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庫

致力於做地緣政治、經濟、軍事和政治層麵的研究,目標是成為中國的蘭德機構。
個人資料
正文

2012和1929經濟危機的內在邏輯

(2011-11-09 20:16:26) 下一個

20121929經濟危機的內在邏輯(全職團隊討論稿)

這幾天的A股走勢基本符合我周日在人民大學的講課中的分析,現在處於膠著狀態,就像一戰的時候的戰壕戰一樣。後麵關鍵是看打破這個平衡的力量的主動權在誰手上,多研究模型,多研究曆史,多研究現在全球局勢,你就明白打破這個平衡力量的點在什麽地方了。因為一些原因,我在博客中已經不能公開過多講A股的事情,平時多看這邊的每日最新資訊解讀,然後自己試著也去收集信息然後寫評論,自然而然水平也能快速提升的。

下麵言歸正傳:

2011年已經接近尾聲,開始從秋季轉向冬季,2012也不遠了。很多人對2012都有著莫名的恐慌,因為有太多人預言過各種災難和轉折點。先不用去猜測各種謠言和預言,不少人已經感受到了實體經濟的蕭條,從經濟運行的規律來看,2012年將是一次世界範圍內的財富重新洗牌的過程。這次危機的導火索是美元流動性緊縮,本質原因是金融行業的去杠杆化運動和美國解決特裏芬問題帶來的美元回流周期。

不少人將這次危機跟1929年的大蕭條相提並論,這其實還是有本質的差別的。人類社會的財富生產、分配和消耗活動支撐了整個經濟的運行基礎,財富生產的驅動力來自於消費,如果沒有消費,生產再多都是擺設品,而消費的動力來自於分配,隻有窮人有錢了,消費的動力才會源源不斷。所以經濟危機從來都是分配危機,也就是缺少消費需求,然後引起生產過剩,再到失業,消費繼續降低,形成惡性循環。貨幣在整個分配當中起了關鍵的角色,就是貨幣供應量需要與實體經濟的增長相符合。好比人體的血液量,需要跟人體的身高體重相匹配,血液過多過少,或者分配不均,都會導致問題。

貫穿整個經濟運行鏈條中的核心要素是合理的利潤,很多人隻重視財富生產者(企業)的利潤空間,忽視了消耗者(窮人)的利潤空間,如果窮人所分配的財富僅僅能夠維持溫飽,也就是消耗者的利潤嚴重不足,那必然導致消費需求的不足,最終導致生產過剩,企業關門,蕭條來臨。財富生產和消費可以交給自由市場,但財富的分配卻是政府天生的職能,所以蕭條的原因不在於供給和需求出問題,而是分配出了問題。

1929年的分配問題來自於兩方麵,一個在黃金本位製度束縛下,可供分配的貨幣總量缺失。上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高速增長,造成實物供給的增長速度遠高於黃金(貨幣)的增長供給。第二個是黃金的分配不均,首先是世界範圍內的分配不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已經積累了世界上1/3以上的黃金,美國在一戰後繼續大量對外出口,將各國黃金納入腰包,導致世界各國出現結構性的黃金緊缺,最終形成世界範圍內的需求下降,這樣美國的出口也就無法繼續了;其次是美國國內的分配不均,從1920年到1929年,美國國內工人小時工資隻上升2%,但生產率卻增長了55%,窮人沒有了足夠的利潤來消耗大量的產品,導致內部過剩。這樣美國的內需和外需同時被消滅了,最終市場中有限的黃金(貨幣)供給無法對應大量的實物產出,資產和商品價格突然崩潰,大蕭條也隨之而來。那時候的人們是無法接受印鈔救市的運動的,因為黃金不能從印鈔機上生產出來。

凱恩斯並沒有挽救美國的大蕭條,因為他把重心放在用政府投資來拉動生產,再帶動就業,形成消費。企業的投資是從有效需求出發,講究利潤回報的,投資中形成的負債可以由企業經營的利潤來買單。政府該做的應該是提升有效需求,就是在分配和引導消費下功夫,而不是自己參與到具體經營中來。政府投資是提振經濟活力的目的出發,沒有利潤導向的,最終的形成的負債還是由全體國民買單,繞了一圈還是會到起點。好比一個人心髒突然停止跳動了,政府參與刺激的作用是去打了一針強心劑,等心髒起跳後就完成任務,但引起心髒停止跳動的原因不去解決,那麽下一次的心髒停擺隨時會來臨,而且隻會更嚴重。凱恩斯意識到有效需求不足來自於缺乏利潤,但他沒有考慮到如何去創造利潤,西方經濟學的著眼點跟西醫的原理是類似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也是西方哲學體係的重要缺陷。

