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514)
2013 (137)
2014 (72)
2016 (1)
我國貨幣發行機製的分析
我國建國初期的30年走的是完全的計劃經濟的模式,這個在國家剛成立的時候,百廢待興的時候采取這樣的策略是比較符合當時的現狀的,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從百廢待興和戰亂走向發展的過程中,當時的完全計劃經濟的貨幣發行模式就落後了。
然後我國加入WTO的過程中貨幣發行模式又轉向了以美元為信用基礎的貨幣發行模式,其實質是出賣了我國的貨幣發行權(這個其實和國家主權不相上下),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竟然有人認為這個是好事,感覺到匪夷所思。並不是改變貨幣發行製度就必須用這種出賣國家貨幣發行權的模式的,有些人就是為了維護一些人的利益而瞎說八道。
其實看一下我國前麵60年,走了30年左又走了30年右,剩下的我國應該是走真正適合中國的中間路線。其實貨幣發行模式不僅僅是隻有這種完全左的計劃經濟模式和完全右的出賣國家貨幣發行權的模式。
有些人就是故意混淆視聽,難道貨幣發行模式就隻有這兩種嗎?人家歐元區是怎麽發行貨幣的?怎麽就不去研究研究呢?我們為什麽就不能按照預測明年的通脹和GDP增長幅度來製定M2的供應量呢?為什麽就不能按照預測明年商品總供應量和流通需求量來製定我們的M2的供應量呢?
我國後麵一定要做貨幣發行模式的改革,因為這個其實就是國家主權,相當關鍵的主權,我前麵講過做一個模型規劃,把我國的M2的年增長速率從17%花5年時間降到10%以下,比較合適的是通脹控製在2%左右,GDP控製在6%左右,這樣M2控製在8%左右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模式。切記一點,不要過了蕭條期又好了傷疤忘了痛,長期維持負利率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是要被釘在恥辱柱上麵的。(但是現在千萬不能加息,我們要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