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嚴格地歸類,《炫境》應該是一首高難度的花腔練習曲,歌曲沒有歌詞,除引子和慢板之外,基本是花腔,但這首歌的演唱難度不光在花腔上,慢板部分對
音色的拿捏,意境的塑造,氣息的感覺等都很考驗歌者的基本功。
常思思用非常“炫”的方式將她在演唱上的優勢作一個淋漓盡致的展示。 這首《炫境》,雖然沒有歌詞,沒有具體的
音樂形象,歌者通過無詞的吟唱,傳遞深邃的音樂思想。而恰恰是一首無詞的作品,由於沒有了具體表達內容的限製,其引申意義包容性則更為廣泛,在無拘束的旋律發展進程中,提煉了人類多種多樣的情感,將人類喜怒哀樂的融匯其中,盡情宣泄,力求讓每一位聽眾都能從歌曲找到至少一處情感上的共鳴與互動。
花腔女高音這種形式本身並不新鮮,數百年前的
西歐就已經有了這種聲樂表現形式,幾百年來,這種形式在發展演變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聲部,與抒情女高音、戲劇女高音界限分明,古典音樂文獻作品中,針對性往往是很明確的。而這首歌,雖以花腔為主,但又徹底打破了這一界限,想要很好地表現這一作品,需要兼顧所有女高音種類的能力和氣質——花腔女高音的靈巧、抒情女高音的細膩、
戲劇女高音的
張力和震撼。甚至於,這首作品所使用的
音樂語言,揉捏了古典、浪漫、現代、當代的語匯,需要歌手把握傳統古典與現代通俗音樂的雙重能力。聲部種類的“跨行”,和音樂種類的“跨界”注定了演唱這首歌的極高難度。將人聲當成一種樂器,用花腔的方式支撐一首完整的聲樂作品,國外很多,國內罕見。這首歌的每個音都展現高難的花腔技巧, 慢板部分, 含蓄,浪漫,空靈,飄逸。
音色調整的也很特別,將那個段落中古箏和竹笛營造的古典氛圍完美地展現了出來。這次翻唱我在原伴奏上降了4個調,對於沒有演唱功底的我來說,要唱到常思思的原調,氣息和聲音雙控的難度實在太大。
