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庫

致力於做地緣政治、經濟、軍事和政治層麵的研究,目標是成為中國的蘭德機構。
個人資料
正文

國債期貨的利弊詳解

(2012-03-19 18:49:05) 下一個

國債期貨的利弊詳解

 

  昨天寫了一篇國債期貨的文章,有幾個網友專門講了,前麵一篇講的比較淺,這邊詳細講一下吧。我的觀點很明確,短期沒必要搞國債期貨市場,這個沒有迫切性也沒有必要性,現在要做的是盡快建立一個巨大的國債現貨市場,同時搞定評級機構。下麵從利弊兩方麵來考慮。

 

一、總結

二、弊端

三、國債期貨的作用

 

一、總結:

   我的觀點一直很明確,就是先確立我國控製的評級機構,完善我國的國債現貨市場,當做成一個巨無霸的國債現貨市場,基本能夠決定我國的資金成本的時候,開始做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然後再是做國債期貨。相關的一個巨無霸的國債現貨市場的作用和評級機構的作用請參考我前麵的文章:http://www.sh-antong.com/h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079&extra=page=1 ,因此我國現在急於要做的就是國債現貨市場,快速解決資金短缺和民間大量流動性和機構國家等層麵的資金之間的連接問題。國債期貨市場短期來說必要性不強。

   說簡單通俗一點,期貨市場就是資金說了算,不是市場說了算,因為巨大的杠杆放大了資金的影響力。看看世界上,為什麽美國要搞這麽多衍生品?就是為了放大杠杆後的資金有個巨無霸的戰場,自從衍生品這個魔獸出現後,大家發覺沒有,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作用完全喪失,黃金價格暴漲,原油價格是生產成本的N倍,而且還維持這麽多年。這個就是危害,所以很多人不要在那邊為國債期貨市場辯解,這種辯解是蒼白的,這個世界的資本市場是現實的殘酷的。

 

二、弊端

   為什麽我不讚成國債期貨在國債現貨市場不完善不規範的情況下去做呢,原因就在於期貨市場一般是三種投資者:投機者、避險者和套利者。

   正常的情況下期貨市場應該是套利者和避險者為主要群體,他們起到了價格發現的作用,並且起到了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之間的平衡和銜接作用。

   但是縱觀我國的股指期貨市場,裏麵最多的不是避險者也不是套利者,裏麵最多的反而是投機者,他們通過股指期貨去影響股市。國債市場方麵,這個在前麵的327國債期貨事件中反映的淋漓盡致,這個變成了巨頭之間的博弈,民眾隻是犧牲品。

   有網友可能說,前麵327事件發生的前提是整個體係的低級錯誤,連保證金都不夠就允許拋空,錯誤改過來就可以了。另外這位網友提出來說國債市場和股市的區別,認為把國債搞成負收益率就不會有人高價去買,如果往低裏麵打就是給老百姓送錢(老百姓直接進去抄底)。其實不是這樣理解的,這個是思維模式的顛倒,國債市場是一個主控市場,也就是他的收益率決定了相應周期的資金的成本,而不是相應周期的資金成本去決定國債收益率。說白了就是誰控製了國債市場誰就控製了銀行利率(因為後麵國債市場建立後就完成了利率市場化的基礎),通過控製銀行利率可以控製貨幣乘數,然後通過貨幣乘數放大(比如利率下降)來形成一個流動性放大導致的通脹,通脹又會導致國債收益率上升,這個是一個大的循環製約的過程,但是有周期的,投機者打的就是這個周期,假如在國債市場未完善的情況下,通過在周期內擴大漲跌幅度和烈度,結果就會造成金融係統的不穩定,因為期貨市場大家都知道的原則是沒有波動就沒有機會。這個就是危險所在,327事件不是那麽簡單的說限定一下保證金就可以避免的,假如這麽認為就太單純幼稚了。任何機製都會有漏洞,一般完善漏洞需要好多年的時間,有的甚至需要幾十年,在國債現貨市場沒有完善的情況下,期貨市場的任何一個漏洞都會讓整個國債市場崩掉,因為他的地位太重要了。

   另外有網友說到評級機構,說假如我們用行政手段來約定隻能用國內的政治控製的評級機構,這樣我們整個資本市場就無法進入全球資本市場。其實這個是一個過程,我們先行政手段樹立在國內的威信,等到國內規範後,因為中國的人口總量預示著我們隻要國民富有了,我們的資本市場將是一個巨無霸的市場,歐盟、美國和俄羅斯的人口加起來都不及我國,當我們練好肌肉,進入國際市場的那一天就是我們主導國際市場的時候。這個是由人口總量和人均財富決定的。

