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庫

致力於做地緣政治、經濟、軍事和政治層麵的研究,目標是成為中國的蘭德機構。
個人資料
正文

每日國際最新資訊解讀20111212

(2011-12-11 17:04:05) 下一個

每日國際最新資訊解讀20111212

 

每日最新資訊:

財經新聞

1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4.2% 環比下降0.2%CPI的快速下降,為經濟政策的寬鬆提供了一定的空間。當前的經濟政策任務是防止經濟過快下滑和社會穩定,短期目標是明年3月份之前中國經濟不至於出大問題,不能再把GDP增長速度作為經濟政策的目標了。同時要密切關注油價和糧食價格對CPI的拉動作用。

2、社科院:明年第三季度房價可能會大降:目前任何唱空房地產的言論都會導致成交量急劇下降進而形成地產的實際崩盤,因此要嚴格控製關於地產的言論,讓房價有序下跌而不至於失控。

3、薩科齊說歐洲央行將管理歐元區救助機製:這隻是一個表態而已,具體情況還要看如何落實。

4、歐盟就預算限製等達成新財政協議:看了一下裏麵的內容,這個執行起來很有難度,要寫入各個國家的憲法裏麵,這個必須通過民意這關。

5、中共中央:穩健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不變:話可以說的很從容,盡量的鼓舞投資者的信心。具體的操作一定要進行實質性的轉變,一定要向民生和內需為主的增長方式來轉變,這是我國具有眾多人口和廣大戰略縱深的基本國情下發展經濟的必經之路。

6201111月份PPI同比上漲2.7%PMI環比下降,預示著工業生產趨於衰退。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來防止經濟衰退速度過快。

7、證監會通報六案:廣東中恒信操縱市場案涉及資金20億:其中包括廣東中恒信公司、薛書榮、鄭宏中等機構和個人操縱證券市場案件;殷保華、劉銳等5人非法證券投資谘詢案件、餘凱等人涉嫌操縱證券市場案件等三起操縱市場案件。打擊證券行業的違規違法行為,才能建立起健康的給人信心的市場。

8、媒體稱美借人民幣“修理老二” 要讓中國成第二個日本:標題黨,暗示中國經濟衰退。從實際情況看,能避免較大的衰退是比較困難的。問題在於能否利用經濟的下行來重新建立新的有利於長久健康發展的體製和文化。

9、歐盟未就修改條約達成一致:這個結果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歐盟進行財政整合,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故而采取了很多措施進行幹擾和破壞,目前所采取的措施隻能使歐洲經濟在美國的幹涉和控製下逐步衰退,這樣的結果符合美國的利益。

10、美國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6月份來最高,美國10月貿易赤字連續第4個月縮窄:美國繼續製造良好的美國經濟數據,以吸引美元回流。

11、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標準由3萬提高至6萬:這個是大好事,這個政策有利於活躍小微的經營能力,吸納更多的社會就業。

12、穆迪下調巴黎銀行興業銀行等法國三大銀行評級:一邊是歐盟國家緊張的開會解決問題,一邊是美國評級機構唱空來惡化問題。這就是歐元區危機的一個反映,歐洲和美國想要的是不同的結果。每當走到關鍵節點的時候,評級機構總是快狠準的出手了。

 

大中華區新聞

1、進一步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堅決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這個是好事,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有利於民生。同時要注意對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不會對CPI等重要經濟指標造成惡化的後果。

2、東莞公安局副局長:我不認可"開放色情行業可減少強奸"開放色情業就是主動放棄文化陣地,是堅決不能做的事情。

3、中央預算單位日常支出須用公務卡強製結算目錄明年起實施:這個是好事,這樣的措施要盡快從嚴實施了,管住官員的錢,就能管住人。

4、我國對故意侵權將引入懲罰性賠償製度:維護知識產權才能鼓勵創新,才能發展更快更好的促進科技進步。維護知識產權的任務要由國家來完成,而不是個人,因為科技進步的最終受益者是國家。

5、外交部: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結果體現了俄人民的意願:就應該這樣,力挺普京,在輿論上支持俄羅斯是必要的。

6、溫州一檢查隊長玩忽職守致病死豬肉流入市場被判刑10個月:這個是大好事,這樣的嚴厲懲罰是對的,人民的健康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7、中國在複雜形勢中持續鐵腕治理年關欠薪:打擊欠薪行為,讓民工能夠過個舒心年,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必要措施。在2012年春節意義更加重大。如果因為農民工欠薪導致群體事件,會被各種勢力所利用。

8、蔡英文副手出亂子 蘇嘉全妻子曾觀賞“猛男秀”:這招不錯,政治鬥爭中的常見的揭發招數。大陸應該發揮自己的可能的能力來確保馬英九明年當選,維護兩岸政策的穩定性。

9國家互聯網信息辦:依法關閉206個微博賬號:這是打擊廉價造謠機器和低俗文化的有力舉措。在打擊的同時更應該支出打擊的理由,宣傳此類行動合法性和合理性,把打擊的成果最大化,讓全社會形成遏製不良文化的氛圍。

10貴州公路局爆腐敗窩案 黨委書記等10人落網:通過嚴厲打擊一批腐敗分子,能夠贏得一定的民心和挽回一定的經濟損失,其收獲明顯的。這也是調節社會矛盾和調配社會資源的一種方式,在當前的情況下應該鼓勵和推廣使用。

11、消息稱中國將向農戶收購1200萬噸玉米用於國儲:收購糧食進行儲備是正確做法,但是此刻發布這樣的消息問題很大,我們要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這種事情應該隻做不說。