最終1929年的大蕭條是通過所有貨幣對黃金大幅度貶值,來解決了貨幣總量嚴重不足的問題,雖然沒有擺脫金本位的束縛,但也總算鬆了一口氣。大家記憶猶新的是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從來都是解決財富分配不均的終極手段。戰爭的大量消耗,給美國人民帶來了強大的外需,美國經濟才真正擺脫大蕭條的陰影。

二戰後確立了以金本位為載體的布雷頓森林體係,事實上世界實體經濟依然受到黃金總量的不足的限製,很多人把責任推到美國身上,認為濫發美元,無節製的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才最終導致布雷頓體係的瓦解。其實這是由兩個方麵的原因造成的,美元本位的情況下,如果美國繼續保持貿易順差,那麽必然導致其他國家缺乏美元,需求下降,最終導致世界經濟進入緊縮的死胡同,這也是所謂的特裏芬問題,這個問題迫使美國增發貨幣,通過本國的貿易逆差讓其他國家獲得美元,最終形成需求並推動世界經濟運轉。另外一方麵,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從實物貨幣走向信用貨幣已經是一種曆史的必然。布雷頓森林體係的瓦解使人類在經濟發展中首次擺脫了實物貨幣的束縛,使得實體經濟發展走上快車道,應該是貨幣史上一個了不起的一個進步,但遺留問題是美元本位製帶來的特裏芬問題依然存在。所以美國不停的製造美元通脹,通過貿易逆差將印鈔機上的美元交給世界各國使用,形成經濟繁榮周期,到美國債務不可維係的時候,再收縮美元流動性,用資本項目的順差帶來的回流來平衡經常項目下麵的貿易逆差,來解決美元的特裏芬問題,隨之而來的副產品是世界各國又一次陷入美元緊缺的蕭條期,而發達國家的債務負擔明顯減輕,為下一輪的消費熱潮打下良好的基礎。

信用貨幣體係的創舉,將世界帶入真正資本主導的社會,給實體經濟裝上了翅膀,但人們的非理性往往會將好事推向另外一個極端。信用貨幣帶來的各種金融創新,像一隻出籠的雄鷹,將實體經濟遠遠拋在了後麵,問題是這隻鷹沒有受到有效的監管和約束,給實體經濟的發展留下隱患。從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全球生產力並沒有重大的科技創新帶來的增長點,在美聯儲向全世界大量派發美元的配合下,後續的增長一方麵是在繼續享受互聯網創新帶來的紅利,另外一方麵是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快速發展,在最近的10年終極大的推動了實體經濟。到2007年,全球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高達600萬億美元,而實體經濟的GDP55萬億美元不到,實體經濟的發展已經被金融創新透支太多了。即使經過08年的調整,到2010年,金融衍生品市場依舊在450萬億美元以上,全球GDP62萬億美元。2009年每美國通過了多德-弗蘭克法案,2011年歐洲開始考慮對金融交易收稅,各國銀行也積極開始準備提高資本充足率,實行新的巴塞爾協議,包括最近占領華爾街運動,這些動作的最終目的是給龐大的金融體係帶上鐐銬,降低其杠杆率,最終以匹配實體經濟的發展。去杠杆化的主要副作用是美元泡沫的消失,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美聯儲向外釋放1萬億美元流動性,如果杠杆率是10倍,那麽外圍市場會出現10萬億美元的投機資本,杠杆率降低到5倍,則相當於從市場中抽走了5萬億美元。美元並沒有真正消失,但建立在美元泡沫基礎上的資產泡沫和大宗商品泡沫最終會連同美元杠杆泡沫一起消失,世界範圍內的通貨緊縮也自然到來。

回頭再來看2012,其實這一輪財富分配的調整其實從08年就開始了,發達國家的消費一直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很多人說是中國,其實是錯誤的,因為中國主要負責生產)。08年金融危機之後,雖然有轟轟烈烈的救市運動,不過美國和歐洲等國的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消費沒有多少起色,而中國的實物生產還在繼續快速擴張。生產和消耗無法匹配,那最終隻有靠新的財富分配運動來解決。美國人已經吸取了1929年的教訓,自始至終沒有用政府投資的方法來拉動經濟增長,而是將重心放在了堵住黑洞,創造新的需求上(鼓勵其他國家用投資來拉動經濟,形成外需)。

