往往會強幾個月,或者弱幾個月。看好未來玉米的產業,相對於油脂來說,它目前的人才儲備不多,發展將會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