12、標普分析師:歐元區明年陷嚴重衰退可能性高達40%繼續唱空歐元區。

13、社科院料明年中國經濟增長8.6% 仍需靠投資拉動:胡說八道,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早就該結束了。維持經濟和社會穩定,轉變增長方式才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1413名中國船員湄公河遇害案已查明泰國檢方介入:給泰國施壓是必須的,通過這個可以聯合泰國總理,也可以打擊泰國軍方(泰國軍方背後是美國)。

15、廣東汕尾市委書記稱村民滋事受境外勢力推動:發覺廣東前陣子犯了一次政治性錯誤後,現在有所改變了嗎。其實一句話: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後麵走向人民反麵或者走向國家利益反麵的,都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國際新聞

1、伊朗電視台展示繳獲的美軍無人機:美國所謂的人權主權全是胡說八道,他的無人機就可以隨便進入其他國家的境內。伊朗的這個行動表明了其對於美軍高科技軍事武器的對抗能力。這可能會打擊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的信心,使得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更加謹慎。美國墜毀的無人駕駛飛機,可能的話可以作為我們研究的標本來處理。

2、伊朗致信聯合國要求譴責美國無人機入侵其領空行為:伊朗在打擊了美國軍事利益的同時爭取了更多的話語權,雖然不能夠取得實質性的利益,但是可以贏得更多的同情,避免了孤立。

3、印度加爾各答一家醫院火災已造成73人死亡:這個後麵持續關注。

4、柬泰老越暫停水壩建設大湄公河開發計劃或擱淺、中老緬泰四國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明天啟動:綜合這兩則新聞來看,美國和我國對於我國在東南亞進行的一些活動持完全相反的論調。這就是在政治上唱空。我國要確保東南亞鄰國在一定程度上的經濟整合,這樣才能減少將來的地緣政治危機。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行動,保證我國的現實利益和未來可能的利益不受損失,不受他國言論的影響才行。另外美國這個做法也是牽製中國,其實中國可以大力發展上合組織體係。

5、南非部長:外國到非洲買地是新殖民主義:這種言論是在開全球化的倒車。各種生產要素進行自由流動以實現生產效率的最大化是大勢所趨,而受歐美利益影響的南非卻為主子的利益而胡說八道。其實美國的企業在南美和很多國家都大量持有土地礦產和原油等資源。

6、外媒:中國駐軍東非似擁一艘“不沉航母”: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駐軍東非是可行的。這需要全方位的考量,因為駐軍東非能夠策應我國的運輸航線(包括油路)。

7、美媒:中國的三大攻擊性武器發展十分迅猛:發展與綜合國力相匹配的軍事力量,是一個大國正常的舉動。GDP全球第二的國家應該具有足夠的戰略戰術威懾力,事實上目前中國的軍力發展是落後於經濟發展的,應該快速趕上。但是要注意尺度,千萬不能和美國搞軍備競賽,美國的軍費開支占全球的軍費開支總額的40%以上。

8、以色列外長稱俄羅斯抗議集會是民主特征:如果說俄羅斯抗議集會是民主特征的話,那麽美國逮捕清理占領華爾街的行為是不是反民主反人權呢?看到別國的混亂就是民主的體現,這是西方民主價值雙重化的直接體現。

9、俄天然氣運輸建設公司不打算將其員工撤離敘利亞:這表明了俄羅斯在維護本國在敘利亞利益上的信心。俄羅斯有能力並且必須維護在敘利亞的既得利益,失去敘利亞是俄羅斯不可以接受的。

10、俄副外長:莫斯科警告以色列不要侵略伊朗:對以色列的強硬表態可以讓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的行動上有所顧忌,以色列會更多的考慮俄羅斯在伊朗問題上的態度。

11、北約設在巴基斯坦一後勤補給站8日遭襲至少34輛車被炸毀:這是中國和俄羅斯樂見的事情,不錯,有性格。

12、埃及軍方:準備另起製憲爐灶穆斯林兄弟會:拒絕參加:埃及的政治正在走向動蕩。一個強人倒下後,被扶持起來的必定不是強人,必定是相對弱勢的便於控製的軟柿子,因此和其他勢力之間需要較長時間的摩擦才能夠形成新的平衡,這才是剛剛開始而已。

13. 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呼籲對敘、伊展開破壞、暗殺等秘密行動:在野的更容易講出真話,這就是表現。我們也可以對美國駐阿富汗的軍隊實施路邊炸彈和暗殺等動作的,難道這個世界上麵隻允許美國扮海盜,我們就不能扮土匪嗎?反正做了這個事情後就推給塔利班就可以了,壞事都是塔利班做的(嘿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憂憂國愁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放飛心靈的評論:
房產托市是為了減緩經濟著陸的烈度.房價下行趨勢不變
現在這個階段不適合搞市場化.文化市場化,包括土地市場化,都是某一小撮人的餿主意,如果成功的話,就是蘇聯的翻版,中央已經意識到問題了,逐進在控製,例如中央台
放飛心靈 回複 悄悄話 博主好:
目前對房地產放鬆甚至地方政府又開始托市的說法(鄂爾多斯政府開始托樓市),以及上海市政府求開發商買地的新聞,博主有何看法。
即將到年關,政府大力提倡的文化事業,我到現在還沒有明白把文化作為經濟的支柱,全麵市場化,甚至電視台等文化核心部門都開始大張旗鼓的成立公司開始進行市場活動,以後如何控製,是否會成為第二個三座大山或被低俗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