目前貨幣總量供給是遠遠足夠的,具體可以看下麵這組數據,從2008年金融危機至今美元流動性增長了2.3萬億美元,全球廣義貨幣供應M2已接近60萬億美元左右。在全球十大經濟體中,美國、中國、日本、英國、巴西、印度、加拿大這七個國家,2008年到2010年三年時間,貨幣供應量增加了8.96萬億美元,增幅高達43.16%。可供分配的總量並不缺乏,那麽後麵的大規模印鈔救市也無從談起了(沒有真正的QE3),剩下的就是重新做財富分配運動。具體方法就是促使外圍的美元資本重新回流美國,用資本順差來填補長期以來貿易逆差形成的巨額債務黑洞。也隻有美元回流實體經濟,才能帶動投資和就業,美元的強勢和低就業率會帶來大量的國內消費需求,發達國家消費發動機的重新運轉,那麽世界經濟自然會進入複蘇通道。

 資本的回流運動,是受兩種力量驅使的,一個是利差,另外一個是風險。08年美國主動將自己的房地產泡沫刺穿,並用QE1QE2將其他國家的房地產泡沫繼續擴大,這樣實體經濟層麵的利差已經形成。不少人考慮美國必須將長期國債收益率快速拉高,才能對外圍的美元套利形成有效利差,將外圍的美元導入長期國債的蓄水池。但最終的答案是美國用OT操作來完成導入工作,這樣的好處是降低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在不影響國內實體經濟複蘇的前提下,手動將外圍的美元流動性導入美國的長期國債蓄水池。風險事件大家也都看到了,歐債危機自始自終沒有消除,伴隨而來的是中國的資產泡沫危機,日本國債泡沫危機,包括中東的亂局,整個歐亞大陸都處於不安定因素的包圍中。這些危機的相繼爆發,會像一條條有力的鞭子,將美元流動性驅趕進美國,先是流入到國債體係,在國債收益率和企業債券收益率的利差誘導下,再從國債池子流到實體經濟,這樣奧巴馬的經濟振興任務也就算是完成了。

美國人已經準備好了,2012年第一季度,國債的淨融資額將達到5410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發債規模。最高的是08年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發行5690億美元,用以對金融行業和實體企業進行救助。大家可以翻開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08年的救市,大部分是美聯儲直接印鈔買單的,這一次美聯儲不可能大規模的印鈔購買,那隻有讓大規模回流的美元來買單。整個2012年,美國需要的融資額是3.2萬億美元,歐洲需要2.7萬億美元,不然債務體係就無法維係,這會像一部巨大的美元流動性抽水機。如果不大規模的印鈔,這個窟窿怎麽填,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的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將是重要目標,而積累大量泡沫的中國房地產則是最好的資本輸出通道。

那麽2012年中國會遇到什麽,翻開1929年的經濟危機史,就明白,對外會遇到世界範圍內的美元流動性收縮造成的外需減少,對內會遇到多年以來內部分配不均造成的內需低迷。繼續依靠政府投資刺激經濟嗎,凱恩斯又可以偷笑了,08年剛剛當了一回他的學生,到現在還沒有畢業呢。不過值得欣慰的一點是,政府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在開始麵對民眾的呼聲了,後麵該做的是將財富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讓位於民眾,專心做好分配的工作。中國的發展已經脫離正常的軌道很久了,回到現實中來,重新抓好農業生產,讓老百姓能夠吃上放心的飯菜,解決住房醫療之類的後顧之憂,建立監督體係和道德體係,這個民族才能繼續前行。

1929年不是世界經濟的終點,同樣2012年也不會是。雖然局部的軍事衝突概率很大,但大規模的世界範圍內的戰爭並不現實。美元流動性的收縮是為後麵繼續大規模的放水服務的,財富分配的重新調整也是為下一輪的全球經濟增長作準備的。美國剛經曆了近3年的低迷,很快將進入新一輪的經濟增長,而中國則麵臨接近30年經濟增長周期的調整,相對來說複蘇自然會慢一些。在經濟視角之外,在2012年更需要警惕的是自然災害的發生,因為正好趕上太陽的活躍周期,據說會有磁暴的風險,最近頻繁的地震已經給了我們不少警示。麵對2012,更重要的一份坦然的心態,人類社會總是在危機中不斷發展的,其中的機遇也是不言自明的,對於有準備的人來說,又會是新一輪的提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