   美國製定的遊戲規則是資本說了算,假如在整個遊戲規則裏麵我們玩不過美國的,我們就是要製定一個遊戲規則就是權力串聯資本的模式,我們就按照我們的遊戲規則來玩,這樣才能玩死他們,因為中國有巨大的人口優勢,另外國民特性又不是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能夠比擬的(印度是全球唯一一個靠靜坐獲得獨立的國家,不是從槍杆子裏獲得政權的國家,是沒有戰鬥力的)。

 

 

三、國債期貨的作用(這部分是轉載的,因為屬於比較常識的內容,所以我就不自己寫了)

期貨市場存在著大量的套利者,這些套利者不斷地監視著現貨與期貨市場的價格,從而進行套利交易,這使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間一直維持著合理的關係,更好地促進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

1、價格發現

  期貨於未來時間的交割結算特性,使得價格發現功能成為期貨最重要的功能。依據持有成本理論,期貨價格應為現貨價格加上期間的持有成本扣掉交易成本。實際上現貨價格會一直在變,期貨的價格也會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動,期貨的交易者會根據各種因素對未來現貨價格進行判斷而做出買賣決策,因此期貨與現貨價格的不一致會反映出市場未來的走向。

  另外,期貨市場是集中交易市場,期貨價格代表了最大多數人共同決定的價格,因此期貨價格往往成為現貨市場價格的重要指標。

  最後,期貨市場存在著大量的套利者,這些套利者不斷地監視著現貨與期貨市場的價格,從而進行套利交易,這使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間一直維持著合理的關係,更好地促進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

2、風險轉移

  一個良好的金融市場,一定會滿足三類投資人的需要:投機型投資人、避險型投資人以及套利型投資人。有了套利型的投資人,市場價格形成機製更有效率;有投機型投資人的存在,避險型投資人才能將其風險轉移投機型投資人,也就是說,投機型投資人是風險的承接者。而利率期貨則在這三類投資人之中扮演最有效也最靈活的橋梁角色。

3、避險工具

  國內的債券市場交易成員除了一般投資人以外,還包含有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銀行以及財務公司,這些機構通常持有大量的債券,而這些債券多數因為營運上的原因或是法規限製,不能很好地在市場上進行靈活的交易,甚至有些券種根本沒有流動性。所以當市場發生變化,如利率上升時,這些庫存的債券價值降低,從而無可避免地給這些金融機構帶來損失。

  如果有了債券期貨,這些投資機構便能利用債券期貨進行避險,因為期貨避險時,隻要在到期前平倉,便不需要實物債券的交付,直接以保證金進行結算,因此降低了交易成本的同時也讓避險成為可能。

4、投資組合久期的調節器

  投資組合久期是衡量利率變化對一個債券投資組合價值變動的敏感性,久期越大,投資組合受利率變化的敏感度越大。因此當投資者預期利率會發生改變時,必須判別利率改變的方向,進而調整手中持有債券組合的成分,以改變投組的久期,適應市場未來的變化。

  以往,這樣的作法必須通過買賣債券來完成,比如說,要想延長投資組合的久期,則需先賣掉久期較小的債券,用得到的錢買入久期較長的債券,這樣做的交易成本很高。

  由於債券期貨的交易標的物是一個虛擬的債券,本身也是個固定收益證券,因此通過債券期貨的交易就可以在不進行實物債券買賣的情況下、僅需保證金交易就能達到調整久期的效果,這對投資人、尤其是大資金型的機構,特別方便也特別有效率,對安定市場可起到正麵的幫助作用。

5、更有效的資產配置工具

  保險、基金、銀行等大資金的投資組合管理者,常會為了因應市場環境的變遷而調整其投資組合中各種資產來達到提高操作績效的目的。在以往,必須通過現貨的買賣才能達到,有了債券期貨,就可以通過保證金交易來達到相同的效果,而且效率更高。

6、提高資金運用效率

  就像前麵提到的,期貨交易可以通過保證金交易來完成,因此進行債券期貨交易並不需全部的本金,隻須付出小額度的保證金就能進行大金額的交易,因此交易成本就比現券交易低。投資者運用低成本的期貨進行避險、套利或資產配置時,所需資金不需太多,多餘的資金可做其它用途,相應地也就提高了資金運用效率。

7、增加交易的靈活度

  不需實物、通過保證金來交易的債券期貨,帶給投資人以更大的交易靈活度。在傳統現貨買賣上,如果投資者因看好某個債券想買進,苦於手中無錢,就隻能望券興歎,但是通過債券期貨,投資者隻要繳交少量的保證金就能取得買入該券的權利,到期交割時再交付全部的交割金取得債券,或如果到期前期貨價格上升就賣出,獲利了結。同樣的推論也可以應用在看空債券上。因此,有了債券期貨,投資人對交易時機的掌握度將會變得更高,因此債券期貨交易常會比現貨交易更容易達到資產配置的目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